-
公开(公告)号:CN11729568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180097781.9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C01B13/11
Abstract: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2)是对能储存所产生的臭氧且将臭氧注入到水处理过程(6)的臭氧发生部(3)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在电力单价为第1值的时间段中的至少一部分即第1时间段使臭氧发生部(3)产生臭氧,以使得每单位时间的臭氧产生量成为第1量,在第1时间段使臭氧发生部(3)将每单位时间比第1量要小的第2量的臭氧注入到水处理过程(6)并且储存所产生的臭氧中未被注入到注入对象的臭氧,在电力单价为第1值以上的第2值的时间段中的至少一部分即第2时间段,使臭氧发生部(3)释放所储存的臭氧并注入到水处理过程(6)。
-
公开(公告)号:CN1288073C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02127124.0
申请日:2002-07-2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2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1B2201/64 , C01B2201/76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提高放电间隙冷却性能并形成产生纯净臭氧的放电间隙的臭氧发生器。它具有;平板状的低压电极(7);与低压电极主表面相对的平板状的高压电极(3);设置在低压电极(7)与高压电极(3)之间的平板状的电介质(5)及用于在叠层方向上形成厚度小的放电间隙(6)的衬垫;以及在高压电极(3)的内部形成与高压电极(3)绝缘的冷却水通路(2c)的高压电极冷却单元(2),使得在低压电极(7)与高压电极(3)之间施加交流电压并在注入氧气的放电间隙(6)产生放电,产生臭氧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421380A
公开(公告)日:2003-06-04
申请号:CN02127124.0
申请日:2002-07-2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2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1B2201/64 , C01B2201/76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提高放电间隙冷却性能并形成产生纯净臭氧的放电间隙的臭氧发生器。它具有;平板状的低压电极7;与低压电极主表面相对的平板状的高压电极3;设置在低压电极7与高压电极3之间的平板状的电介质5及用于在叠层方向上形成厚度小的放电间隙6的衬垫;以及在高压电极3的内部形成与高压电极3绝缘的冷却水通路2c的高压电极冷却单元2,使得在低压电极7与高压电极3之间施加交流电压并在注入氧气的放电间隙6产生放电,产生臭氧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1099714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80047095.9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剂、光催化剂负载体、光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及光催化剂负载体的制造方法。就光催化剂和光催化剂负载体而言,通过将结晶粒径为10nm以下且将气相化学物质氧化的氧化钨的微晶与结晶粒径为10nm以下且将气相化学物质氧化的氧化钛的微晶进行不规则地配置而形成有固体。
-
公开(公告)号:CN100411973C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02127136.4
申请日:2002-07-2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2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1B2201/76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提高放电间隙冷却性能并形成产生纯净臭氧的放电间隙的臭氧发生器,它具有低压电极7、设置在低压电极7两侧的第1及第2高压电极3-1及3-2、设置在低压电极7与第1高压电极3-1间的第1电介质5-1及第1衬垫、设置在低压电极7与第2高压电极3-2间的第2电介质5-2及第2衬垫、设置在第1高压电极3-1的与第1放电间隙6-1的反面侧的第1电极冷却板1-1、设置在第2高压电极3-2的与第2放电间隙6-2的反面侧的第2电极冷却板1-2、夹在第1高压电极3-1与第1电极冷却板1-1间的第1导热·电气绝缘板2-1、以及夹在第2高压电极3-2与第2电极冷却板1-2间的第2导热·电气绝缘板2-2。
-
公开(公告)号:CN1683237A
公开(公告)日:2005-10-19
申请号:CN200510056299.3
申请日:2005-04-0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2 , C01B2201/22 , C01B2201/34 , C01B2201/6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以极高纯度的氧(纯度≥99.9%)为原料气体的情况下,高效率地生成不含氮氧化物的高浓度臭氧气体。本发明的臭氧发生装置具有通过施加交流电压而放电的两个电极11、12,以及设置在上述电极间的至少一个电介体22;向发生上述放电的放电空间40内提供含氧的原料气体,经上述放电产生臭氧;在至少一个上述电极和放电空间之间的与放电接触的面的表面电阻率为104Ω~1011Ω;提供给上述放电空间的原料气体为纯度≥99.9%的高纯度的氧。
-
公开(公告)号:CN1421382A
公开(公告)日:2003-06-04
申请号:CN02127136.4
申请日:2002-07-2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2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1B2201/76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提高放电间隙冷却性能并形成产生纯净臭氧的放电间隙的臭氧发生器,它具有低压电极7、设置在低压电极7两侧的第1及第2高压电极3-1及3-2、设置在低压电极7与第1高压电极3-1间的第1电介质5-1及第1衬垫、设置在低压电极7与第2高压电极3-2间的第2电介质5-2及第2衬垫、设置在第1高压电极3-1的与第1放电间隙6-1的反面侧的第1电极冷却板1-1、设置在第2高压电极3-2的与第2放电间隙6-2的反面侧的第2电极冷却板1-2、夹在第1高压电极3-1与第1电极冷却板1-1间的第1导热·电气绝缘板2-1、以及夹在第2高压电极3-2与第2电极冷却板1-2间的第2导热·电气绝缘板2-2。
-
公开(公告)号:CN11387431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1980096748.7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C01B13/10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抑制浓缩臭氧的利用率降低的臭氧供给装置及臭氧供给方法。一方面涉及的臭氧供给装置为在第1吸附解吸塔使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吸附和解吸而供给浓缩的浓缩臭氧的臭氧供给装置,具备接收部、吸附控制部和解吸控制部。接收部接收表示应供给的浓缩臭氧的量的第1浓缩臭氧量。吸附控制部使第1吸附解吸塔吸附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中与接收部所接收的第1浓缩臭氧量相符的量的第1臭氧。解吸控制部使通过吸附控制部使第1吸附解吸塔吸附的第1臭氧从第1吸附解吸塔解吸。将通过解吸控制部而被解吸的第1臭氧作为浓缩臭氧来供给。
-
-
公开(公告)号:CN107531524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80079464.9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78 , C02F3/12 , C02F11/06 , C02F2201/782 , C02F2209/235 ,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供给的臭氧的供给量根据状况而变化的水处理系统。所述水处理系统具有:曝气槽(1),对包括有机物的废水进行需氧性处理、形成为含有污泥的处理水;臭氧供给部(2),对从曝气槽(1)抽出的含有污泥的处理水供给臭氧;和泡检测部(5),检测由所供给的臭氧与污泥的反应而产生的泡的状态、将泡检测部(5)检测到的泡的增量速度等作为污泥减容效果的指示、用于臭氧处理的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