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60691B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510084691.9
申请日:2005-07-1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51 , G01R31/3624
Abstract: 一种能够更准确地检测电池的残余容量的电池残余容量检测方法等。该电池残余容量检测方法,检测电池电流及电池电压,根据检测出的电池电流的累积来运算电池的残余容量作为第1残余容量,另一方面,根据电池电压来运算电池的残余容量作为第2残余容量,对第1残余容量及第2残余容量进行加权平均而获得合成残余容量,运算该合成残余容量作为电池残余容量,同时,进行加权平均的加权,以使在电池容量高的区域及低的区域加大第2残余容量的加权,在其以外的区域增大第1残余容量的加权。
-
公开(公告)号:CN105874681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580003499.4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将二次电池并联连接的系统中,对一方的二次电池的放电倍率变得高于既定的放电倍率的情况进行抑制。第一蓄电部(10)与第二蓄电部(20)并联连接。第一蓄电部(10)包括第一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第二蓄电部(20)包括进行并联连接的第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第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比第一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高。以如下方式设定第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并联数量:即使在以与第一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设想最大放电电流值相当的电流值从第二蓄电部(20)进行放电的情况下,第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放电倍率也为基准放电倍率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587468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80003499.4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6/00 , B60L11/1864 , H01M10/425 , H01M10/441 , H01M2010/4271 , H01M2220/20 , H02J1/10 , H02J7/0063 , H02J7/34 , H02J2007/0067
Abstract: 在将二次电池并联连接的系统中,对一方的二次电池的放电倍率变得高于既定的放电倍率的情况进行抑制。第一蓄电部(10)与第二蓄电部(20)并联连接。第一蓄电部(10)包括第一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第二蓄电部(20)包括进行并联连接的第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第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比第一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高。以如下方式设定第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并联数量:即使在以与第一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设想最大放电电流值相当的电流值从第二蓄电部(20)进行放电的情况下,第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放电倍率也为基准放电倍率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760691A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510084691.9
申请日:2005-07-1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51 , G01R31/3624
Abstract: 一种能够更准确地检测电池的残余容量的电池残余容量检测方法等。该电池残余容量检测方法,检测电池电流及电池电压,根据检测出的电池电流的累积来运算电池的残余容量作为第1残余容量,另一方面,根据电池电压来运算电池的残余容量作为第2残余容量,对第1残余容量及第2残余容量进行加权平均而获得合成残余容量,运算该合成残余容量作为电池残余容量,同时,进行加权平均的加权,以使在电池容量高的区域及低的区域加大第2残余容量的加权,在其以外的区域增大第1残余容量的加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