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28272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880111730.1
申请日:2008-09-30
Applicant: 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IPC: H01L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V7/22 , H01L27/15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48247 , H01L2924/00014
Abstract: 在半导体发光装置中,由相向的一对第一侧壁部,和比第一侧壁部短并且在第一侧壁部之间相向设置的一对第二侧壁部形成凹部。在凹部的底面,设置有排列于第一侧壁部方向的多个发光元件。多个发光元件包括:发出第一色光的第一发光元件和,设置于多个发光元件中最接近第二侧壁部侧的第二发光元件。在所述凹部填充有包含荧光体的树脂部,该荧光体使第二色光的一部分进行波长变换而变换为第二色光的补色。
-
公开(公告)号:CN101425555A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810171279.4
申请日:2008-10-30
Applicant: 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IPC: H01L33/00 , F21V9/00 , F21V8/00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54 , H01L33/483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48247 , H01L2924/00014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包括:具有形成在其主表面之一上的凹形部分的基础部分;和安装在该基础部分的凹形部分的底表面上的发光元件。所述基础部分包括环绕该发光元件的侧壁部分。用填充在该凹形部分中的树脂部分覆盖该发光元件。该树脂部分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比该侧壁部分的上表面更靠近该凹形部分的底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1425555B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0810171279.4
申请日:2008-10-30
Applicant: 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IPC: H01L33/00 , F21V9/00 , F21V8/00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54 , H01L33/483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48247 , H01L2924/00014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包括:具有形成在其主表面之一上的凹形部分的基础部分;和安装在该基础部分的凹形部分的底表面上的发光元件。所述基础部分包括环绕该发光元件的侧壁部分。用填充在该凹形部分中的树脂部分覆盖该发光元件。该树脂部分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比该侧壁部分的上表面更靠近该凹形部分的底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1604687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140808.9
申请日:2009-05-12
Applicant: 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IPC: H01L25/075 , H01L33/00 , H01L23/13 , H01L23/31 , H01L2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508 , H01L24/45 , H01L25/0753 , H01L33/56 , H01L33/642 , H01L2224/45144 , H01L2224/45164 , H01L2224/45173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48247 , H01L2924/12041 , H01L2924/181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0 , H01L2924/00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从发光色不同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混色性,并能发出亮度及色度高的白色光的半导体发光装置。在半导体发光装置(1)中,具备:具有光射出方向(Ae)开口的凹槽(21R、22R)的封装基体(2);配置在凹槽(21R)的底部,且发光色彼此不同的多个发光元件(3);在凹槽(21R)内覆盖多个发光元件(3)而配置,且含有荧光体的第一透光性树脂(61);以及在凹槽(22R)内配置在第一透光性树脂(61)上,且与第一透光性树脂(61)比较荧光体的含有量少,而且具有比第一透光性树脂(61)的膜厚厚的膜厚的第二透光性树脂(62)。
-
公开(公告)号:CN101604687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910140808.9
申请日:2009-05-12
Applicant: 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IPC: H01L25/075 , H01L33/00 , H01L23/13 , H01L23/31 , H01L2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508 , H01L24/45 , H01L25/0753 , H01L33/56 , H01L33/642 , H01L2224/45144 , H01L2224/45164 , H01L2224/45173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48247 , H01L2924/12041 , H01L2924/181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0 , H01L2924/00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从发光色不同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混色性,并能发出亮度及色度高的白色光的半导体发光装置。在半导体发光装置(1)中,具备:具有光射出方向(Ae)开口的凹槽(21R、22R)的封装基体(2);配置在凹槽(21R)的底部,且发光色彼此不同的多个发光元件(3);在凹槽(21R)内覆盖多个发光元件(3)而配置,且含有荧光体的第一透光性树脂(61);以及在凹槽(22R)内配置在第一透光性树脂(61)上,且与第一透光性树脂(61)比较荧光体的含有量少,而且具有比第一透光性树脂(61)的膜厚厚的膜厚的第二透光性树脂(62)。
-
公开(公告)号:CN101828272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880111730.1
申请日:2008-09-30
Applicant: 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IPC: H01L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V7/22 , H01L27/15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48247 , H01L2924/00014
Abstract: 在半导体发光装置中,由相向的一对第一侧壁部,和比第一侧壁部短并且在第一侧壁部之间相向设置的一对第二侧壁部形成凹部。在凹部的底面,设置有排列于第一侧壁部方向的多个发光元件。多个发光元件包括:发出第一色光的第一发光元件和,设置于多个发光元件中最接近第二侧壁部侧的第二发光元件。在所述凹部填充有包含荧光体的树脂部,该荧光体使第二色光的一部分进行波长变换而变换为第二色光的补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