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96243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080010085.5
申请日:2020-01-29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nventor: 岛崎绚也
Abstract: 铝系金属树脂复合结构体,其是具备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树枝状层(103‑2)的铝系金属构件(103)、和介由树枝状层(103‑2)接合于铝系金属构件(103)并且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树脂构件(105)的铝系金属树脂复合结构体件(105)的接合部表面(104)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分析,将在3400cm‑1处观测到的吸收峰的吸光度设为A1,将连接了3800cm‑1‑1 ‑1的吸光度与2500cm 的吸光度的直线的3400cm处的吸光度设为A0时,吸光度差(A1‑A0)在0.03以下的范围内。(106),对铝系金属构件(103)中的至少与树脂构
-
-
公开(公告)号:CN1197442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380062651.0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能够制作接合初期的气密性高、且反复施加冷热冲击时可充分维持气密性的金属树脂接合体。前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为与金属构件接合用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测定的熔点(Tm)为280℃以上的聚酰胺树脂(A1)、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测定的熔化热(ΔH)为5J/g以下的聚酰胺树脂(A2)、改性聚烯烃树脂(B)和成核剂(C),前述改性聚烯烃树脂(B)的含量相对于前述聚酰胺树脂(A)和前述改性聚烯烃树脂(B)的合计质量为4.70质量%以上且20.00质量%以下。
-
-
公开(公告)号:CN11339624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80010085.5
申请日:2020-01-29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nventor: 岛崎绚也
Abstract: 铝系金属树脂复合结构体,其是具备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树枝状层(103‑2)的铝系金属构件(103)、和介由树枝状层(103‑2)接合于铝系金属构件(103)并且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树脂构件(105)的铝系金属树脂复合结构体(106),对铝系金属构件(103)中的至少与树脂构件(105)的接合部表面(104)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分析,将在3400cm‑1处观测到的吸收峰的吸光度设为A1,将连接了3800cm‑1的吸光度与2500cm‑1的吸光度的直线的3400cm‑1处的吸光度设为A0时,吸光度差(A1‑A0)在0.03以下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84757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80015767.9
申请日:2023-01-26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结构体,其具有基材、和配置于前述基材之上的镀敷层,前述镀敷层在与前述基材相反一侧的表面具有多孔质结构,并满足下述(1)~(3)中的至少一者。(1)多孔质结构具有第1细孔、和形成于第1细孔的表面的第2细孔。(2)镀敷层的具有多孔质结构的表面的突出谷部深度(Rvk)为0.3μm以上。(3)镀敷层的具有多孔质结构的表面的利用氪吸附法测得的真实表面积(m2)除以几何表面积(m2)而得到的粗糙度指数为1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76206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80007032.2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导电用部件,其具备金属部件、和与上述金属部件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合的树脂部件,就上述金属部件而言,通过氪吸附法测定的真实表面积(m2)除以几何表面积(m2)而得到的粗糙度指数为4.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63916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880097300.2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23C26/00 , B29C45/14 , B32B15/20 , B32B27/28 , B32B15/08 , B32B15/09 , B32B27/36 , B32B27/34 , B32B15/088 , H01M10/613 , H01M10/6554
Abstract: 本发明的金属/树脂复合结构体(106)具备:金属构件(103);接合于金属构件(103)且由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构成的树脂构件(105);和设置于金属构件(103)与树脂构件(105)之间且由无机物粒子构成的无机物粒子层(107)。而且,金属构件(103)至少在与树脂构件(105)的接合部表面具有微细凹凸形状(104),无机物粒子层(107)以覆盖金属构件(103)的微细凹凸形状(104)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形成,金属构件(103)与树脂构件(105)介由无机物粒子层(107)而进行接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