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616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34988.8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5/564 , D06M15/05 , D06M11/74 , D06M15/37 , D06M13/352 , D06M13/51 , D06M101/40
Abstract: 一种水溶性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将PBA‑IL和TOCNF(TBC)/CNTs(GO)/MXene@PDA在室温下充分混合,然后将EP与混合物按照不同质量分数混合并均匀搅拌,然后进行真空抽提。待真空条件下混合物中无气泡后,加入水性乳液聚氨酯作为固化剂,用均质机进行充分混合,得到水溶性碳纤维上浆剂。解决碳纤维制造过程中的进口上浆剂成本高、纤维制造产生的毛丝和损伤等问题,降低碳纤维制造成本和提升碳纤维性能。由于碳纤维表面多维导电网络的存在,赋予了复合碳纤维材料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且对碳纤维的强度、韧性以及耐磨性等也有所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99669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05866.9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无锡长江精密纺织有限公司
IPC: D02G3/04 , D06B1/02 , D06M16/00 , D06M15/05 , D06M15/263 , D06M15/15 , D06M15/13 , D06M15/03 , D06M11/76 , D06M11/83 , D06M13/224 , D06M101/02 , D06M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绢丝汉麻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取绢丝纤维60‑65%,汉麻纤维35‑40%为原料进行混纺,在预处理步骤中汉麻养生处理以及绢丝采用蛋壳膜提取物处理,依次经清花、梳棉、并条、粗纱和细纱以及后处理步骤后得到绢丝汉麻混纺纱线。本发明混纺工艺简单,步骤易于操作,绢丝汉麻混纺纱线的耐用性、耐摩擦均得到提升,混纺纱线不易撕裂、不易褶皱以及不易变形,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9793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960302.7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IPC: D06M15/05 , D06M15/07 , D06M11/44 , D06M15/01 , D06M11/74 , D06M15/507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涤纶纱线制作工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耐洗性的功能性涤纶纱线的整理方法,本方法利用表面微溶解技术,将具有功能性的纳米纤维素通过溶解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分子固定于涤纶纱线表面。在此过程中,纳米纤维素通过多种非共价作用力与PET相结合,使其能牢固地黏附于涤纶纤维上,赋予其良好的功能性。相较于纯纳米纤维素,经功能性改性之后的纤维素亲水性降低,能够更好地与PET分子相容,增强其在纤维素的粘附能力,进而增强功能整理的耐久性。该方法制备的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功能性和耐水洗性能,在整理功能性涤纶织物的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68598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72761.5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潍坊维尼新材料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健
IPC: D06M11/38 , D06M13/148 , D06M15/15 , D06M15/05 , D06M13/152 , D06M13/188 , D06M13/203 , D06M13/348 , D06M13/41 , D06M13/224 , D01F6/84 , D01D5/253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吸湿化学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高吸湿化学纤维的制备方法,以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主体原料,以聚酰胺盐和聚乙二醇为改性剂,制备改性共聚物切片并纺丝得到改性共聚物短纤维;然后在氢氧化钠和乙二醇的水溶液中进行碱减量处理,再依次在高吸水物质溶液中、含有茶多酚和交联剂的水溶液中进行吸附处理,在醋酸锌或醋酸银的水溶液进行辐照处理,得到高吸湿化学纤维。本发明制备的高吸湿化学纤维,兼具高吸湿性和抑菌、消臭、防紫外线的多功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8729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1336626.0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深圳市烟芯科技有限公司
IPC: D06M15/05 , A24F40/42 , D06M101/20 , D06M101/32 , D06M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油棉,包括纤维棉,所述纤维棉上附着有含有羟基的纤维素纤维,由于纤维素纤维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丰富的羟基,将纤维素纤维附着在纤维棉上能够提高纤维棉表层极性基团的含量,从而使得该储油棉具有良好的储油能力和锁油能力。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储油棉的制备方法及电子烟用雾化器。
-
公开(公告)号:CN11870423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05368.1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成都伊洛威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辐射制冷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彩色辐射制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构筑了具有鲜艳结构色的纤维素纳米晶上层和具有高反射率的长余辉发光下层,并将其依次沉积在无纺布基材上得到了多功能彩色辐射制冷材料。所述材料具有可见光范围内可调的颜色、高反射率、高发射率以及长余辉发光性能,可应用于辐射制冷以及应急显示等领域。户外实验显示,材料能实现平均低于环境温度9℃的冷却效果,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0423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82030.0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D06M11/83 , D06M11/00 , D06M13/00 , D06M15/00 , D06M15/05 , D06M13/477 , D06M101/3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轻量化防晒凉感锦纶面料及制备方法,涉及面料领域,制备方法步骤为,将锦纶聚合物依次通过拉伸热定型工艺后浸渍于包含载银抗菌剂的负载液中进行超声处理,再进行干燥后获得纤维一,再经过纤维素/NMMO水溶液整理后上机织造获得锦纶面料。本发明采用载银抗菌剂负载在锦纶纤维上,有效增加面料的抗菌效果,并利用蜗牛提取物作为负载液,增加抗菌剂的负载效果且弥补拉伸热定型工艺对锦纶性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提取物具有优异的保湿性能,锁水亲肤;进一步利用NMMO水溶液和天然纤维的韧性增加锦纶纤维的抗折皱性能,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锦纶面料具有轻盈、防晒、吸湿的功能,适用于应用夏季户外衣用面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685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571892.4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D06M13/203 , D06M13/188 , D06M15/285 , D06M11/79 , D06M15/61 , D06M13/513 , D06M15/333 , D06M11/28 , D06M15/53 , D06M13/332 , D06M11/38 , D06M15/05 , D06M10/10 , D06M15/17 , C09K8/035 , D06M101/06 , D06M101/04 , D06M101/10 , D06M101/38 , D06M101/20 , D06M101/32 , D06M101/24 , D06M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亲水改性的柔性自交联纤维及其改性方法与应用,改性后的柔性自交联纤维长度为200‑12000μm,直径为3‑120μm,结晶度为40‑90%,且柔性自交联纤维表面具有羟基、氨基、亚氨基、羧基、磺酸基中的一种或多种亲水基团;改性方法采用化学法、物理法或等离子体法;本纤维在非常规储层压裂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利用本纤维可以提高低粘度压裂液携砂性能。本纤维耐温稳定性好,表现出良好的柔性,在压裂液中形成稳定的自交联网络结构,利用本纤维制备压裂液能够提高低粘度压裂液的携砂能力,实现支撑剂的远距离传送和均匀性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837496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360624.8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D06M10/10 , D06M15/05 , C25D13/16 , C25D13/04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泳沉积的彩色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助剂溶液混合,经过超声分散结合电泳沉积方法,使其沉积在碳纤维表面形成凝胶状涂层,利用纤维素纳米晶自组装形成手性螺旋结构而反射可见光内特定波长显现颜色的特性,使其在碳纤维表面干燥的过程中进一步自组装从而显示结构色。通过对混合液的性质、助剂的配比及电泳沉积参数等条件的控制,可以实现对碳纤维颜色的调控。通过上述方式所制得的碳纤维着色稳定,不易褪色,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其力学性能。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07367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0906943.5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浙江传化功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 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51/02 , C08F283/12 , C08F220/24 , C08F220/18 , C08F220/14 , C08F218/08 , C08F220/06 , D06M15/277 , D06M15/05 , D06P1/52 , D06P3/60 , D06M101/32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纺织化学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粘辊的聚丙烯酸酯类纺织乳液、其制备和应用。该乳液由聚丙烯酸酯类预乳化液经升温使其中引发剂引发丙烯酸酯类单体发生聚合反应而得到,所述聚丙烯酸酯类预乳化液按照质量份计,包括0.05‑1份的纳米纤维素,10‑50份的丙烯酸酯类单体,0.05‑1份的引发剂、3‑20份的乳化剂和40‑85份的去离子水。通过在传统聚丙烯酸酯内乳液中引入纳米纤维素,有效解决了这类纺织乳液助剂在工厂实际加工整理过程中出现的黏附纺织轧辊这一行业痛点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