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282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34723.4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nS2/ZnO纳米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气体传感材料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氯化锡和硫脲分别溶解到聚乙二醇和去离子水中,搅拌,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发生水热反应,冷却,洗涤,干燥,得到SnS2纳米花;2)将SnS2纳米花置于ALD反应室内,多次ALD循环将ZnO沉积在SnS2纳米花上,即得负载ZnO的SnS2的纳米花。本发明用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制备SnS2/ZnO纳米花,构筑SnS2/ZnO异质结。此方法基于ALD表面自限反应,允许在大面积沉积均匀的纳米材料,以及大规模生产高响应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943382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43859.2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D04H1/4318 , B32B27/02 , B32B27/30 , B32B27/12 , B32B27/18 , B32B33/00 , B32B3/24 , C01B33/18 , C01B33/20 , C01G9/02 , B82Y30/00 , B82Y40/00 , H02N1/04 , H02J7/32 , D01F1/10 , D01F6/48 , D04H1/728 , D04H1/4382 , D04H1/43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合柔性织物,具备辐射制冷、能量收集、疏水及抗菌多重功能。所述复合柔性织物由若干静电纺丝纤维层构成,各层按照上下顺序依次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包括至少两层聚合物电纺纤维层和至少一层纳米功能电纺纤维层、其中所述纳米功能电纺纤维层为中间夹层,与分别位于上下表面的聚合物电纺纤维层形成三明治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柔性织物的制备方法,使用静电纺丝方法,通过对PVDF或其系列聚合物溶液及添加功能纳米颗粒修饰的聚合物溶液静电纺丝制得。该制备方法能有效调控纳米纤维的形态和纳米颗粒功能,使功能纳米散射颗粒和纳米纤维产生协同效应,一体化集成具有热管理、能量收集和抗菌性的功能织物。
-
公开(公告)号:CN1194318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50550.0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江西亮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奇克氟硅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K9/04 , C08K9/02 , C08K3/36 , C08K5/134 , C08K5/524 , C08K5/29 , C08K5/3435 , C01G9/02 , C08G18/48 , C08G101/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抗氧化助剂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强效抗黄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强效抗黄变组合物,包括如下份数的组分:受阻酚抗氧剂25份;双磷亚磷酸酯抗氧剂20‑30份;紫外线重量吸收剂20‑30份;受阻胺光稳定剂15‑25份;光屏蔽剂4‑6份。一种强效抗黄变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强效抗黄变组合物各组分共混,混合后进行加热至各组分熔融,混匀后降温即得。本申请的一种强效抗黄变组合物,采用特定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和光屏蔽剂进行复配,不仅具有较优的抗黄变性能,可共混于聚醚中制备并提高内衣棉的抗黄变效果,而且使用时无需多次分批加入,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35437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38633.0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压力传感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含金属氧化物/碳复合材料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含金属氧化物/碳复合材料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包含柔性电极和敏感层,柔性电极包含上柔性电极和下柔性电极,敏感层位于上柔性电极和下柔性电极之间;敏感层包含弹性体和导电海绵,弹性体包含上弹性体和下弹性体,导电海绵位于上弹性体和下弹性体之间;导电海绵为含金属氧化物/碳复合材料的三聚氰胺海绵。本发明利用微锥结构的信号转导快速以及多尺度结构之间的量子隧穿效应提高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海绵作为柔性基底缓解应力集中,扩大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响应范围;引入弹性体分散柔性传感器的压力,扩宽柔性传感器的线性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3040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866424.6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锰酸锂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正极片、电池和涉电设备,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锰酸锂颗粒表面利用有机配体和金属盐金属反应形成金属有机框架包覆层,并通过热解过程转化为由金属氧化物和碳的复合材料包覆所述锰酸锂颗粒构成的锰酸锂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锰酸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且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11822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953074.0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1G53/04 , C01G51/04 , C01G45/02 , C01G49/02 , C01G9/00 , C01G9/02 , C01G3/02 , C01B21/38 , B82Y30/00 , B01J6/00 , F27D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硝酸盐喷雾热解制备电池金属氧化物前驱体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制备金属硝酸盐混合溶液;将所述金属硝酸盐混合溶液雾化喷淋至反应炉内,经反应炉内的不同加热温区进行热解,得到金属氧化物混合物以及高温烟气;所述高温烟气经余热回收处理,然后进入再生装置进行回收得到再生硝酸;所述金属氧化物混合物在反应炉炉底进行二次加热。本发明中采用喷雾热解制备金属氧化物前驱体,相较于传统的共沉淀煅烧工艺更经济,运行成本更低;且采用不同加热温区进行热解,适用面更广,可适用于不同热解温度的金属硝酸盐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1015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24957.4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nventor: 毛振兴 , 陈志伟 , 王重建 , 霍文倩 , 王佳 , 李琳琳 , 刘晓田 , 侯健 , 魏丹丹 , 周以琳 , 吴雪艳 , 郭尧 , 徐浩然 , 延宇萌 , 韩二宝 , 韩果贞 , 娄慧琳 , 陈泰蒙
IPC: C09K11/54 , C09K11/02 , B82Y40/00 , G01N21/64 , B01J20/06 , B01J20/28 , B01J20/30 , G01N1/40 , C01G9/02 , B82Y20/00 , B82Y1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药检测技术领域,一种用于检测新烟碱类农药的荧光材料、制备及检测方法。该材料包括ZnO微球以及分子印迹模板,所述ZnO微球表面存在空隙,中心存在空心结构,ZnO微球的尺寸为800~1200nm,且该ZnO微球由4.2~7.8nm的小颗粒组成,所述分子印迹模板包裹ZnO微球,该荧光材料吸收375nm的紫外光发射596nm的可见光。该材料可以吸附新烟碱类农药,然后检测吸附材料与新烟碱的混合物的荧光信号强度来判断新烟碱的含量高低。该方法可以避免繁琐的萃取,而且无需将新烟碱农药与吸附材料分离,再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0800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83347.7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静电纺丝和水热法制备松针状氧化锌锡的方法及其产物和应用,属于传感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六棱柱状氧化锌基底材料,结合水热法在其表面生长针刺状氧化锡,得到松针状氧化锌锡。本方法操作简单、无毒害、成本低廉,适用于规模生产。所制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其独特的异质结界面可以作为气体扩散和电子转移的通道,界面处拥有丰富的氧空位,显著加速了电子捕获和气体离子吸附转换的能力。将松针状氧化锌锡用于制备气敏传感器,在光催化、清洁能源、环境治理等相关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77241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067023.4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江苏正原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氧化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氧化器,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两侧上方均连通安装有进料管,所述装置主体内侧且靠近两根进料管的下方共同设置有匀料组件,所述装置主体内侧上方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外部且靠近下方位置处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旋流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内壁一侧且靠近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啮合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内侧上方设置有排气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一侧连通安装有排放管,所述装置主体外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本发明可以在进行氧化锌氧化反应时,充分把氧化器内部物料搅匀,使其均匀受热,并且减少在高温状态下生成的气泡,从而充分制备氧化锌。
-
公开(公告)号:CN1190503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463287.1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杭州德海艾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88 , C01G23/053 , C01B33/157 , C01G9/02 , C01G25/02 , C01G45/02 , C01G33/00 , C01G19/02 , B82Y30/00 , B82Y40/00 , D06M11/79 , D06M11/46 , D06M11/44 , D06M11/48 , D06M11/47 , D06M15/256 , H01M4/96 , H01M8/18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全钒液流电池电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钒电池用中空核壳纳米球复合石墨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石墨毡预处理;二氧化硅溶胶制备;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溶胶制备;金属氧化物@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核壳纳米球制备;复合石墨毡电极制备;采用溶胶凝胶法,层层自组装合成中空核壳纳米球,结构稳定,有效活性面积增大,通过复合多种析氧抑制剂,较单一抑制剂有效降低了正极电解液中氧气的析出量,抑制析氧副反应,提高电解液的利用率,降低电池运行时副反应产生的能量损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