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982724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1910252141.5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空调器风道结构包括:风机支架、第一风轮组件和第二风轮组件。风机支架上形成有第一风机安装孔和第二风机安装孔。第一风轮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一风机安装孔处的第一风轮,风机支架上位于第一风轮的出风侧形成有混风腔。第二风轮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二风机安装孔处的第二风轮,第二风轮的进风方向和第二风轮的出风方向形成夹角,第二风轮朝着第一风轮的方向送风,当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同时工作时,第二风轮的出风与第一风轮的出风在混风腔中进行混合出风。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风道结构,第一风轮组件和第二风轮组件的出风在混风腔处进行混风后再向外送出,出风风感舒适,送风距离远。

    一种冷梁空调系统末端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894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13286.3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梁空调系统末端,其包括静压箱、至少两个换热箱、多排喷嘴及至少两个换热器,所述静压箱上开设有进风口;各个所述换热箱均并排且间隔设置于所述静压箱的正下方,其上表面为开口设置,其底面上开设有多个进风孔;各排所述喷嘴均设置于所述静压箱及各个所述换热箱之间,其进口端均与所述静压箱内连通,其出口端均朝下;各个所述换热器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换热箱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各个进水口均开设于蛇形弯管的各个弯曲段上,进入换热管内的冷冻水的水流方向发生改变,并且两股水流汇合成一股水流,发生水流冲击,流体流动边界层被破坏,加剧了流体紊流状态,从而增强了冷冻水与室内空气的换热效果。

    柜式空调器
    3.
    发明公开
    柜式空调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98012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315511.2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柜式空调器,包括换热器、处于所述换热器的出风侧的风道以及处于所述风道内的贯流风叶,所述换热器配置有对进入其内的冷媒进行分流的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处于所述风道内,所述分流器的外壁面与所述贯流风叶的外圆壁面之间的最小间距为s,s≥6mm。本发明使得分流器周边气流受到的脉冲压力趋于平缓,有效降低气流冲击分流器,提高分流器的使用寿命,同时脉动峰值大大减少,从而旋转噪声大大减少,尤其是针对双侧出风的柜式空调器等结构紧凑性的空调器,可以在有限的内部空间内对分流器与贯流风叶之间的最小间距的选择形成指导。

    热交换单元以及空调机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642582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80049914.X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热交换单元(1)的连接配管(31)具有由比第一制冷剂配管的第一金属电位高的第二金属形成的第二制冷剂配管(312)。第二制冷剂配管(312)具备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弯曲的第一部分(312a)。第一部分(312a)具备相对于第一部分(312a)的顶点(P)配置于第一制冷剂配管(311)侧的第一弯曲部分(312a‑1)、和相对于第一部分(312a)的顶点(P)配置于与第一制冷剂配管(311)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弯曲部分(312a‑2)。与第二制冷剂配管(312)紧贴地设置有覆盖第二制冷剂配管(312)的靠第一制冷剂配管(311)侧的端部和第一弯曲部分(312a‑1)的包覆部件(51)或涂膜。

    空气调节机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83347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011312330.6

    申请日:2020-11-20

    Inventor: 川村政贵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配置为:西洛克风扇的舌部配置于由热交换器的后表面、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的下表面、将热交换器的下部侧的端面和空气净化过滤器的后侧的端面连结得到的面所包围的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