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0472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68248.0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延长热突破时间的干热岩开采系统及开采方法,生产井的井口通过抽采泵连接第一热交换器的高温流体入口,第一热交换器的低温流体出口连接注入井的井口;第一热交换器的高温热交换工质出口连接发电组件的热交换工质入口,发电组件的热交换工质出口连接冷却组件的高温热交换工质入口;冷却组件的低温热交换工质出口连接第一热交换器的低温热交换工质入口;生产井包括生产井垂直井筒段和生产井水平井筒段,注入井包括注入井垂直井筒段、注入井分支井筒段和注入井水平井筒段;生产井水平井筒段和注入井水平井筒段均设置压裂射孔。本发明使用间歇开采方式延长了干热岩的热突破发生时间,增加干热岩热储寿命并提高了热储发电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75174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69914.3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Abstract: 一种套管式地热井及基于该地热井的原位地热发电系统,属于地热能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套管结构冷热水之间的换热损失大且能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同轴布置的外管、内管及第一绝热层,所述第一绝热层与内管固接,所述内管内还布置有若干温差发电片,且若干温差发电片通过集线端子连接,所述集线端子固装在第一绝热层顶部,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通过若干固定钢架固接,内管与外管的底部连通设置。通过设置温差发电装置可利用地热开采过程中损失的部分热量,并可提供额外的热阻,增强绝热效果,提高地热资源的开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7741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0424348.9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西安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LNG轻烃分离耦合地热闪蒸卡琳娜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包括LNG轻烃分离系统、地热闪蒸循环系统、卡琳娜循环系统和天然气直接膨胀系统;其中LNG轻烃分离系统用于C2+轻烃资源的回收;地热闪蒸循环系统、卡琳娜循环系统和天然气直接膨胀系统用于LNG冷能和中低温地热能耦合发电;本发明在提高地热闪蒸/卡琳娜联合循环发电效率的同时,实现了C2+轻烃资源的有效回收以及LNG冷能和地热能的高效互补利用,具有结构合理紧凑、控制安全灵活、高效节能、实用性强及成本低廉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216401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45634.1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10
Abstract: 一种应用卡琳娜循环技术的干热岩发电系统,属于发电装置技术领域。该发电系统包括干热岩采热系统和应用卡琳娜循环技术的动力循环系统。所述干热岩采热系统通过注水井将高压冷水打入地下人工储热库,经过干热岩(干热岩温度为200℃左右)的加热使冷水吸收热量成为高温热水或蒸汽,提取出来作为支持动力循环的热源;所述应用卡琳娜循环技术的动力循环系统代替传统动力循环系统。第一分离器入口端与第一换热器的吸热端出口连接,第一分离器的出口端蒸汽进入透平,膨胀做功,透平后连接发电机。本发明巧妙的结合了干热岩采热所得热水温度在200℃左右和卡琳娜循环更适用于中低温热源发电的两个特点,缓解资源危机,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768518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069200.6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江苏联友科研仪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地热发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二氧化碳地热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深入地下的高温岩石层位置,所述进气管的外侧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用于过滤二氧化碳气体中的灰尘。本发明通过安装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能够将二氧化碳气体中的灰尘过滤下来,同时利用风力使毛刷对过滤网的表面进行清扫,实现自动清扫过滤网的效果,防止过滤网堵塞,提高了过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37465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0677949.5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辉 , 荆少东 , 庞会中 , 刘海丽 , 李清方 , 李毅 , 张新军 , 桂召龙 , 张建 , 徐辉 , 于惠娟 , 张婕 , 张舒漫 , 陆胤军 , 黄少伟 , 郭长会 , 周航兵 , 孟祥峰 , 闫丹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碳闭式循环的干热岩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地下的岩层取热子系统和地上的热能发电子系统,岩层取热子系统用于在单井中采用双管循环工艺使CO2从岩层中取出热量并携带到地面,地上热能发电子系统用于对携带热量的CO2膨胀机做功,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本发明拟通过干热岩单井闭式循环、热管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实现干热岩高效取热;优化超临界CO2动力循环系统流程,借鉴补气增焓原理强化余热能回收能力,开发CO2分流再热、分级做功技术,通过复叠式动力循环来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增强了循环系统对于大温差热源的适应性、弱化大流量场合的设备放大适应性问题和并强化空间紧凑性,为干热岩热功转化发电提供一种高效的动力循环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2502923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139973.5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干热岩能量综合利用的发电供暖耦合系统,包括干热岩生产井、除沙装置、第一闪蒸器、第二闪蒸器、第一膨胀机、蒸发器、第一发电机、膨胀机、第二发电机、预热器、第二膨胀机、第三发电机、工质泵、冷凝器、土壤源热泵冷水管、土壤源热泵热水管和干热岩回灌井;干热岩生产井的热水通过除沙装置处理后首先在第一级闪蒸系统中的第一闪蒸器中进行降压降温闪蒸,温度降低,热水从饱和液体变成饱和气体和饱和液体两部分,饱和气体进入第一膨胀机中进行膨胀做功,带动第一发电机输出电能;饱和液体进入第二级闪蒸系统中的第二闪蒸器;热用户的回水管的供水在有机朗肯循环的冷凝器中温度升温,之后进入热用户进行供热。
-
公开(公告)号:CN11337465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77949.5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辉 , 荆少东 , 庞会中 , 刘海丽 , 李清方 , 李毅 , 张新军 , 桂召龙 , 张建 , 徐辉 , 于惠娟 , 张婕 , 张舒漫 , 陆胤军 , 黄少伟 , 郭长会 , 周航兵 , 孟祥峰 , 闫丹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碳闭式循环的干热岩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地下的岩层取热子系统和地上的热能发电子系统,岩层取热子系统用于在单井中采用双管循环工艺使CO2从岩层中取出热量并携带到地面,地上热能发电子系统用于对携带热量的CO2膨胀机做功,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本发明拟通过干热岩单井闭式循环、热管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实现干热岩高效取热;优化超临界CO2动力循环系统流程,借鉴补气增焓原理强化余热能回收能力,开发CO2分流再热、分级做功技术,通过复叠式动力循环来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增强了循环系统对于大温差热源的适应性、弱化大流量场合的设备放大适应性问题和并强化空间紧凑性,为干热岩热功转化发电提供一种高效的动力循环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203280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730110.9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中国地质科学院 , 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低温地热梯级开发利用的发电和集中供热系统及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包括中深层水热地热井采灌系统、地热发电系统、具有至少四个板式换热器的地热板换供暖系统与建筑室内系统相连,地热板换供暖系统的各个板式换热器依次首尾相连且均与建筑室内系统并联接,还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地热热泵的地热热泵供暖系统,且地热热泵供暖系统的地热热泵分别与地热板换供暖系统的板式换热器一一对应且相互串联在建筑室内系统上。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五级梯级利用地热能,可以根据实际项目地热水温度特点,进行部分梯级利用,但整体能源利用效率超过80%。
-
公开(公告)号:CN110924865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11173286.2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7/20 , E21B33/13 , E21B29/06 , E21B7/06 , E21B7/04 , E21B43/26 , E21B43/30 , F24T10/20 , F03G4/06 , F01K23/10 , F01K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平井同井循环开发利用水热型地热能的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水平井,其内下入有套管;水平井的水平段位于水热型地热储层中;水平段靠近跟端和趾端位置分别形成有注水段和采水段,注水段和采水段连通水平井与水热型地热储层;下入到水平井中的真空保温管,真空保温管与套管之间形成有环形空间;真空保温管的下端连接有潜液泵,潜液泵位于注水段和采水段之间;与真空保温管连接并位于注水段和采水段之间的封堵器,封堵器坐封在套管上并分隔环形空间。本发明实施例针对水热型地热采用水平井同井回灌,避免直接采水取热中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相较异井回灌方法,降低了钻井数量,削减了初期过高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