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15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42345.7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北京服装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丝无缝针织旗袍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待制作旗袍的尺寸;确定旗袍各组织的横密和直密数值,并确定旗袍的各项工艺参数;采用复合针18针电脑横机对双股加捻处理后的真丝纱线进行电脑编织,从而得到旗袍大身织片;同时采用斯托尔16针电脑横机对双股加捻处理后的真丝纱线进行电脑编织,从而得到旗袍领子织片;采用20针圆盘缝合机将旗袍领子织片缝合在旗袍大身织片上,从而得到旗袍的成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对真丝纱线进行双股加捻处理,采用岛津公司的复合针和电脑横机的耙子技术,实现了真丝旗袍的一体成型的目的,从而解决了在生产中使得真丝面料产生浪费,并且由于缝合而造成人工和能源的损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9227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1410542.8
申请日:2020-12-05
Applicant: 台州市舒美席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夏仙龙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横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制作凉席的横机,包括机体,且机体上端设置有线架,所述线架开设有若干个穿线孔,且线架在穿线孔一侧设置有夹线架;所述夹线架上端水平设置有穿线板,并在穿线板下端对称设置的夹片一和夹片二,有纸线穿过穿线板并位于夹片一和夹片二之间,通过夹片一和夹片二双向夹持纸线从而防止纸线跑偏。本发明通过夹片夹持纸线从而增加摩擦进而防止纸线跑偏,因而可快速将断线接上,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可减缓纸线容易断裂的情况。
-
-
公开(公告)号:CN109837649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1412553.2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增大左前襟部与右前襟部的重叠宽度,在将身片与袖子接合时也难以发生纱线断开的针织品的编织方法。在腋下的位置将身片与左袖及右袖接合的针织品的编织方法中,具备以下的工序。工序(b1),在多次进行第二编织物部的左端的线圈的绕入之后,在第一针床将绕入的线圈与左袖的线圈接合。工序(b2),在多次进行第二编织物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的右端的线圈的绕入之后,在第一针床将绕入的线圈与右袖的线圈接合。工序(b3),在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中的每一个,将身片和左袖的接近的线圈彼此接合。工序(b4),在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中的每一个,将身片和右袖的接近的线圈彼此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9837649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11412553.2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增大左前襟部与右前襟部的重叠宽度,在将身片与袖子接合时也难以发生纱线断开的针织品的编织方法。在腋下的位置将身片与左袖及右袖接合的针织品的编织方法中,具备以下的工序。工序(b1),在多次进行第二编织物部的左端的线圈的绕入之后,在第一针床将绕入的线圈与左袖的线圈接合。工序(b2),在多次进行第二编织物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的右端的线圈的绕入之后,在第一针床将绕入的线圈与右袖的线圈接合。工序(b3),在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中的每一个,将身片和左袖的接近的线圈彼此接合。工序(b4),在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中的每一个,将身片和右袖的接近的线圈彼此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451835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214455.9
申请日:2013-05-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Inventor: 上道和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能够自由设定相对于基底针织物部的带状针织物部的连接的方法。按照如下工序α~δ,使用横机以无缝编织的方式将带状针织物部与基底针织物部连接。首先,编织基底针织物部(工序α)。向FB和BB的空针供给针织纱,在BB上形成带状针织物部的始端即始端线圈列,并且在FB形成构成带状针织物部的本体线圈列(工序β)。反复进行编织本体线圈列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新的本体线圈列的步骤,完成带状针织物部(工序γ)。一边编织基底针织物部,一边使带状针织物部的始端线圈列和终端线圈列在基底针织物部的任意的位置重叠而将基底针织物部和带状针织物部连接(工序δ)。
-
公开(公告)号:CN102086560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010583212.9
申请日:2010-12-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Inventor: 冈本一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4B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针织物,能够不进行使用了集圈的折回编织,而以编织宽度逐渐减小的方式编织前后针织物部,并通过压圈处理接合两针织物部。使用横机,在前后针床上以编织宽度逐渐减小的方式编织前侧针织物部和后侧针织物部,并且通过压圈处理接合两针织物部。此时,在S0中,使用在前身片(前侧针织物部)(2F)的编织中使用的给纱口(8)和在后身片(后侧针织物部)(2B)的编织中使用的给纱口(9),以将这些给纱口(8、9)分开配置在进行压圈处理一侧及其相反侧的方式将前身片(2F)和后身片(2B)编织1个线圈横列(S3、S5)。接着,使用位于进行压圈处理一侧的给纱口(8),通过压圈处理交替地将前身片(2F)的线圈和后身片(2B)的线圈接合(S6~S8)。
-
公开(公告)号:CN101962864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198108.8
申请日:2010-06-07
Applicant: 江阴芗菲服饰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建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领口带三角形面料的三变领针织衫,属于服装技术领域。包括前后和后片,所述前后和后片由一长方形面料对折形成,在所述对折处正中央设置一横置的“T”字型领口(8),在所述对折处左右两边各凹设一袖口(9),将所述领口和袖口部位的周边边缘走缝,将袖口下方的前片和后片的左右两边缝合,在所述针织衫的前片和后片的领口(8)部位,沿所述针织衫长度方向即横置的“T”字型领口(8)的竖口部位,缝订上扣子,在所述前片和后片的腰部对称布置有一排穿孔(7),在所述穿孔(7)处穿上束腰线绳(10),在所述领口(8)处附加一三角形面料(11),在前片用扣子扣上此三角形面料(11),扣上后片扣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其简单的,时尚多变的针织衫,制作简约,质量容易控制,减少企业制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560712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82013.7
申请日:2009-04-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江阴芗菲服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衫用纱线,其由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毛纤维35~45%,莫代尔纤维35~45%,珍珠纤维15~25%。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该纱线生产毛衫的方法。本发明根据不同纤维原料的特点,合理安排每种纤维的重量比例来突出每种纤维所具有的特性,集各种纤维的优点一体,既保持毛衫的基本性能,又有抗紫外屏蔽功能,不仅能加速人体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还能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和防护作用。可加工成春、秋、冬季服装,且穿着舒适、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0400730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02826318.9
申请日:2002-12-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Inventor: 由井学
Abstract: 一种衣领形成方法,通过在由第1前后身大片(2)和第2前后身大片(3)构成的圆筒状针织物的第1前后身大片(2)上进行线圈折回针织,在左右的前后身大片之间形成领口(8a,8b),在领口中央部增加线圈来形成外层衣领部针织用线圈和内层衣领部针织用线圈,在把外层衣领部针织用线圈保持在第1针床的每隔一根的针上的状态下,从内层衣领部针织用线圈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开始形成第1衣领(5b),反复进行在每次进行线圈横列针织中使其适当地移动并与领口的线圈重叠来形成下一个线圈横列的线圈的针织,接下来,从外层衣领部针织用线圈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开始第2衣领(5a)的形成,反复进行使第2衣领(5a)在每次进行线圈横列针织时适当地与领口(8a,8b)的线圈重叠并形成下一个线圈横列的线圈的针织,来形成备有内层的衣领(5b)和外层的衣领(5a)重叠成2层的衣领(5)的圆筒状的针织衣物(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