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523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80054445.5
申请日:2023-06-22
Applicant: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农业营养素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用于生产微生物增强型肥料的方法。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微生物增强型肥料的产生包括在肥料造粒过程之前和/或在肥料造粒过程中掺入经调整处理的的和/或以其他方式受保护的微生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相对于其他可比的包含微生物的肥料,本文公开的组合物和/或通过本文所述的方法生产的组合物更加经济,具有更长的保质期和/或提高的生物利用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712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74612.0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山东鲁花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5G3/00 , C05G3/40 , C05G3/50 , C05G3/60 , C05G3/80 , C05G5/27 , C05F17/10 , C05F17/20 , C05F17/40 , C05F17/50 , C05F17/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植物蛋白肽功能性肥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功能性肥料的制备步骤包括:(1)原料前处理:将植物饼粕和海藻剪切研磨后,与咖啡渣发酵物混合,加入复合酶剂,初次发酵,得前处理发酵物;(2)含植物蛋白肽发酵浆料的制备:将复合菌剂、改性膨润土、前处理发酵物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二次发酵,得含植物蛋白肽发酵浆料;(3)功能性肥料的制备;将含植物蛋白肽发酵浆料、木醋液和功能元素液进行复配,加入乳化剂和稳定剂,剪切乳化,即得含植物蛋白肽功能性肥料。本发明所制备的功能性肥料养分全面,植物根系易吸收、生物活性高,能够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612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58486.6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安徽司尔特化肥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土壤板结的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肥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60~75份腐熟人畜粪便、15~20份纳米生物炭、20~30份稻壳粉、5~8份磷酸二氢钙、4~6份硫酸镁、4~6份钾肥、20~30份腐殖酸、3~5份枯草芽孢杆菌、2~3份有机酸、1~3份聚甘油蓖麻醇酸酯和4~7份改性蛭石粉;本发明通过特定的原料制备的生物肥料,能够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元素,从而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板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7837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66535.0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肥及其应用,纳米硒肥组合物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0.5‑4.0%;四氢嘧啶0.8‑3.2%;海藻酸0‑3.0%;表面活性物质0.5‑5.0%;去离子水,余量,本发明试验发现在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中,四氢嘧啶能够明显促进植物对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的吸收,促进硒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富集,而且,海藻酸的使用能够进一步增加四氢嘧啶对植物吸收、富集纳米硒的促进效果,产生了协同增效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03908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10571.0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花生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叶面肥包括乙酸铵、尿素、螯合剂(EDTA‑Na2)、CaSO4、MgSO4、磷酸二氢钾、表面活性剂(EGDA)、FeSO4、硼酸、木醋液,配方以重量计:乙酸铵20~40份、尿素1~8份、螯合剂(EDTA‑Na2)15~20份、CaSO43~7份、MgSO44~7份、磷酸二氢钾4~7份、表面活性剂(EGDA)3~6份、FeSO41~4份、硼酸1~4份、木醋液1~3份。本发明的花生叶面肥配方科学,合理,能够显著增加花生籽粒产量、花生籽粒脂肪、蛋白质相对含量以及饱果率,对花生的生长和品质起到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853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79793.X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山东永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潍坊学院
IPC: A01G22/05 , A01B79/02 , A01C21/00 , C05G3/00 , C05G3/50 , C05G3/60 , C05G5/20 , C05G3/40 , C05G3/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辣椒维生素C含量的栽培方法,属于辣椒栽培技术领域;所述栽培方法包括制备功能性肥料、定植前管理、定植管理以及果实其管理步骤;所述制备功能性肥料,包括预处理、引入氨基、初步功能化以及二次功能化步骤;所述二次功能化步骤为,将初步功能肥置于去离子水中,加入尿素、氯化钾、小麦秸秆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硼酸、硫酸锌和钼酸铵,进行均质处理,均质处理结束后,升高温度至63‑68℃进行搅拌,搅拌结束后,干燥过120目筛,制得功能性肥料;采用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得到的辣椒,产量高,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高,病害发生率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9784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88949.9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河北恒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肥料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蝇蛆蛋白和海藻精混合生物肥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蝇蛆干粉5‑15份、1%氢氧化钠溶液5‑15份、10%盐酸1‑3份、农业废物30‑50份、腐殖酸6‑18份、堆肥发酵菌种3‑5份、绿色木霉3‑5份、海藻精6‑10份。该蝇蛆蛋白和海藻精混合生物肥料的生产方法,能够提供优质的蛋白资源以及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海藻精含有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18种蛋白质氨基酸及对植物生理过程有显著影响的植物生长物质,还具有维生素、核苷酸、植物抗逆因子等,绿色木霉是木霉菌的一种,在植物病理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可有效防治土传性病害,且成本较低,适合广泛的进行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303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06181.6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北京锦绣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Inventor: 苏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释小分子肽炭基肥及具有其的复合炭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缓释小分子肽液45‑50份、渗透剂0.1‑0.5份、交联改性微孔生物炭45‑55份;所述交联改性微孔生物炭为通过硅酸盐溶液交联改性微孔生物炭获得。本发明采用交联剂改性微孔生物炭,交联改性微孔生物炭由于交联剂的加入可以在生物炭表面形成一层均匀且致密的覆盖层,覆盖层能够提供更多的结合位点,增加了分子肽、氨基酸与生物炭表面之间的结合面积和结合机会,硅酸盐交联剂的加入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吸附材料发生脱落或分解,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和持续缓释功能。同时硅酸盐除了作为交联剂使用,硅酸盐还作为作为肥料补充剂,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89303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88901.X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安徽天膜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脂肪酸脲基防结块剂,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脂肪酸脲基、中量元素、增效剂、防结块添加剂、溶剂、螯合剂、增稠剂、生物助剂、小分子有机营养物以及无机营养物;本发明制备方法中加入中量元素,这些元素肥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营养成分,并且控释剂的加入能够控制肥料的释放速率,使得养分能够逐步释放,从而可有效的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延长肥效;干燥剂的添加的加入能够增加肥料的干燥效果,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能够降低防结块剂和水的界面张力,从而提高防结块剂的溶解度和渗透性,使得农作物更容易吸收养分,避免颗粒肥料的盐基析出,实现防结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9134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93744.1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IPC: C05G3/80 , C05G3/50 , C05G3/90 , C05F17/00 , A01B79/02 , A01C21/00 , C09K17/40 , C09K109/0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型酸化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土壤资源再生利用技术领域。该环保型酸化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成成分:有机废物70‑100份、硅粉1‑4份、石灰石粉50‑70份、粉煤灰5‑10份、炉渣5‑10份、脲酶抑制剂0.5‑1份、钙镁磷钾肥5‑10份、氧化锌3‑5份、解离剂3‑7份、调理剂1‑3份、渗透剂0.1‑0.7份和120‑200份的水。本发明中,该改良剂使用时,将各种无机、有机肥料与之混合后施用,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还能调节土壤酸碱度,防止土壤板结,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其氧化物成分较多,能够与土壤水结合形成多种碱性物质,碱性作用持久且不伤害作物的根系,进而不会因施肥过量或施肥不合理造成土壤肥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