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7206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661859.0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302 , G01V221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断溶体轮廓检测方法,包括:基于三维地震数据体,构建梯度结构张量并计算梯度结构张量的特征值;根据实际断溶体的特征确定所述梯度结构张量的特征值的平滑参数,并利用所述平滑参数平滑所述梯度结构张量的特征值;及利用与所述碳酸盐岩断溶体相关的区域的水平井钻时曲线标定所述特征值,从而得到碳酸盐岩断溶体的轮廓。
-
公开(公告)号:CN106170823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480074948.X
申请日:2014-03-10
Applicant: 兰德马克绘图国际公司
Inventor: T·C·达夫因
IPC: G06T1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7/05 , G01V99/005 , G01V2210/64 , G01V2210/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对三维(“3D”)地质表面建模的系统和方法,所述三维地质表面表示呈地层顺应关系的约束表面和受约束表面,所述约束表面和所述受约束表面并不相交或重叠。所述方法构建3D表面模型,所述3D表面模型表示呈地层顺应关系的约束表面和受约束表面,所述约束表面和所述受约束表面彼此并不相交或重叠。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来自所述受约束表面的3D数据点可以用作构建所述约束表面时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用这种方式,所述约束表面将不会在其两侧都具有来自所述受约束表面的任何3D数据点。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同时构建所述约束表面和所述受约束表面,以使得它们可以用作彼此的最小值或最大值并且防止它们相交或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7110991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80005629.2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雪佛龙美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282 , G01V99/005 , G01V2210/64 , G01V2210/641 , G01V2210/642 , G01V2210/661
Abstract: 在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的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处执行根据地震数据(100)生成沉积序列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地震数据集(212),其中该地震数据集(212)包括3D地下模型的多个网格点(301)处的图像值;根据处理地震数据集(212)的图像值,识别所述3D地下模型的所述多个网格点(301)的第一子集处的反射和所述3D地下模型的所述多个网格点(301)的第二子集处的地质约束(102),诸如断层面;以及根据网格点(301)的第一子集处的反射(104)和网格点的第二子集处的地质约束(102)生成3D地下模型的沉积序列体(216)。在地质层位(302)上发现的断层或不连续周围施加Dirichlet或Neumann边界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07686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5456.0
申请日:2015-09-04
Applicant: 斯伦贝谢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282 , G01V1/301 , G01V1/306 , G01V1/36 , G01V2210/512 , G01V2210/56 , G01V2210/622 , G01V2210/64 , G01V2210/675 , G01V2210/679
Abstract: 基于目标结构的当前模型使用双向或单向波传播器来生成合成勘测数据。修改所述当前模型以减小所述合成勘测数据与观察的勘测数据之间的差值,同时维持所述当前模型的速度分量不变,其中对所述当前模型的所述修改产生修改模型。所述修改模型用于减小所述目标结构中的多次波的不利影响,或者用于促进所述目标结构中的多次波的有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64660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40441.4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282 , G01V1/302 , G01V2210/6169 , G01V2210/64 , G01V2210/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信息联合约束的浅中深层三维Q体建立方法,包括:通过表层Q值测量数据进行约束,建立测量点位置处Q值与速度值的关系曲线;在测量点位置处速度值的约束下,通过高精度约束层析反演获得浅层三维速度模型;利用浅层三维速度模型和测量点位置处Q值与速度值的关系曲线,得到深度域的浅层三维Q体;利用地震数据,建立中深层的三维速度模型;在三维速度模型的约束下,求取中深层三维Q体;进行时深或深时转换,将浅层三维Q体与中深层三维Q体转换到一个域内,并利用正余弦匹配约束三维融合技术,将浅层三维Q体与中深层三维Q体进行有效融合,建立包含近地表因素的浅中深层三维Q体,本发明可有效解决浅层Q体与中深层Q体割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353410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15353.9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北京中矿大地地球探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44 , G01V1/50 , G01V2210/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二分量槽波地震勘探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旋转分解等步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检波器连接到锚杆上,便于检波器的井下安置,大大减少了设备安置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旋转二分量槽波地震记录,消除勒夫型槽波与检波器方向的夹角,主要得到波形特征明显的最大振动极化方向上的勒夫型槽波地震记录,由于仪器便于布置且轻便,因此,可满足高密度、高覆盖面积及完备的观测系统的要求,提高了后续的槽波数据处理和成像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299214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80004563.7
申请日:2012-01-27
Applicant: 雪佛龙美国公司
IPC: G01V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30 , G01V11/00 , G01V2210/614 , G01V2210/64
Abstract: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利用体积图像之间的自洽和/或差异以及解释空间性/体积性背景,以改进地质体的属性的地震成像和估计。示例性实施例允许利用与所关注地质体积的地质模型相关联的图像体积中的地质体的位置和/或形状差异和/或相似性,以改进地球模型和/或图像体积的准确度。可以确定和/或利用与所关注地质体积相关联的约束,以确认和/或指定潜在地与单个地质体相关联的属性之间的依赖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1506685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680043475.2
申请日:2006-10-19
Applicant: 帕拉戴姆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夫·詹姆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24 , G01V1/301 , G01V1/345 , G01V2210/64
Abstract: 一种系统和方法,可以基于三维地震数据组种子点来执行种子拾取算法,使用第一点来从数据组中拾取第二点组,将第二点组中的每一个点设置为第一点并重复所述算法。可以为所述点分配迭代编号或其它属性,迭代编号对应于重复所述算法以便处理所述点的次数。可以针对每一个点将所述属性或一定数目的属性显示为视觉特征。可以对地震数据点组应用迭代过程,该过程从种子数据点开始,从与种子点邻近的点组当中寻找下一次迭代种子点组,并且只对下一次迭代种子点继续;针对数据点组中的每一个点来记录该点被用作种子数据点时由该过程所找到的点的数目。属性可以包括例如种子点的子代的总数,层位拾取过程的传播方向,例如方位角,或者与点被拾取时所属的级次相关的信息,如迭代编号。
-
公开(公告)号:CN105899749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480072683.X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普拉德研究及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99/005 , E21B7/04 , G01V1/282 , G01V1/40 , G01V1/42 , G01V3/38 , G01V5/04 , G01V9/00 , G01V221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偏斜井眼和水平井眼的地层和结构解释。用于井眼的地层和结构建模的方法包括:从井眼获得至少一个偏斜勘测结果;确定参考表面;使用所述参考表面与沿着通过岩层测量值描述的井眼路径的任一点之间的最短三维距离计算三维真实地层厚度;以及使用计算出的三维真实地层厚度生成帷幕区段以及三维地层和结构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783153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099351.6
申请日:2017-02-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306 , G01V2210/61 , G01V2210/6169 , G01V2210/624 , G01V2210/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节构造活动强度的定量描述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三维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和分析化验资料确定与调节构造带相关的主断层或主构造的分布特征;步骤2,确定与调节构造带相关的主断层或主构造的活动强度;步骤3,根据三维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和分析化验资料确定各关键时期调节构造带在平面上的几何特征;步骤4,结合步骤3得到的结果确定调节构造带参与形变的地质体体积;步骤5,根据步骤2和步骤4得到的结果,计算得出表征调节构造带活动强度的参数,即调解率。该方法反映了调节构造的活动性,表征其在不同地质时期,不同构造位置的活动强度特征,对指导类似构造位置的油气勘探具有深远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