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11322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0780012753.2
申请日:2007-04-11
Applicant: 德赛诊断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G·戈卡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5/1009 , B01F3/0865 , B01F11/0071 , G01N35/1011 , G01N2035/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称量和混合液体的方法,该方法以一种非常有效而且尽可能快的方式在几个步骤之内进行混合液体,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而且不需要其它设备。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从定量针中将一个体积的一种液体或多个体积的多种液体注入到一个试样器皿中,当定量针的排射开口位于起始位置(S)处时开始从该定量计中排射该液体或多种液体;当定量针沿着朝向终点位置(E)的垂直方向往下移动时继续进行排射;当定量针的排射开口位于终点位置(E)处时,结束排射;起始位置(S)位于距样品器皿的底部一段距离的垂直方向上,该距离相应于本步骤中完全排射液体之后样品器皿的最大充填液位,或者位于上述液位之上或之下最大10%,以从样品器皿的底部至本步骤中完全排射液体之后样品器皿的最大充填液位的距离为基准;终点位置(E)位于起始位置(S)之下并距样品器皿的底部一段距离的垂直方向上;b)当定量针的排射开口位于终点位置(E)处时,用定量针抽吸存在于样品器皿中至少一部分体积的液体;c)沿着垂直方向移动定量针直到配剂开口位于起始位置(S);d)从定量针中排射出抽吸的液体体积;其中当定量针的排射开口位于起始位置(S)处时,开始进行排射;当定量针沿着朝向终点位置(E)的垂直方向往下移动时继续进行排射;当定量针的排射开口位于终点位置(E)处时,结束排射。
-
公开(公告)号:CN101611322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780012753.2
申请日:2007-04-11
Applicant: 德赛诊断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G·戈卡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5/1009 , B01F3/0865 , B01F11/0071 , G01N35/1011 , G01N2035/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称量和混合液体的方法,该方法以一种非常有效而且尽可能快的方式在几个步骤之内进行混合液体,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而且不需要其它设备。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从定量针中将一个体积的一种液体或多个体积的多种液体注入到一个试样器皿中,当定量针的排射开口位于起始位置(S)处时开始从该定量计中排射该液体或多种液体;当定量针沿着朝向终点位置(E)的垂直方向往下移动时继续进行排射;当定量针的排射开口位于终点位置(E)处时,结束排射;起始位置(S)位于距样品器皿的底部一段距离的垂直方向上,该距离相应于本步骤中完全排射液体之后样品器皿的最大充填液位,或者位于上述液位之上或之下最大10%,以从样品器皿的底部至本步骤中完全排射液体之后样品器皿的最大充填液位的距离为基准;终点位置(E)位于起始位置(S)之下并距样品器皿的底部一段距离的垂直方向上;b)当定量针的排射开口位于终点位置(E)处时,用定量针抽吸存在于样品器皿中至少一部分体积的液体;c)沿着垂直方向移动定量针直到配剂开口位于起始位置(S);d)从定量针中排射出抽吸的液体体积;其中当定量针的排射开口位于起始位置(S)处时,开始进行排射;当定量针沿着朝向终点位置(E)的垂直方向往下移动时继续进行排射;当定量针的排射开口位于终点位置(E)处时,结束排射。
-
公开(公告)号:CN1788201A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480012894.0
申请日:2004-03-31
Applicant: 视觉生物体系有限公司
IPC: G01N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5/1016 , B01L3/545 , B01L9/523 , G01N35/00029 , G01N35/0092 , G01N35/1002 , G01N2035/00079 , G01N2035/00138 , G01N2035/00168 , G01N2035/00752 , G01N2035/0094 , G01N2035/1025 , G01N2035/106 , G02B21/34 , G05B15/02 , Y10T436/112499
Abstract: 为通常用于免疫组织学和原位杂交反应的样品的自动生物反应装置提供一种混合试管。该混合试管使放在装置上的试剂能够混合到一起,从而形成添加的或混合的试剂。安装在机械臂上的试剂分配器将试剂从试剂容器中抽出,并将它滴进混合试管中的一个中。每个试管中可以滴进几种试剂。通过将试管中的试剂抽出、而后再重新分配回试管来进行混合。混合可以在装置所执行的其它任务之间进行,并且使用程序安排来确保在装置所进行的诸步骤中的一个需要混合试剂的操作之前将混合试剂准备好。该装置可以自动识别需要哪种混合试剂以及何时需要使用它们,从而提供一种使沾染样品所花费的时间最少的合适的程序安排。
-
公开(公告)号:CN1551799A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02817229.9
申请日:2002-08-23
Applicant: 科莱恩有限公司
Inventor: 汉斯-彼得·加布斯基 , 吕迪格·温特 , 克里斯蒂安·维勒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L3/502738 , B01F13/0059 , B01F15/00019 , B01J19/0093 , B01J2219/0099 , B01L99/00 , B01L2300/14 , B01L2400/0633 , C09B41/008 , G01N2035/106 , Y10T436/1149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过程伴随地清洗微型和小型反应器的方法和装置,以便在进行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时使过程有控制地进行并避免堵塞,本发明的特征是,微型或小型反应器通过一有控制的压力升高和接着突然卸压或通过气体压力冲击周期地或借助于调节装置清洗。其中例如由参与化学合成或物理过程的固体构成的壁覆盖层几乎完全这样地脱落,使得在清洗程序后在微型或小型反应器内重新建立起始工作压力。从而可以排除微型或小型反应器的堵塞,并首次开辟这样的可能性,即将这种用微型或小型反应器的制造方法转移批量生产中。这特别是适用于采用悬浮液形式的离析物和/或形成固体产品的反应,例如在制造偶氮染料时。
-
公开(公告)号:CN108118050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229086.5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38 , B01F1/0022 , B01F5/0237 , B01F5/025 , B01L7/52 , C12N15/1013 , C12Q1/6806 , C12Q1/6844 , G01N35/0098 , G01N35/1011 , G01N35/109 , G01N2035/00544 , G01N2035/00574 , G01N2035/106 , C12Q2563/143 , C12Q2563/149
Abstract: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稳定地获得相对于牢固附着的粒子的强剪应力。本发明公开了:让牢固附着在容器(12)的内侧面的粒子(500)分散于液体中的粒子分散方法具有向容器(12)内排出液体的排出工序。容器(12)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310),以及内径从主体部(310)一侧向底部一侧变小、且其相对于所述容器(310)的中心轴的角度一定的倾斜部(311)。在排出工序中,从在牢固附着于容器(12)内侧面的粒子的相对一侧的、且与粒子(500)夹着容器(12)的中心轴的倾斜部(311)的上方向倾斜部(311)排出液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052874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180038030.6
申请日:2011-07-28
Applicant: 生物梅里埃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306 , B01F11/0074 , B01L3/0293 , B01L2400/0433 , B01L2400/0487 , G01N2035/1055 , G01N2035/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和/或生物分析方法,包括的步骤有:提供一种由壁限定的容器(2),所述壁具有内表面(7),在所述内表面上附着活性成分(8),所述活性成分用来与存放在容器(2)中的溶液(9)发生化学和/或生物反应;用含有待检测的分析物的液态溶液(9)填充容器(2);以合适的频率(f)在容器(2)中对液体(9)实行吸取/释放体积(v)的连续运动以引起液体共振,从而使液体的自由表面变形,并使液体沿容器(2)的壁(3)的内表面(7)产生优选的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4020302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141021.5
申请日:2004-03-31
Applicant: 徕卡病理系统墨尔本控股有限公司
IPC: G01N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5/1016 , B01L3/545 , B01L9/523 , G01N35/00029 , G01N35/0092 , G01N35/1002 , G01N2035/00079 , G01N2035/00138 , G01N2035/00168 , G01N2035/00752 , G01N2035/0094 , G01N2035/1025 , G01N2035/106 , G02B21/34 , G05B15/02 , Y10T436/112499
Abstract: 为通常用于免疫组织学和原位杂交反应的样品的自动生物反应装置提供一种混合试管。该混合试管使放在装置上的试剂能够混合到一起,从而形成添加的或混合的试剂。安装在机械臂上的试剂分配器将试剂从试剂容器中抽出,并将它滴进混合试管中的一个中。每个试管中可以滴进几种试剂。通过将试管中的试剂抽出、而后再重新分配回试管来进行混合。混合可以在装置所执行的其它任务之间进行,并且使用程序安排来确保在装置所进行的诸步骤中的一个需要混合试剂的操作之前将混合试剂准备好。该装置可以自动识别需要哪种混合试剂以及何时需要使用它们,从而提供一种使沾染样品所花费的时间最少的合适的程序安排。
-
公开(公告)号:CN10886587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11062804.4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高雄医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4077 , B01L3/021 , B01L9/54 , B01L2200/0652 , B01L2400/043 , B04B5/10 , B04B13/00 , B04B2005/105 , B04B2011/046 , C12M45/00 , C12M45/02 , C12M45/05 , C12M47/04 , G01N1/286 , G01N35/0098 , G01N35/1083 , G01N2001/2866 , G01N2001/4083 , G01N2035/00495 , G01N2035/00574 , G01N2035/103 , G01N2035/106
Abstract: 一种细胞分离纯化装置,适用于自一样品中分离目标细胞,并包含一切割模块、一与该切割模块间隔设置的离心模块、一设置于该切割模块与该离心模块间的运送模块及一控制单元。该切割模块包括一界定出一容置空间的容杯及一用于切割该样品的刀具机构。该离心模块包括一离心盘、多个对称设置于该离心盘上的离心管、及一能产生磁吸效果的磁吸机构。该运送模块包括一机械平台及一连接于该机械平台上的移液器。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该刀具机构的切割动作、该运送模块的运送、该离心模块的离心,再配合该磁吸机构来分离该样品中的目标细胞。本发明能全自动化地进行目标细胞的分离,不仅减少了操作时间,能达成提高细胞分离纯度的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601885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180736.0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IPC: G01N3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493 , A61B10/007 , B01L3/52 , B01L3/567 , B01L2200/141 , B01L2300/0636 , B01L2300/0681 , B01L2400/049 , B01L2400/06 , G01N1/14 , G01N1/31 , G01N35/1004 , G01N35/1009 , G01N2035/1053 , G01N2035/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尿样本分析装置10可以防止用过滤器捕捉的异物与尿样本一起从喷嘴排出,其包括:吸移及排出尿样本的喷嘴111、产生用于吸移及排出尿样本的压力的压力源151、从喷嘴111到压力源151的第一流路161、在第一流路161的第一位置161a从第一流路161分岔,在比第一位置161a靠近压力源151一侧的第二位置161b与第一流路161合并的第二流路162、设在第一位置161与第二位置162之间的捕捉异物用的过滤器154、控制在包括第一流路161和第二流路162在内的流路中的流体流动的阀门155a、155b、以及控制部件280。吸移尿样本时尿样本通过过滤器154,排出尿样本时尿样本通过第二流路162,以此绕过过滤器154,从喷嘴111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5765390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480062925.7
申请日:2014-10-01
Applicant: 韩国帕克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35/10 , G01N33/483 , G01N33/53 , G01N33/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74 , G01N33/48 , G01N33/483 , G01N35/00029 , G01N35/00722 , G01N35/04 , G01N35/10 , G01N35/1009 , G01N35/1011 , G01N2035/00108 , G01N2035/00891 , G01N2035/0491 , G01N2035/106
Abstract: 本发明使用一种为利用从人体采集的试样对诊断对象的状态进行诊断,自动以准确的量混合试样和试剂,并按预设时间吸入分析条之后进行诊断,从而提高诊断的可靠性及诊断速度的体外自动诊断方法,可有效地应用于体外诊断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