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燃烧式蒸汽发生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49395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80022333.4

    申请日:2010-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L7/007 F23C10/10 F23C2206/103 Y02E20/344

    Abstract: 在一种用于运行蒸汽发生器的方法中,提供输送式反应器。只有基本上纯氧原料流被引入输送式反应器中,其数量足以维持输送式反应器处于或高于特定的系统载荷。特定的载荷是指当单一的基本上纯氧原料流以用于运行所述输送式反应器的最小流速供应到输送式反应器时的系统载荷。在基本上纯氧原料流面前,燃料燃烧以产生包含固体物质的烟气。固体物质从烟气中被分离并且被传送到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可以是移动床热交换器或流化床热交换器中的一个。固体物质被引导到输送式反应器以帮助燃烧过程。

    一种U形水冷返料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29672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910087879.7

    申请日:2009-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形水冷返料器,涉及固体物料回送技术,由下降管、上升管和返料管依次相连而成;下降管与上升管之间设有中间隔板,二者下部相通;上升管与返料管之间设有返料隔板,二者上部相通;返料器外壳为膜式水冷壁,膜式水冷壁内侧敷设耐火防磨材料;其返料器外壳水冷壁的部分水冷管延伸进返料器内部,形成水冷的中间隔板和返料隔板;中间隔板和返料隔板均带有集箱,与返料器外壳水冷壁的部分水冷管形成的集箱通过集箱连接管相连。本发明的返料器,保证隔板与外壳之间无胀差,延长了隔板使用寿命,可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流化床灰冷却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71413A

    公开(公告)日:2000-10-25

    申请号:CN98809408.8

    申请日:1998-08-10

    Inventor: P·J·帕诺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10/24 F23C10/02 F23C2206/103 F23J2900/01002

    Abstract: 腔室(34)具有底部(40),围着底部的多面壁和室顶。腔室(34)还具有入口(32)和出口(42)。出口(42)位于一个壁上并靠近底部(40),且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腔室(34)内的管道(50),其(50)与进入灰冷却器入口(32)的相应灰呈热交换关系。在本发明的某些实例中,底部(34)是一个平面且与水平呈倾斜状。出口(42)设置在靠近底部(40)最低高度的位置上,而腔室(34)通常是矩形的,并具有第一,第二相对的侧壁以及相对的第三,第四侧壁,而第一,第二侧壁比第三,第四侧壁长。在某些情况下,第一和第二侧壁的长度与第三及第四侧壁的长度之比为2或3比1。在某些实施例中,底部(40)在所述底部(40)与第一和第二侧壁相交而界定的相交线内从第三侧壁向下朝第四侧壁倾斜,其中的相交线相对于水平面呈倾斜状。入口(32)靠近第三侧。灰冷却器还包括多个从底部伸出的喷管(44)。每根喷管(44)具有一位于底部上方的且引导流体流向第四侧壁的管口,因此,沉积在腔室内的灰被流过喷管的流体推向第四侧壁。

    循环流化床反应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369C

    公开(公告)日:2000-04-12

    申请号:CN93104645.9

    申请日:1993-04-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31/0084 F23C10/10 F23C10/12 F23C2206/103

    Abstract: 循环流态化床反应器包括一个装有流态化栅格(11)、一次和二次空气注入装置(12、13)和燃料进给装置(10)、一个上部区域(2),位于下部区域(3)顶部的内沸腾床(22、23),收集来自反应器内封闭循环的固态物质,并把一部分固态物质送往与反应器壁紧密连接的外部沸腾床热交换器,与内沸腾床(22,23)保持水平,外部热交换器,在与外部流体热交换后把固态物质放回下部区域(3)。这种反应器结构简单,在保持下部区域(3)常规设计的同时,因内沸腾床的优点而获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