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形成纤维介质的方法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328720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280006182.2

    申请日:2012-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4H1/70 D04H1/732 D04H1/736 D04H18/04 D21F11/00

    Abstract: 在此描述了用于形成无纺网状物的方法和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混合分区,所述混合分区限定了其中的、允许两个流体流动流之间的流体联通的一个或多个开口,所述两个流体流动流中的至少一个包含纤维。所述设备还包括包围所述混合分区的至少一部分的封闭区。所述封闭区被适配成对流体流动流提供施加的压力,以便迫使所述流通过所述混合分区中的所述开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设备还包括接收区,所述接收区被设计成接收至少一个合并的流体流并且通过从所述合并的流体流收集纤维而形成无纺网状物。

    湿法水刺防粘纤水刺钢丝网

    公开(公告)号:CN10608724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80351.3

    申请日:2016-07-22

    Inventor: 张国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4H1/492 D04H1/4234 D04H1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能使不锈钢丝网表面光滑,不易挂纤,并且能使构成钢丝网的经纬向钢丝交织处的上下层夹角变得圆滑、产生纤维转移倒角,使纤维不会在交织处堆积的湿法水刺防粘纤水刺钢丝网,防粘纤水刺钢丝网为50‑130目单层不锈钢丝网且不锈钢丝网表面有镀镍层,镀镍后的50‑130目不锈钢丝网中的经纬向钢丝交织处上下层夹角被镍填补、夹角圆滑。优点:由于镀镍不锈钢丝网中的经纬向钢丝交织处上下层夹角被镍填补、夹角圆滑,因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本领域尚未解决的钢丝网经纬向钢丝交织结构中在交织点处纤维易滞留并卡在交织点之间的难题,避免了纤维越积越多堆积堵塞网孔的现象,既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又保证了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借助水动力针刺对非织造织物穿孔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13890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280045855.5

    申请日:2012-09-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6F1/26 D04H1/492 D04H1/495 D04H1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水动力针刺的方式穿孔非织造织物(22,26,28)的装置(1,3),具有带有支撑表面(14,42)的第一支撑件(12,40),其中该第一支撑表面(14,42)具有第一隆起部和作为排水开口的第一穿孔(4,4',4"),以及其中供处理的非织造织物(22,26,28,34)可以放置在具有包括开口的至少第一喷嘴棒(24,24',36,36')的第一支撑表面(14,42)上,其中被布置在第一支撑表面(14,42)的第一隆起部上的、被布置在第一支撑表面(14,42)上的非织造织物(22,26,28,34)的纤维可以借助在高压下从第一喷嘴棒(24,24',36,36')的开口出现的液体(3)从隆起部冲下,使得在非织造织物(22,26,28,34)中产生穿孔(4,4',4"),以及其中设置第二支撑件(14,42),具有第二隆起部和作为排水开口的第二穿孔(4,4',4"),其中第二支撑件(12,40)的隆起部彼此相互隔开,以及设有穿孔(4,4',4")的非织造织物(22,26,28,34)可以被安置在第二支撑件(12,40)上,使得第二支撑件(12,40)的隆起部突出到布置在第二支撑件(12,40)的非织造织物(22,26,28,34)的穿孔(4,4',4")中,其中至少第二喷嘴棒(24,24',36,36')通过非织造织物(22,26,28,34)经受在高压下从第二喷嘴棒(24,24',36,36')的开口出现的液体(30)的方式而设置。

    用弯曲的穿孔板喷射水柱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71820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0980154262.0

    申请日:2009-08-28

    Applicant: 立达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4H18/04 B05B1/20 B05B1/26

    Abstract: 用于喷射水柱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主体(4)和单独的一件式板(1),所述主体(4)限定有腔室(6)并限定通往外部的出口(7),所述板(1)包括设置在所述腔室(6)和所述出口(7)之间的穿孔,并且所述板(1)由两个纵向支撑面(3)支撑,该两个支撑面(3)弯曲以获得具有相同纵向母线的曲面,该曲面的凹面朝向所述出口(7)。

    用于压实纤维网的设备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88173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080015965.8

    申请日:2010-0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实由纤维和/或丝制成的材料网的设备,包括:运载材料网并环绕导辊拉紧的第一循环带;以及环绕导辊拉紧的第二循环带,该第二循环带以与第一循环带相反的方向、相同的速度旋转,其中,第一和第二循环带在材料网传送方向上的第一区域中形成锥形压紧区域,且彼此成角度地相向运行;这样使得位于两条循环带之间的材料网受到渐增的压力,其中,在第一区域之后设置有第一喷嘴棒,该第一喷嘴棒用于将第一流体施加到仍然位于两条循环带之间的材料网上,其中,两条循环带在施加有第一流体的区域中均被导向为以拉紧方式、沿直线方向运行。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下结构:第一和第二循环带(1,2)在第一流体施加区域(D,W,A)中被导向为:彼此非平行地运行,或者:该第一和第二循环带(1,2)在第一部段(AB1)内彼此平行延伸,而在接下来的第二部段(AB2)内彼此非平行地延伸。

    毡体制造方法及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21748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010284397.3

    申请日:2010-09-14

    Inventor: T·克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4H3/11 D04H1/495 D04H1/76 D04H3/07 D04H3/147 D04H1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毡体制造方法,具体地,一种用于制造绒或毡的空间物体的创造性方法,所述纤维被沉积在优选为透气的模具上。所述纤维可由被施加到模具下侧的真空吸引到模具。优选地,该模具具有限定形成的纤维网的形状并且与期望的最终形状至少部分接近对应的若干空间结构。通过后续挤压因此得到的纤维网而得到空间为三维的毡物体。在该方法中,后续的变形步骤是非必需的或者被减少到最少,使得待被生产的材料不经历任何大量的变形。

    用水力缠结生成薄层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2337632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10192295.3

    申请日:2001-06-04

    Inventor: C·G·贝文

    Abstract: 用水力缠结生成薄层材料,特别是人造皮革层状材料是由废弃皮革纤维的水利缠结而制造的。在一些相继的水利缠结工序中,使纤维网(28)在多孔皮带(8,9)上并在高压水喷头(13)下面前进。筛网(14)在水喷头(13)和纤维网(28)之间压在纤维网(28)的表面上。筛网(14)具有一些小孔,它们允许水射流深深地穿入此纤维网(28)中,而这些小孔之间薄的筛网部分起遮断射流并限制生成皱纹(30)的作用。导向挡板(19)设置在水喷头(13)的旁边,以便除去弹回的水。

    用于水力地加固大致均质的任意种类纤维层的方法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124357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480027843.5

    申请日:2004-09-03

    Inventor: U·明斯特曼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4H18/04 D04H1/495 D04H3/11

    Abstract: 要获取一种由纤维网制成的、边缘完全加固而中间部位保留大体积的产品。通过无粘合剂的水力加固方法可以如此达到这一目的:从梳理机等成网设备中出来的纤维网首先整个面地至少在表面上被加固,然后在一个连续的两步水力加固工序中,分别利用多列水射束,在这一被预先加固的、并因此也可重新喂入的纤维网上,仅沿相互间隔距离的纵向条带和相互重叠并间隔距离的横向条带,进行全面和彻底加固。处理完成后,将纤维网在完全加固过的部位上进行剪切,便可获得所需的产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