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镶刀以及切削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95801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880105104.1

    申请日:2008-08-29

    Inventor: 小林洋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削镶刀及切削方法,该切削镶刀具有:形成在位于沿着角部的断屑槽的内侧的上表面的突出部位于最靠角部侧的断屑突起、以比所述断屑突起更向上方突出的方式与所述断屑突起连接形成的断屑壁面、与所述断屑壁面连接形成的断屑侧面。所述断屑壁面以随着朝向该断屑壁面的突出方向而宽度变窄的方式形成,并且以随着从所述角部离开而位于高位的方式倾斜。所述断屑侧面以随着从所述角部离开而宽度变宽的方式形成。所述断屑突起的高度为所述断屑壁面的顶部的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下、且比沿着所述角部的切刃的高度低。

    切削刀片切屑控制布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03462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380020272.1

    申请日:2013-03-20

    Inventor: B.科亨

    Abstract: 切削刀片具有切屑控制布置。切削刀片包括相反的顶端和底端和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在顶端与底端之间延伸并且在具有平分线的切削拐角部处会合。切屑控制布置包括从顶端面在向上方向上延伸并且也在纵向朝向平分线的相反侧延伸的细长表面。细长表面包括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第一末端离第一侧表面比离平分线更近,并且第二末端离第二侧表面比离平分线更近。

    切削刀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84575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280010082.7

    申请日:2012-0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削刀片。该切削刀片具有形成四边形板状的刀片主体,所述刀片主体具有一对四边形表面(2)及4个侧面(3),并在相邻的侧面(3)之间的交差棱线上形成有由主切削刃(5)及从主切削刃(5)的两端部延伸的一对副切削刃(6)构成的4个切削刃(7),在一对侧面(3a、3a)上形成有以被主切削刃(5)及一对副切削刃(6)包围三侧的方式呈四边形形状的4个前刀面(8),与一前刀面(8a)相连的主切削刃(5a)和与另一前刀面(8b)相连的主切削刃(5b)以交叉成X字形状的方式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延伸。

    带有在其转角区域形成的突出部的切削刀片

    公开(公告)号:CN101720264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780053545.7

    申请日:2007-06-26

    Inventor: 朴弘植 曹吴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工具的切削刀片,其具有能够有效控制在工件上产生的切屑的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多个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侧表面以及在其中心部分形成的中心孔,其特征在于:平坦支持面形成在上表面的最高平面上;多个侧切削刃部分形成在上表面和侧表面的边界部分;转角切削刃部分形成在两个相邻侧切削刃部分的边界部分,该转角切削刃部分具有形成在其前端的切削刃;刃棱面部分、向下斜面、转角底面、第一突出部、向上斜面以及支持面沿从切削刃指向中心孔的对角线顺序地在转角切削刃部分上形成;一对第二突出部被形成并对称布置在所述对角线的两侧,使得转角底面被向下斜面、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围绕;并且,沿对角线,转角底面具有最小的高度而支持面具有最大的高度。

    带有在其转角区域形成的突出部的切削刀片

    公开(公告)号:CN101720264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780053545.7

    申请日:2007-06-26

    Inventor: 朴弘植 曹吴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工具的切削刀片,其具有能够有效控制在工件上产生的切屑的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多个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侧表面以及在其中心部分形成的中心孔,其特征在于:平坦支持面形成在上表面的最高平面上;多个侧切削刃部分形成在上表面和侧表面的边界部分;转角切削刃部分形成在两个相邻侧切削刃部分的边界部分,该转角切削刃部分具有形成在其前端的切削刃;刃棱面部分、向下斜面、转角底面、第一突出部、向上斜面以及支持面沿从切削刃指向中心孔的对角线顺序地在转角切削刃部分上形成;一对第二突出部被形成并对称布置在所述对角线的两侧,使得转角底面被向下斜面、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围绕;并且,沿对角线,转角底面具有最小的高度而支持面具有最大的高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