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活动且可重新装配的鞋面的鞋

    公开(公告)号:CN10257354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80039541.5

    申请日:2010-09-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3B3/244 A43B3/103 A43B3/122

    Abstract: 一种鞋组件,包括鞋底和一个或多个可脱离的鞋面部件,该鞋面部件可由诸如织物、PVC、皮革、塑料、橡胶等的材料及其它类似材料和组合制成。鞋面可以是一件或者多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永久性安装钉形柱的鞋底上间隔开的点。所述柱的头部用作用于鞋面上的纽扣孔、锁眼、边缘环等等的纽扣或夹板。可互换的鞋面可具有不同的材料、形状和装饰性方面,用于快速高效地改变鞋类的外观和风格。可提供三个柱,前柱向后倾斜且在头部或夹板下方具有凹槽,鞋面连接至该凹槽,并且侧柱的头部向外弯转。鞋面可具有各种可替选的构造。

    带有可更换束带的拖鞋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05422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380005433.X

    申请日:2013-0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3B3/242 A43B3/103 A43B13/08 A43B1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拖鞋(1,201,301,401,501),该拖鞋具有可拆卸地安排在该拖鞋上的至少一个束带(3,203,303,403,503)。根据本发明,该束带(3,203,303,403,503)可以任选地通过形状配合和/或压力配合或通过压力配合或通过形状配合而安排在主体上并且是可拆卸地连接的。至少间接地与该束带(3,203,303,403,503)的两个自由端协作的一个固定装置(13,213,313,413,513)被设置在主体(2,2,302,402,502)内部,并且提供了使得该束带(3,203,303,403,503)的两个自由端同时拆卸的器件。

    具有可互换鞋帮的凉鞋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18492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580030484.3

    申请日:2005-07-19

    Abstract: 具有可互换鞋帮的凉鞋包括鞋底部分和脚背包围部。该脚背包围部可拆卸地连接于分别与鞋底部分的内边缘和外边缘相邻的第一和第二侧边缘。当脚背包围部从鞋底部分移除时,第二部可替换第一脚背包围部。通过使用至少一对侧钩,脚背包围部连接于鞋底部分。这些侧钩的尺寸和形状被设置成可拆卸地接合位于鞋底部分中的一对钩接合件。该钩接合件通过至少一个接合件致动器从第一接合位置移动至第二脱离位置。侧钩和钩接合件可以竖直或水平地定向。可替换的脚背包围部具有固定于鞋底部分的侧部和前部的脚趾分离部分。

    鞋
    8.
    发明授权
    有权 转让

    公开(公告)号:CN105939629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580006320.0

    申请日:2015-01-29

    Inventor: 川上明子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鞋,该鞋构成为鞋面部可装卸地装配,能够充分防止所装配的鞋面部的脱出并实现变薄。作为实施方法之一,为了向外底部(3)装卸鞋面部(5)而在鞋面部(5)的周围形成有多个由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的插入片(15),在各插入片(15)上开设有卡止孔(19)。在进行了鞋面部(5)的装配的状态下的各插入片(15)的位置处,在所述外底部(3)形成有供插入片(15)插入并贯通的插入孔(21)。在该贯通状态下,在能够将卡止孔(19)卡止的位置处,在外底部(3)上形成有卡止突起(31)。插入孔(21)的尺寸如下:进行插入时插入片(15)与插入孔(21)接触而从左右被按压,卡止孔(19)变形,从而左右宽度变形变小,由此才能够插入。

    根据旋转角控制流体流动方向的阀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6090348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278053.9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金龙洙

    Inventor: 金龙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以简单的结构控制流体的双向流动的阀组件。包括:旋转轴(16),内部形成有内部通道(20),并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撑;第一连接部(26)及第二连接部(28),分别与旋转轴的内部通道的两端连接,并可向外部排放流体或从外部接收流体;以及止回球(18),内置于内部通道内,并用于控制流体流动。在与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连接的内部通道(20)的内部两端形成有用于容纳止回球的第一止回球容纳部(24a)及第二止回球容纳部(24b)。当内部通道(20)借助旋转轴(16)而旋转时,止回球(18)借助坐封力或浮力与位于下方的止回球容纳部紧密接触,从而限制流体从内部通道向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流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