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0969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32173.9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寒区工程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冰水相变作用的低温裂隙岩体水分迁移试验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通过冷浴循环机提供不同的温度条件从而形成不同的温度梯度,通过补水装置对绝热试样箱内的裂隙岩样进行供水并测量试验过程中水分迁移时水量的变化,通过激光测距仪、激光感应器和测温传感器实时收集岩石试样的形变和温度的数据,将数据进行上传分析裂隙开度变化。本试验系统和方法能够研究低温相变条件下不同裂隙开度、不同温度梯度条件下裂隙岩体的水分迁移特性,并通过总控系统实现数据的分析和整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4063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44143.3
申请日:2024-11-30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酸锌溶液脱氟用Al2O3吸附剂、制备及应用,包括:将沉淀剂:水溶性铝盐:分散剂搅拌混合;将混合物加热,持续晶化,得到沉淀物;c.多次洗涤、离心、干燥并研磨,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焙烧生成白色硫酸锌溶液脱氟用Al2O吸附剂。该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具有优异的表面积、孔径分布、孔隙率。本发明吸附剂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径,提高固化F‑的能力,具有很好的吸附选择性和较高的吸附容量,可以有效降低工业硫酸锌溶液中的氟离子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3898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25676.1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i‑Al基金属结合金刚石工具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Al粉、Ni粉和金刚石粉为原料,在80~120MPa压力下单向加压得到初坯;步骤2、将初坯置于冷等静压机中,在140~200MPa压力下压制成坯体;步骤3、将坯体置于自蔓延高温合成设备中进行自蔓延反应,即得,所述Ni‑Al基金属结合金刚石工具材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金刚石粉8%~11%,Al粉16~18%,Ni粉72~74%,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合计为100%。本发明方法采用压力机单向压力成型结合等静压的成型方式,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制备的Ni‑Al基金属结合金刚石工具材料致密、体积密度大、气孔率低,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抗冲击等优异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推广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76087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611260121.5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巨型格构柱方形钢结构造粒塔塔桅体系,包括竖立固定的四根第一钢管混凝土柱和竖立固定的八根第二钢管混凝土柱;四根第一钢管混凝土柱呈正方形设置且分别对应顶点位置分布;同一边上的两根第一钢管混凝土柱之间共边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两根第二钢管混凝土柱;一根第一钢管混凝土柱分别与其相邻的两根第二钢管混凝土柱组合形成一根格构柱,第一钢管混凝土柱分别与两根第二钢管混凝土柱通过若干第一横梁和若干第一柱间支撑连接,两根第二钢管混凝土柱之间分别通过若干第二横梁和若干第二柱间支撑连接;相邻两格构柱之间通过共边设置的两根第二钢管混凝土柱之间的第三横梁和第三柱间支撑连接合围形成造粒塔内部圆筒腔体,外立面成正四棱柱。
-
公开(公告)号:CN10676087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60121.5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巨型格构柱方形钢结构造粒塔塔桅体系,包括竖立固定的四根第一钢管混凝土柱和竖立固定的八根第二钢管混凝土柱;四根第一钢管混凝土柱呈正方形设置且分别对应顶点位置分布;同一边上的两根第一钢管混凝土柱之间共边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两根第二钢管混凝土柱;一根第一钢管混凝土柱分别与其相邻的两根第二钢管混凝土柱组合形成一根格构柱,第一钢管混凝土柱分别与两根第二钢管混凝土柱通过若干第一横梁和若干第一柱间支撑连接,两根第二钢管混凝土柱之间分别通过若干第二横梁和若干第二柱间支撑连接;相邻两格构柱之间通过共边设置的两根第二钢管混凝土柱之间的第三横梁和第三柱间支撑连接合围形成造粒塔内部圆筒腔体,外立面成正四棱柱。
-
公开(公告)号:CN10676087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62724.9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装配式钢管门型双塔的试验结构体系,第一装配式钢管单塔及第二装配式钢管单塔竖立固定于试验位置,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装配式钢管单塔的侧面及第二装配式钢管单塔的侧面相连接,第一绳索的一端与第一卷扬机相连接,第一绳索的另一端绕过第一装配式钢管单塔与第一横梁连接的位置及第一横梁的一侧后与第二横梁的一侧相连接,第二绳索的一端与第二卷扬机相连接,第二绳索的另一端绕过第二装配式钢管单塔与第一横梁连接的位置及第一横梁的另一侧后与第二横梁的另一侧相连接,试验平台设于第二横梁的底部,该试验结构体系的中塔体的自重较轻,成本低,并且地基基础投资小,抗震性能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24112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25674.2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NiAl纳米纤维的Ni‑Al基金属结合金刚石工具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材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金刚石粉8~10%,Mg‑Al合金粉0.5~15%,Al粉13.97~17.04%,Ni粉61.03~74.46%,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合计为100%。制备方法包括以Al粉、Ni粉和金刚石粉为原料,以Mg‑Al合金粉为添加剂,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得;所述原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含金刚石粉8~10%,Mg‑Al合金粉0.5~15%,Al粉13.97~17.04%,Ni粉61.03~74.46%,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合计为100%。本发明提供的Ni‑Al基金属结合金刚石工具材料的制备原料能够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复合材料中含有NiAl纳米纤维,且NiAl纳米纤维分布于金刚石与Ni‑Al基体之间,能充分发挥纳米晶须的桥接作用,使Ni‑Al基金属结合金刚石工具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有效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14585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214119.8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竹束框架墙体结构,第一框架柱的上端与第一顶梁的一端相连接,第一框架柱的下端与第一底梁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框架柱的上端与第一顶梁的另一端及第二顶梁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框架柱的下端与第一底梁的另一端及第二底梁的一端相连接,第三框架柱的上端与第二顶梁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三框架柱的下端与第二底梁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斜撑的一端与第一顶梁和第一框架柱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二斜撑的一端与第一顶梁和第二框架柱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三斜撑的一端与第二框架柱和第一底梁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四斜撑的一端与第一框架柱和第一底梁的连接位置相连接,该结构具有抗侧力强、耗能性能优异以及刚度较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241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25675.7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IPC: C22C1/05 , C22C26/00 , C22C19/03 , C22C30/02 , C22C30/04 , B22F3/02 , B22F3/04 , B22F3/23 , B22F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i‑Al基金属结合金刚石工具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Al粉、Ni粉和金刚石粉为原料,以Cu粉或Sn粉或Cu‑Sn合金粉为添加剂,在90~110MPa压力下单向加压得到初坯;步骤2、将初坯置于冷等静压机中在140~160MPa压力下压制成坯体;步骤3、将坯体置于自蔓延高温合成设备中进行自蔓延反应,即得;其中,所述步骤1中,金刚石粉为8%~11%,添加剂为2.5~45%,Al粉为8.37~16.29%,Ni粉为36.63~71.21%,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合计为100%。本发明方法根据原位合成理论,采用压力机单向压力成型结合等静压的成型方式,在加入添加剂Cu、Sn的情况下,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制备Ni‑Al基金属结合金刚石工具材料。制备过程简单经济、能耗低、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更加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76438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449956.5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湖南株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Abstract: 一种硫酸锌溶液脱氟用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步骤一:将水溶性铝盐和水溶性锌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A;步骤二:将沉淀剂与[Al3++Zn2+]混合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B;步骤三: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后搅拌,获得溶液C;步骤四:将溶液C转移到高压反应釜中反应;步骤五:步骤四反应结束后,真空抽滤、洗涤步骤四反应釜中的沉淀物,将获白色沉淀物进行干燥并研磨,得到前驱体;步骤六:将前驱体焙烧,生成灰白色的吸附剂;步骤七:将吸附剂加入工业硫酸锌溶液,进行超声辅助采用搅拌桨搅拌吸附;步骤八:将步骤七脱氟后的吸附剂经过过滤、洗涤和干燥后进行热再生处理,获得再生吸附剂。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硫酸锌溶液中的氟离子含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