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装玻璃
    1.
    发明公开
    嵌装玻璃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4901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80068205.0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一种嵌装玻璃(100),包括窗玻璃板(104)和接合至窗玻璃板(104)的电气元件(1405)。嵌装玻璃(100)还包括连接至电气元件(140)的连接器(150),从而在其间限定焊接接合部(156)。连接器(150)被适配成将电气元件(140)电连接至电源。嵌装玻璃(100)还包括至少一个金属条带(180),该至少一个金属条带接合至焊接接合部(156)并且布置成覆盖焊接接合部(156)。至少一个金属条带(180)布置成使得电气元件(140)的至少一个端部夹在连接器(150)与至少一个金属条带(180)之间。

    具有非常低至零CO2排放的玻璃熔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869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80051179.0

    申请日:2023-0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熔融可玻璃化材料以生产平板玻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提供具有特定分段设计的熔炉;ii)利用入口装置(X)将可玻璃化材料装入所述熔融槽(M)中,这些可玻璃化材料包含原材料和碎玻璃,碎玻璃的量为可玻璃化材料的总量的至少10重量%;iii)在所述熔融槽M中熔融可玻璃化材料;iv)通过用氧燃烧加热装置加热使澄清槽(F)中的熔体澄清,该氧燃烧加热装置被供给有气体和/或氢气;v)使熔体通过出口装置(O)从澄清槽(F)流到工作区;vi)从烟道气中捕获CO2,所述烟道气具有至少35%的CO2浓度;电输入分数的范围为30%至85%,并且捕获CO2的步骤包括压缩和/或脱水步骤。

    用于车辆内部的装饰性玻璃面板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3701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80038305.9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用于车辆内部的装饰性玻璃面板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的装饰性面板。该装饰性面板包括具有内面和外面的玻璃板。该装饰性面板进一步包括背衬。该背衬一体地覆盖玻璃板的内面。该背衬由适合于注射的材料制成,该材料呈现出至少50肖氏A、优选至少60肖氏A的硬度。该背衬的透光率是至少1%、优选至少5%、更优选至少10%、甚至更优选至少50%。本发明还涉及此种装饰性面板与光源组合的用途。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制造此种装饰性面板的方法。

    具有温度控制件的可加热的嵌有线材的层压嵌装玻璃

    公开(公告)号:CN11859145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80018461.9

    申请日:2023-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可加热的嵌有线材的层压嵌装玻璃(1)。汽车嵌装玻璃被配置成放置在光学传感器的前方。嵌装玻璃包括面向光学传感器的内部玻璃片材(13)、以及面向交通工具的外部的外部玻璃片材(11)。嵌装玻璃为层压嵌装玻璃且进一步包括将内部玻璃片材(13)和外部玻璃片材(11)层压在一起的夹层(12)。夹层(12)包括嵌入式传导线材(2)。嵌装玻璃进一步包括扁平连接器,该扁平连接器部分地嵌入夹层与内部玻璃片材或外部玻璃片材之间并且沿着内部玻璃片材朝向内部玻璃片材的与夹层相反的面延伸。扁平连接器(3)连接至嵌入式传导线材(2)。扁平连接器(3)在其与夹层(12)相反的部分上包括控制电路(4),该控制电路被配置成控制嵌入式传导线材(2)。扁平连接器(3)在其与夹层(12)相反的部分上进一步包括有源调节系统(5),该有源调节系统被配置成连接至交通工具的电池。扁平连接器(3)在其与夹层(12)靠近的部分上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热敏电阻器(6)。热敏电阻器(6)通过扁平连接器(3)连接至控制电路(4)。本发明还涉及这种嵌装玻璃作为交通工具的挡风玻璃、后窗或侧窗的用途。

    系统及相关联的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0213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80078051.9

    申请日:2022-11-22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介质基板和涂层系统,所述涂层系统设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上。所述涂层系统包括菲涅尔波带片透镜,所述菲涅尔波带片透镜由n个同轴椭圆形波带CEZn构成,n是正整数并且从1至N编号(n=1、2、3、……、N,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N≥2)),从而限定奇数同轴椭圆形波带和偶数同轴椭圆形波带。奇数同轴椭圆形波带被用特定奇数去涂层图案部分地去涂层,并且/或者偶数同轴椭圆形波带被用特定偶数去涂层图案部分地去涂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去涂层的方法,以及所述系统用于使波长在0.3GHz至110GHz之间的入射EM波穿过系统聚焦于处于期望位置DL的室内设备的用途。

    低发射率和抗阳光嵌装玻璃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549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80080609.7

    申请日:2022-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嵌装玻璃单元,其包括设置有薄层堆叠的透明基板(1),该薄层堆叠包括3个包含Ag的IR反射功能层Ag1(4)、Ag2(9)、Ag3(14)与4个介电涂层D1、D2、D3和D4的交替布置,使得每个功能层被介电涂层包围,并且其特征在于D1不含氮化硅,并且该薄层堆叠从基板开始依次包括:与基板(1)直接接触的包含金属氧化物的底部层(2),以及与Ag1(4)接触的包含ZnO的接触层(3);与Ag1(4)接触的包含ZnO的接触层(5)、与C2(5)接触的包含锌和锡的混合氧化物的第一层(6)ZSO1、插入ZSO1中的包含氮化硅的第一层SiN1(7)、在ZSO1(6)上方并与Ag2(9)接触的包含ZnO的接触层C3(8)、与Ag2(9)接触的包含ZnO的接触层C4(10)、与C4(9)接触的包含锌和锡的混合氧化物的第二层ZSO2(11)、插入ZSO2(11)中的包含氮化硅的第二层SiN2(12)、与Ag3接触的包含ZnO的接触层C5(12)、以及与Ag3接触的包含ZnO的接触层C6、与C6接触的包含锌和锡的混合氧化物的第三层ZSO3、与ZSO3接触的包含氮化硅的第三层、以及包含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氮化物的顶部层,其中这些包含锌和锡的混合氧化物的层的厚度总和与该氮化硅层的厚度的比率从D2到D3到D4降低。

    具有非常低至零CO2排放的玻璃熔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3911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80079712.X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熔融可玻璃化材料以生产平板玻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提供熔炉,该熔炉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电加热装置的主熔融槽、至少一个辅助熔融槽、具有氧燃烧加热装置的澄清槽、将主熔融槽和澄清槽分隔开的颈部、位于主熔融槽处的入口装置和位于该澄清槽下游的出口装置;(ii)将该可玻璃化材料装入主熔融槽中和/或辅助熔融槽中,该可玻璃化材料包含原材料和碎玻璃,碎玻璃的量为可玻璃化材料的总量的至少10重量%;(iii)在该辅助熔融槽中预熔融该碎玻璃的至少一部分,并使经预熔融的碎玻璃流到该主熔融槽,(iv)通过用该电加热装置加热在主熔槽中熔融该可玻璃化材料;(v)通过用该氧燃烧加热装置加热使该澄清槽中的熔体澄清,该氧燃烧加热装置被供给有气体和/或氢气;(vi)使该熔体通过该出口装置从该澄清槽流到工作区;(vii)从烟道气中捕获CO2,所述烟道气具有至少35%的CO2浓度;电输入分数范围为50%至85%,并且该捕获CO2的步骤包括压缩和/或脱水步骤。该方法显示出非常低的CO2指纹图谱,并且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用于平视显示器的嵌装玻璃单元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3902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80079714.9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至少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嵌装玻璃单元,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的外嵌板(10)、以及具有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22)的内嵌板(20),两个嵌板通过夹层(30)粘合,该夹层提供该内嵌板的第一表面(21)与该外嵌板的第二表面(22)之间的接触,其中该第一区域是透光率

    分段式玻璃熔融炉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8163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80057551.4

    申请日:2022-0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熔融可玻璃化材料的炉,该炉包括:(i)至少一个熔融池T1,该至少一个熔融池具有炉顶、设置有电加热装置;(ii)澄清池T2,该澄清池具有炉顶并且设置有燃烧加热装置;(iii)至少一个颈状部,该至少一个颈状部具有炉顶并且将至少一个熔融池与澄清池分开;炉由以下限定:W1至少为1.4×W3;W3至少为0.1×W2并且至多为0.6×W2,W1:池T1的宽度;W2:池T2的宽度;W3:颈状部的宽度。此炉是特别有利的,因为该炉的总体能量消耗以及其CO2消耗通过高的电输入分数(即,>20%或甚至30%)而显著降低,同时不会使炉的机械稳定性和炉的使用寿命劣化、或甚至改善炉的机械稳定性和炉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