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用拉头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68414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280076955.4

    申请日:2012-11-09

    Inventor: 武秀哉 槻庆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4B19/308 A44B19/3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第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即便以较小的弹力仍发挥功能的自动停止机构的拉链用拉头。另外,本发明的第二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易从外部看到弹簧部件且设计的自由度较高的具备自动停止机构的拉链用拉头。对于第一课题,通过缩短盖体(120)旋转时的支点与限制盖体(120)向前后方向的移动的部位之间的距离,而降低摩擦力。对于第二课题,在盖体(120)与拉头主体(130)之间夹入具有弹簧座部(141)与弹性部(143)的弹簧部件(140)。

    拉链用拉头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26896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41412.5

    申请日:2008-04-23

    Inventor: 槻庆一 武秀哉

    Abstract: 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具有从拉头躯体(1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拉手卡脱柱部(11-8)、和形成在拉手(12)的窗部的一对悬臂卡止片(12-5),这两者进行搭扣卡合。在上述悬臂卡止片(12-5)与拉手卡脱柱部(11-8)的卡脱部,具有在上述悬臂卡止片(12-5)与卡脱头部(11-8b)卡固时收容并卡止上述卡脱头部(11-8b)的头部收纳空间(PS)。根据该构成,拉手卡脱柱部(11-8)与悬臂卡止片(12-5)的卡脱容易进行,拉手的悬臂卡止片(12-5)难以受到损伤,没有因拉手卡脱柱部突端造成的不适感或纤维钩挂等,而且具有耐久性。

    拉链拉头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48917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09837.7

    申请日:2008-0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4B19/26 Y10T24/2561 Y10T24/25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树脂制成的拉攀随后附连类型的拉链拉头,在所述拉头中,拉攀被连接后,即使沿任何方向牵拉拉攀,主体后口侧上的口尺寸都不受影响。拉攀连接杆(11)以悬臂的形状从上片(2)的后口侧朝着肩口(8)设置而且具有设置在其前端部分(13)的咬合部分(16)。被咬合部分(20)设在主体(1)的肩口(8)上以使咬合部分(16)和被咬合部分(20)可以相互咬合。凹陷部分(21)被从拉攀连接杆(11)的靠近部分(12)朝着肩口(8)设置在上片(2)中,而且间隙部分(14)在上片(2)和靠近部分(12)之间形成。间隙部分(14)允许在上片(2)中形成:与靠近部分(12)分离的第一上片部分(2a),和从靠近部分(12)朝着肩口(8)侧设置并被连接到靠近部分(12)上的第二上片部分(2b)。拉攀(30)被连接到拉攀连接杆(11)后,即使以任何方式操作拉攀(30),主体(1)的后口(9)的口尺寸(H)扩大的缺陷被消除以防止牙链咬合失败。

    拉链用拉片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23582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180076083.7

    申请日:2011-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4B19/262

    Abstract: 本发明是包括形成有用以对设置在滑件主体上的拉片扣卸部进行扣合的一对悬臂卡止片的开口窗部的拉链用拉片,可防止其他滑件的拉片进入开口窗部中。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拉链用拉片,在至少一悬臂卡止片(55)上,包含朝着对向的另一悬臂卡止片突起设置的防连结凸部(57)(凸部(57))。

    拉链用滑件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68414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280076955.4

    申请日:2012-11-09

    Inventor: 武秀哉 槻庆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4B19/308 A44B19/3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第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即便以较小的弹力仍发挥功能的自动停止机构的拉链用滑件。另外,本发明的第二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易从外部看到弹簧部件且设计的自由度较高的具备自动停止机构的拉链用滑件。对于第一课题,通过缩短盖体(120)旋转时的支点与限制盖体(120)向前后方向的移动的部位之间的距离,而降低摩擦力。对于第二课题,在盖体(120)与滑件主体(130)之间夹入具有弹簧座部(141)与弹性部(143)的弹簧部件(140)。

    拉链用拉片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23582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180076083.7

    申请日:2011-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4B19/262

    Abstract: 本发明是包括形成有用以对设置在滑件主体上的拉片扣卸部进行扣合的一对悬臂卡止片的开口窗部的拉链用拉片,可防止其他滑件的拉片进入开口窗部中。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拉链用拉片,在至少一悬臂卡止片(55)上,包含朝着对向的另一悬臂卡止片突起设置的防连结凸部(57)(凸部(57))。

    拉链用拉头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26896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210241412.5

    申请日:2008-04-23

    Inventor: 槻庆一 武秀哉

    Abstract: 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具有从拉头躯体(1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拉手卡脱柱部(11-8)、和形成在拉手(12)的窗部的一对悬臂卡止片(12-5),这两者进行搭扣卡合。在上述悬臂卡止片(12-5)与拉手卡脱柱部(11-8)的卡脱部,具有在上述悬臂卡止片(12-5)与卡脱头部(11-8b)卡固时收容并卡止上述卡脱头部(11-8b)的头部收纳空间(PS)。根据该构成,拉手卡脱柱部(11-8)与悬臂卡止片(12-5)的卡脱容易进行,拉手的悬臂卡止片(12-5)难以受到损伤,没有因拉手卡脱柱部突端造成的不适感或纤维钩挂等,而且具有耐久性。

    拉链用拉头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14685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880128781.5

    申请日:2008-04-23

    Inventor: 槻庆一 武秀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4B19/262 A44B19/305 Y10T24/2568 Y10T24/2586

    Abstract: 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具有从拉头躯体(1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拉手卡脱柱部(11-8)、和形成在拉手(12)的窗部的一对悬臂卡止片(12-5),这两者进行搭扣卡合。在上述悬臂卡止片(12-5)与拉手卡脱柱部(11-8)的卡脱部,具有在上述悬臂卡止片(12-5)与卡脱头部(11-8b)卡固时收容并卡止上述卡脱头部(11-8b)的头部收纳空间(PS)。根据该构成,拉手卡脱柱部(11-8)与悬臂卡止片(12-5)的卡脱容易进行,拉手的悬臂卡止片(12-5)难以受到损伤,没有因拉手卡脱柱部突端造成的不适感或纤维钩挂等,而且具有耐久性。

    滑件主体、滑件及拉链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23583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180076084.1

    申请日:2011-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4B19/262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滑件主体、滑件及拉链。滑件主体(2)是通过连结柱(23)将上翼板(21)与下翼板(22)连结而成,在上翼板(21)及下翼板(22)之间配设有Y字状的链齿导引路径(28)。滑件主体(2)包括:拉片保持部(31),设于上翼板(21)上,且可旋动地保持拉片(5);及拉片卡扣部(36),立设于上翼板(21)上,将拉片(5)卡扣于上翼板(21)上。拉片卡扣部(36)包含:颈部(36a),立设于上翼板(21)的上表面;头部(36b),设于颈部(36a)上,且在拉片(5)的旋转轴(AX10)方向上比颈部(36a)宽;及柱部(36c),比颈部(36a)及头部(36b)设于更靠拉片保持部(31)侧,且在拉片(5)的旋转轴(AX10)方向上比颈部(36a)宽。

    滑件主体、滑件及拉链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23583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180076084.1

    申请日:2011-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4B19/262

    Abstract: 滑件主体(2)是通过连结柱(23)将上翼板(21)与下翼板(22)连结而成,在上翼板(21)及下翼板(22)之间配设有Y字状的链齿导引路径(28)。滑件主体(2)包括:拉片保持部(31),设于上翼板(21)上,且可旋动地保持拉片(5);及拉片卡扣部(36),立设于上翼板(21)上,将拉片(5)卡扣于上翼板(21)上。拉片卡扣部(36)包含:颈部(36a),立设于上翼板(21)的上表面;头部(36b),设于颈部(36a)上,且在拉片(5)的旋转轴(AX10)方向上比颈部(36a)宽;及柱部(36c),比颈部(36a)及头部(36b)设于更靠拉片保持部(31)侧,且在拉片(5)的旋转轴(AX10)方向上比颈部(36a)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