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无线IC标签的系固制品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938717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480042773.0

    申请日:2004-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4B1/08 A44B11/00 A44B19/26 A44B19/262 G06K19/07749

    Abstract: 涉及在由具有第1和第2表面的高导磁率材料构成的保持部安装由低导磁率材料安装的无线IC标签(20)的各种物品。上述保持部具有贯通上述第1和第2表面的贯通部,设置有切口,该切口贯通上述贯通部周边的连续的第1和第2表面的一部分,同时,将上述贯通部与外部连通。由该切口在上述贯通部周边的上述保持部形成不连续区域(R),至少在上述贯通部,上述无线IC标签(20)与上述低导磁率材料一起受到密接保持。结果,通过设置上述贯通部和上述切口,从而相对朝上述无线IC标签(20)发射的电磁波产生的磁通的轴,使在上述贯通部和上述切口的周边流动的涡流产生的相反方向的磁通的轴在第1和第2表面错开位置,由涡流(I)产生的磁通的影响减少,可没有障碍地进行与阅读器/写入器的通信。

    用于拉链的终端挡块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18365A

    公开(公告)日:2005-05-25

    申请号:CN200410095333.3

    申请日:2004-11-19

    Inventor: 出户达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4B19/36 Y10T24/2595 Y10T24/25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剖面形状基本为U型的顶端挡块(1)和剖面形状基部为H型的底端挡块(2)。在每个终端挡块(1,2)中,支脚部(5)的剖面为钥匙形,也即钩状部(12)位于其前端,该支脚部从矩形基部(4)弯曲延伸,这样由基部(4)和一对支脚部(5)包围的容纳部(7)用于容纳核心部(23)。一列突部(8)连续或间断地形成于基部(4)的内面上,而间隙部(9)位于突部(8)与每个支脚部(5)的根部之间。突部(8)将核心部(23)精确定位并保持该核心部,在压接支脚部(5)的同时,核心部(23)被压缩,由此填充间隙部(9),从而使核心部(23)紧紧地固定。

    带无线IC标签的物品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38717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480042773.0

    申请日:2004-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4B1/08 A44B11/00 A44B19/26 A44B19/262 G06K19/07749

    Abstract: 涉及在由具有第1和第2表面的高导磁率材料构成的保持部安装由低导磁率材料安装的无线IC标签(20)的各种物品。上述保持部具有贯通上述第1和第2表面的贯通部,设置有切口,该切口贯通上述贯通部周边的连续的第1和第2表面的一部分,同时,将上述贯通部与外部连通。由该切口在上述贯通部周边的上述保持部形成不连续区域(R),至少在上述贯通部,上述无线IC标签(20)与上述低导磁率材料一起受到密接保持。结果,通过设置上述贯通部和上述切口,从而相对朝上述无线IC标签(20)发射的电磁波产生的磁通的轴,使在上述贯通部和上述切口的周边流动的涡流产生的相反方向的磁通的轴在第1和第2表面错开位置,由涡流(I)产生的磁通的影响减少,可没有障碍地进行与阅读器/写入器的通信。

    用于拉链的终端挡块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74050C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410095333.3

    申请日:2004-11-19

    Inventor: 出户达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4B19/36 Y10T24/2595 Y10T24/25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剖面形状基本为U型的顶端挡块(1)和剖面形状基部为H型的底端挡块(2)。在每个终端挡块(1,2)中,支脚部(5)的剖面为钥匙形,也即钩状部(12)位于其前端,该支脚部从矩形基部(4)弯曲延伸,这样由基部(4)和一对支脚部(5)包围的容纳部(7)用于容纳核心部(23)。一列突部(8)连续或间断地形成于基部(4)的内面上,而间隙部(9)位于突部(8)与每个支脚部(5)的根部之间。突部(8)将核心部(23)精确定位并保持该核心部,在压接支脚部(5)的同时,核心部(23)被压缩,由此填充间隙部(9),从而使核心部(23)紧紧地固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