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9269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380081312.3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PC: A44B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能以小曲率半径顺畅地弯折的柔软性的拉链链条和拉链。拉链链条(1)包括:一对拉链带(2);以及多个链牙(3),其隔开预定间距分别固定在各拉链带(2)的彼此相对的边缘部(21),该拉链链条(1)的特征在于,所述链牙(3)具有固定在拉链带(2)上的基部(31a、32a)和自基部(31a、32a)突出且与相对的链牙(3)啮合的头部(31c、32c),厚度(t)和间距(p)满足以下的数学式(1)和(2),0<t≤2.2mm(1),0<p≤3.5mm(2)。
-
公开(公告)号:CN11114844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80095330.5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PC: A44B19/38
Abstract: 第1止动构件(51)包括第1基部(61)和第1插入部(71),该第1插入部(71)位于第1基部(61)与第1拉链链牙(21)之间并经由拉头(40)的后口(45)向拉头(40)内插入。第2止动构件(52)包括第2基部(62)和第2插入部(72),该第2插入部(72)位于第2基部(62)和第2拉链链牙(22)之间并经由拉头(40)的第2狭缝(46n)向拉头(40)内插入。与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相应地,第2插入部(72)朝向拉头(40)的第2狭缝(46n)移动。第2插入部(72)具有插入端部(73),该插入端部(73)在第2基部(62)与第2拉链链牙(22)之间以具有与上翼部(41)或下翼部(42)的轮廓相应的形状的方式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5592742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80053943.9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PC: A44B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能以小曲率半径顺畅地弯折的柔软性的拉链链条和拉链。拉链链条(1)的特征在于,从链牙(3)的上表面(3c)到边缘部(21)的上表面侧顶部(211)的第1部分厚度(ta)和从链牙(3)的下表面(3d)到边缘部(21)的下表面侧顶部(212)的第2部分厚度(tb)的合计尺寸相对于链牙(3)的厚度(t)的比例(Rt)满足以下的数学式(6),链牙(3)的厚度(t)相对于链牙(3)的全长(l)的比例(Rtl)满足以下的数学式(7),40%≤Rt (6),0<Rtl<60% (7)。
-
公开(公告)号:CN111148446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1780095330.5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PC: A44B19/38
Abstract: 第1止动构件(51)包括第1基部(61)和第1插入部(71),该第1插入部(71)位于第1基部(61)与第1拉链链牙(21)之间并经由拉头(40)的后口(45)向拉头(40)内插入。第2止动构件(52)包括第2基部(62)和第2插入部(72),该第2插入部(72)位于第2基部(62)和第2拉链链牙(22)之间并经由拉头(40)的第2狭缝(46n)向拉头(40)内插入。与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相应地,第2插入部(72)朝向拉头(40)的第2狭缝(46n)移动。第2插入部(72)具有插入端部(73),该插入端部(73)在第2基部(62)与第2拉链链牙(22)之间以具有与上翼部(41)或下翼部(42)的轮廓相应的形状的方式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5792697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380081312.3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PC: A44B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能以小曲率半径顺畅地弯折的柔软性的拉链链条和拉链。拉链链条(1)包括:一对拉链带(2);以及多个链牙(3),其隔开预定间距分别固定在各拉链带(2)的彼此相对的边缘部(21),该拉链链条(1)的特征在于,所述链牙(3)具有固定在拉链带(2)上的基部(31a、32a)和自基部(31a、32a)突出且与相对的链牙(3)啮合的头部(31c、32c),厚度(t)和间距(p)满足以下的数学式(1)和(2),0<t≤2.2mm(1),0<p≤3.5mm(2)。
-
公开(公告)号:CN205409989U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520984959.3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PC: A44B19/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在不改变拉头的设计的情况下抑制拉片晃动的拉头罩和拉链用拉头。拉头罩(50)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拉链用拉头(10)的拉片(30),该拉链用拉头(10)包括拉头主体(20)和安装于拉头主体(20)的拉片保持体(24)的拉片(30),拉头罩(50)具有能够容纳拉片(30)的至少一部分的容纳部(54),和形成于拉头罩(50)的端部的、用于限制拉片(30)的左右移动的左右一对限制部(55),在左右一对限制部(55)之间配置拉片保持体(24)。
-
公开(公告)号:CN11114844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780095337.7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PC: A44B19/38
Abstract: 第1止动构件(51)包括第1基部(61)和位于第1基部(61)与第1拉链链牙(21)之间并经由拉头(40)的后口(45)向拉头(40)内插入的第1插入部(71)。第2止动构件(52)包括第2基部(62)和位于第2基部(62)和第2拉链链牙(22)之间并经由拉头(40)的第2狭缝(46n)向拉头(40)内插入的第2插入部(72)。与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或这两者各自的旋转相应地,第2插入部(72)朝向拉头(40)的第2狭缝(46n)移动。与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或这两者各自的旋转相关的旋转轴线(AX)定位于第1带区域与第2带区域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902062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1880091616.0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PC: A44B19/38
Abstract: 一种拉链(2)用开尾件(1),其具备插棒(7)、座棒(8)以及座体(9),其中,座体(9)具有:第一壁部(91A、91F)和第二壁部(91B),其彼此相对配置;分隔部(92),其与第一壁部(91A、91F)和第二壁部(91B)中的至少一者连接,且在第一壁部(91A)与第二壁部(91B)之间的空间中配置到供插棒(7)插拔的插棒室(901)与插入有座棒(8)的座棒室(902)之间;以及弹性爪部(94、97),其朝向座棒(8)向座棒室(902)插入的插入方向从第一壁部(91A、91F)延伸到座棒室(902),座棒(8)具有与弹性爪部(94、97)卡合的凸部(85),在弹性爪部(94、97)的第一壁部(91A、91F)侧设置有容许弹性爪部(94、97)的弹性变形的退避空间(93s、98s)。
-
公开(公告)号:CN11190206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80091616.0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PC: A44B19/38
Abstract: 一种拉链(2)用开尾件(1),其具备插棒(7)、座棒(8)以及座体(9),其中,座体(9)具有:第一壁部(91A、91F)和第二壁部(91B),其彼此相对配置;分隔部(92),其与第一壁部(91A、91F)和第二壁部(91B)中的至少一者连接,且在第一壁部(91A)与第二壁部(91B)之间的空间中配置到供插棒(7)插拔的插棒室(901)与插入有座棒(8)的座棒室(902)之间;以及弹性爪部(94、97),其朝向座棒(8)向座棒室(902)插入的插入方向从第一壁部(91A、91F)延伸到座棒室(902),座棒(8)具有与弹性爪部(94、97)卡合的凸部(85),在弹性爪部(94、97)的第一壁部(91A、91F)侧设置有容许弹性爪部(94、97)的弹性变形的退避空间(93s、98s)。
-
公开(公告)号:CN11114844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80095337.7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PC: A44B19/38
Abstract: 第1止动构件(51)包括第1基部(61)和位于第1基部(61)与第1拉链链牙(21)之间并经由拉头(40)的后口(45)向拉头(40)内插入的第1插入部(71)。第2止动构件(52)包括第2基部(62)和位于第2基部(62)和第2拉链链牙(22)之间并经由拉头(40)的第2狭缝(46n)向拉头(40)内插入的第2插入部(72)。与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或这两者各自的旋转相应地,第2插入部(72)朝向拉头(40)的第2狭缝(46n)移动。与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或这两者各自的旋转相关的旋转轴线(AX)定位于第1带区域与第2带区域之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