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76621A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200410058959.7
申请日:2004-07-23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nventor: 尾林光介
IPC: F16C1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48 , F16C19/30 , F16C33/4635 , F16C33/4676 , F16C33/56 , F16C2240/30
Abstract: 一止推滚针轴承(1)包括:多个滚针(2),以及一具有用来保持滚针(2)的多个凹穴(5)的环形挡圈(3)。多个凹穴(5)容纳布置成多排、彼此沿挡圈(3)的径向方向变换的滚针(2),而挡圈(3)由合成树脂制成。止推滚针轴承重量轻,可减小挡圈和滚针之间的摩擦,并具有高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952559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980105978.1
申请日:2009-02-10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9/46 , C21D1/10 , C21D1/25 , C21D1/42 , C21D6/002 , C21D6/02 , C21D6/04 , C21D9/40 , C22C38/36 , F01L1/14 , F01L1/16 , F01L1/18 , F01L2101/00 , F01L2103/00 , F01L2105/00 , F01L2105/02 , F16C33/34 , F16C33/62 , F16C2360/18 , Y02P10/253
Abstract: 一种滚子从动件,该滚子从动件包括辊环(11)、轴(12)以及多个滚子(13)。此外,辊环(11)、轴(12)以及滚子(13)的至少任意一个是由含有0.7~2.4%碳和10.0~20.0%铬、且其余成分为铁和杂质的钢构成的钢构件。而且,在所述钢构件的滚走面(辊环滚走面(11A)、轴滚走面(12A)和滚子滚走面(13A))上,含铁和铬中至少任意一个以及碳的、面积为12.6μm2以上的碳化物以5.0%以上的面积率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978182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980109596.6
申请日:2009-03-17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其可减少作为轴承磨损的一种形式的在硬质异物混入润滑条件下的磨损。通过热处理,对轴(8M)的至少轴向中间部进行硬化,在轴(8M)、外圈(9)与滚动体(10)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滚动面上设置硬质覆盖膜(12),满足以下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形成该硬质覆盖膜(12)的基材中的滚动面的圆度为2μm以下,以及形成该硬质覆盖膜后的滚动面的圆度为4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0429415C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480040164.1
申请日:2004-12-20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长寿命的推力针状滚柱轴承(10A),具有由薄壁钢板构成的轨道盘(1)和针状滚柱(2),至少在轨道盘(1)的表层部具有氮富化层,该表层部的残留奥氏体量是5体积%以上、25体积%以下,该表层部的奥氏体结晶粒度序号是11号以上。由此,对表面起点型剥离等的表面损伤的早期破损有效果,对通常的负荷依存型的转动疲劳也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0443751C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410058959.7
申请日:2004-07-23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nventor: 尾林光介
IPC: F16C1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48 , F16C19/30 , F16C33/4635 , F16C33/4676 , F16C33/56 , F16C2240/30
Abstract: 一止推滚针轴承(1)包括:多个滚针(2),以及一具有用来保持滚针(2)的多个凹穴(5)的环形挡圈(3)。多个凹穴(5)容纳布置成多排、彼此沿挡圈(3)的径向方向变换的滚针(2),而挡圈(3)由合成树脂制成。止推滚针轴承重量轻,可减小挡圈和滚针之间的摩擦,并具有高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902408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480040164.1
申请日:2004-12-20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长寿命的推力针状滚柱轴承(10A),具有由薄壁钢板构成的轨道盘(1)和针状滚柱(2),至少在轨道盘(1)的表层部具有氮富化层,该表层部的残留奥氏体量是5体积%以上、25体积%以下,该表层部的奥氏体结晶粒度序号是11号以上。由此,对表面起点型剥离等的表面损伤的早期破损有效果,对通常的负荷依存型的转动疲劳也有效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