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联轴节用防尘罩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87921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0680037943.5

    申请日:2006-1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845 F16J3/041

    Abstract: 在不降低耐久性的情况下使波纹管部分(1)能够柔和地反复变形,并力图降低联轴节角度为大角度时的旋转阻力。这样,本发明由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3个以上山形部(111~113)及其间的谷部(121~122)重叠形成的波纹管部分(1)、在该波纹管部分(1)的一端形成的大径安装部分(2)以及在上述波纹管部分(1)的另一端形成的小径安装部分(3)构成;在上述波纹管部分(1)的最大径安装部分(2)一侧的立起壁(1a)和最小径安装部分(3)一侧的立起壁(1f)形成得比上述波纹管部分(1)的其它部分更薄;立起壁(1a、1f)的壁厚(t1)与波纹管部分(1)其它部分的壁厚(t2)之比(t1/t2)为0.6≤t1/t2<1.0。

    万向联轴节用防尘罩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87922B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680037963.2

    申请日:2006-1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845

    Abstract: 无须扩大波纹管部分11的外径,即可在转动轴23进行角度变位时有效防止波纹管部分11中山形部111的反转。由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山形部和谷部重叠形成的波纹管部分11、形成于该波纹管部分11的一端并嵌合于万向联轴节2的外轮21外周面上的大径安装部分12、以及形成于上述波纹管部分11的另一端并嵌合于可自由变换角度地与上述外轮21内侧的轴承机构连接的旋转轴23外周面上的小径安装部分13构成,在上述波纹管部分11中最大径安装部分12一侧的第一山形部111从上述大径安装部分12立起,在该第一山形部111中从峰部111a到上述大径安装部分12侧根部111b的长度L1,不大于从上述根部111b的内周位置到该外轮21中的上述旋转轴23侧的端部21b的长度L2;与上述第一山形部111相邻的第一谷部112,位于比上述外轮21端部21b更加靠近上述旋转轴23的一侧。

    万向联轴节用防尘罩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87922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680037963.2

    申请日:2006-1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845

    Abstract: 无须扩大波纹管部分11的外径,即可在转动轴23进行角度变位时有效防止波纹管部分11中山形部111的反转。由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山形部和谷部重叠形成的波纹管部分11、形成于该波纹管部分11的一端并嵌合于万向联轴节2的外轮21外周面上的大径安装部分12、以及形成于上述波纹管部分11的另一端并嵌合于可自由变换角度地与上述外轮21内侧的轴承机构连接的旋转轴23外周面上的小径安装部分13构成,在上述波纹管部分11中最大径安装部分12一侧的第一山形部111从上述大径安装部分12立起,在该第一山形部111中从峰部111a到上述大径安装部分12侧根部111b的长度L1,不大于从上述根部111b的内周位置到该外轮21中的上述旋转轴23侧的端部21b的长度L2;与上述第一山形部111相邻的第一谷部112,位于比上述外轮21端部21b更加靠近上述旋转轴23的一侧。

    万向联轴节用防尘罩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87921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680037943.5

    申请日:2006-1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845 F16J3/041

    Abstract: 在不降低耐久性的情况下使波纹管部分(1)能够柔和地反复变形,并力图降低联轴节角度为大角度时的旋转阻力。这样,本发明由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3个以上山形部(111~113)及其间的谷部(121~122)重叠形成的波纹管部分(1)、在该波纹管部分(1)的一端形成的大径安装部分(2)以及在上述波纹管部分(1)的另一端形成的小径安装部分(3)构成;在上述波纹管部分(1)的最大径安装部分(2)一侧的立起壁(1a)和最小径安装部分(3)一侧的立起壁(1f)形成得比上述波纹管部分(1)的其它部分更薄;立起壁(1a、1f)的壁厚(t1)与波纹管部分(1)其它部分的壁厚(t2)之比(t1/t2)为0.6≤t1/t2<1.0。

    保护罩带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50096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680046251.0

    申请日:2016-08-30

    Abstract: 保护罩带(31)具备通过将带板状构件(32)的两端部(33、34)的内周面彼此以重叠的方式接合而将带板状构件(32)成形为环状的带主体(35)、以及附设于带主体(35)的接合部(36)并将长方形构件(37)成形为圆弧状的杆(38),通过将杆(38)的端部作为支点折回而使杆(38)与带主体(35)重叠从而使带主体(35)缩径,由此对配置于带主体(35)的内侧的等速万向联轴器用保护罩进行紧固,其中,在杆(38)的端部的支点侧部位(41)设置有沿着杆板厚方向的两级的倒角部(42、43)。

    保护罩带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5009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6251.0

    申请日:2016-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2/08 F16B2/18 F16D3/84

    Abstract: 保护罩带(31)具备通过将带板状构件(32)的两端部(33、34)的内周面彼此以重叠的方式接合而将带板状构件(32)成形为环状的带主体(35)、以及附设于带主体(35)的接合部(36)并将长方形构件(37)成形为圆弧状的杆(38),通过将杆(38)的端部作为支点折回而使杆(38)与带主体(35)重叠从而使带主体(35)缩径,由此对配置于带主体(35)的内侧的等速万向联轴器用保护罩进行紧固,其中,在杆(38)的端部的支点侧部位(41)设置有沿着杆板厚方向的两级的倒角部(42、43)。

    固定式等速万向接头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92091A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680038638.8

    申请日:2006-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须增大外圈外径、只要定心机构的每单位接头的动作范围(角度)是现有技术一半(θ/2)的范围即可的固定式等速万向接头。本发明的固定式等速万向接头包括一对单位接头,各单位接头包括内球面具有滚珠槽的外圈、外球面具有滚珠槽的内圈、夹在外圈的滚珠槽和内圈的滚珠槽之间的滚珠、具有用来收容滚珠的凹处的隔圈。设有用于将一对单位接头的外圈一体化且使各接头的动作角(θ)在一对固定式等速万向接头的隔圈间大致均等的定心机构。

    三叉式等速接头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99098A

    公开(公告)日:2004-05-26

    申请号:CN200310101778.3

    申请日:2003-1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2055 F16D2003/2026 Y10S464/905

    Abstract: 一种三叉式等速接头,具有在轴方向上一个末端侧开口并在内周面的圆周方向三等分位置形成沿轴方向延伸的凹沟,固定于第一旋转轴的末端的中空圆筒状的罩壳、由固定于第二旋转轴的末端的轮毂,从轮毂的圆周方向三等分位置沿半径方向突出的末端为球状的耳轴轴颈构成的三叉、由使内周面可自由变向地嵌入在耳轴轴颈的球状外周面的内滚柱,在内滚柱的外周面通过滚针可旋转及沿轴心方向移动地被支持的外滚柱构成的滚柱组件;使外滚柱收纳于罩壳的凹沟中并沿罩壳轴方向自如转动;凹沟由与外滚柱的外周面接触并承受负载的导向面和将外滚柱沿罩壳轴方向进行引导的引导肩面构成;只使上述轮毂的第二旋转轴末端侧的外径为大幅度的倒角形。沿耳轴轴颈的锻造分型线部分地设置退刀槽。耳轴轴颈的安装根部为接头圆周方向的直径大于接头轴方向的直径的非圆形断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