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密封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21976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680045442.1

    申请日:2006-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杆密封系统,该杆密封系统在往复运动的两个部件间的环状间隙中,由液压侧向外侧依次配置了缓冲装置、杆密封和防尘密封,其中缓冲装置用特定的热塑性聚氨酯成型品形成,所述特定的热塑性聚氨酯成型品如下获得:使(A)数均分子量Mn为500-6000的高分子量聚碳酸酯型二醇、(B)芳族二异氰酸酯和(C)作为链伸长剂的低分子量二醇以NCO/OH比为0.95-1.20进行反应,得到热塑性聚氨酯成型品,将该热塑性聚氨酯成型品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的硬相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70℃以上、优选170-230℃、且Tg的吸热峰面积(ΔH)为5J/g以上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由上述热塑性聚氨酯成型品形成的缓冲装置的耐热性、特别是在可耐最高120℃使用环境温度的耐热性或耐压缩永久变形特性、偏心追随性等优异。

    杆密封系统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21976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680045442.1

    申请日:2006-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杆密封系统,该杆密封系统在往复运动的两个部件间的环状间隙中,由液压侧向外侧依次配置了缓冲装置、杆密封和防尘密封,其中缓冲装置用特定的热塑性聚氨酯成型品形成,所述特定的热塑性聚氨酯成型品如下获得:使(A)数均分子量Mn为500-6000的高分子量聚碳酸酯型二醇、(B)芳族二异氰酸酯和(C)作为链伸长剂的低分子量二醇以NCO/OH比为0.95-1.20进行反应,得到热塑性聚氨酯成型品,将该热塑性聚氨酯成型品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的硬相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70℃以上、优选170-230℃、且Tg的吸热峰面积(ΔH)为5J/g以上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由上述热塑性聚氨酯成型品形成的缓冲装置的耐热性、特别是在可耐最高120℃使用环境温度的耐热性或耐压缩永久变形特性、偏心追随性等优异。

    密封系统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78047C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580018605.2

    申请日:2005-06-07

    Inventor: 松井纪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5/3232 F16J15/166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杆密封系统上付与压力变动也可使缓冲圈的动作稳定从而可以一直发挥密封性能的密封系统。上述缓冲圈(B),其刚性高且可以确保较大的过盈量,由此可以使由压力变动引起的动作稳定从而抑制滑动面从杆(5)离开,是具有比杆密封件(R)大的剖面的部件;并且,由内周唇部(6)的唇前端(9)的边缘被打圆从而将最大接触压力梯度减小的U形密封圈(2)、和与U形密封圈(2)的内周踵状部(3)相接触从而保护该内周踵状部(3)的挡圈(4)构成。

    密封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65185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580018605.2

    申请日:2005-06-07

    Inventor: 松井纪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5/3232 F16J15/166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杆密封系统上付与压力变动也可使缓冲圈的动作稳定从而可以一直发挥密封性能的密封系统。上述缓冲圈(B),其刚性高且可以确保较大的过盈量,由此可以使由压力变动引起的动作稳定从而抑制滑动面从杆(5)离开,是具有比杆密封件(R)大的剖面的部件;并且,由内周唇部(6)的唇前端(9)的边缘被打圆从而将最大接触压力梯度减小的U形密封圈(2)、和与U形密封圈(2)的内周踵状部(3)相接触从而保护该内周踵状部(3)的挡圈(4)构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