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79359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710090081.9

    申请日:2007-03-26

    Inventor: 郑演珍 金允基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包括:前基板,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形成在前基板上;后基板,其面对前基板;第三电极,沿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交叉的方向形成在后基板上;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包括透明电极和汇流电极,形成在前基板上的黑层包括形成在与障壁相重叠的位置上的第一黑层,以及形成在透明电极和汇流电极之间的第二黑层。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具有如下效果:改善了对比度并且减小了无功电流;由放电产生的光发射平稳地进行,使得可以增加亮度,并可以使相邻单元的干扰最小;降低了由障壁所产生的面板电容,使得无功电流减小;以及因为减少了其间施加扫描脉冲的寻址时间,所以可以保证显示图像的维持时段相对较长。

    等离子显示面板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01904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510005725.0

    申请日:2005-0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1/34 H01J11/12

    Abstract: 本发明在这里公开了改进残留影像的等离子显示面板。该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具有顶板和底板的面板单元,支撑电路的框架,以及在面板单元和框架之间形成的导电材料。同样的,在面板的底板的下表面上形成导电材料。因此,适当地控制被引入底板的电荷以改进面板的波形稳定性。而且,改进电荷特性以实现稳定地工作。因此,能够减少残留影像时间。另外,使用低硬度和轻重量的薄片,由此能够吸收PDP的振动和噪声,使PDP的重量减轻,并减少薄片的材料。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79359A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710090081.9

    申请日:2007-03-26

    Inventor: 郑演珍 金允基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包括:前基板,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形成在前基板上;后基板,其面对前基板;第三电极,沿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交叉的方向形成在后基板上;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包括透明电极和汇流电极,形成在前基板上的黑层包括形成在与障壁相重叠的位置上的第一黑层,以及形成在透明电极和汇流电极之间的第二黑层。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具有如下效果:改善了对比度并且减小了无功电流;由放电产生的光发射平稳地进行,使得可以增加亮度,并可以使相邻单元的干扰最小;降低了由障壁所产生的面板电容,使得无功电流减小;以及因为减少了其间施加扫描脉冲的寻址时间,所以可以保证显示图像的维持时段相对较长。

    等离子显示面板及其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326183C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410068330.0

    申请日:2004-08-27

    Inventor: 金允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及其模块,其适于减少感应系数并且能够简化集成维持器板的装配过程。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面板模块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其具有形成在显示区域上的扫描电极线、维持电极线和数据电极线,形成在非显示区域以共同地连接到维持电极线的共同电极线,形成在非显示区域上以和扫描电极线连接的第一焊盘,以及形成在上层板或下层板的任意一个的非显示区域上以和共同线连接的第二焊盘;集成驱动板,其驱动扫描电极线和维持电极线;第一导电路径,其连接在集成驱动板和第一焊盘之间;以及第二导电路径,其连接在集成驱动板和第二焊盘之间。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83499A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610086909.9

    申请日:2006-06-14

    Inventor: 金允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1/36 H01J11/12 H01J2211/361 H01J2211/363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设备。该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其面对上基板;以及障壁,其形成在所述下基板上以隔开放电单元。至少一个具有宽度不小于障壁宽度的0.1倍并且不大于障壁宽度的0.8倍的槽形成在所述障壁上。因此,有可能减小寻址电极之间的电容值并且减小形成在所述电极之间的无功功率,使得有可能提高面板的放电效率。

    等离子显示面板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41824A

    公开(公告)日:2005-07-20

    申请号:CN200510005725.0

    申请日:2005-0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1/34 H01J11/12

    Abstract: 本发明在这里公开了改进残留影像的等离子显示面板。该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具有顶板和底板的面板单元,支撑电路的框架,以及在面板单元和框架之间形成的导电材料。同样的,在面板的底板的下表面上形成导电材料。因此,适当地控制被引入底板的电荷以改进面板的波形稳定性。而且,改进电荷特性以实现稳定地工作。因此,能够减少残留影像时间。另外,使用低硬度和轻重量的薄片,由此能够吸收PDP的振动和噪声,使PDP的重量减轻,并减少薄片的材料。

    等离子显示面板及其模块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91742A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200410068330.0

    申请日:2004-08-27

    Inventor: 金允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及其模块,其适于减少感应系数并且能够简化集成维持器板的装配过程。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面板模块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其具有形成在显示区域上的扫描电极线、维持电极线和数据电极线,形成在非显示区域以共同地连接到维持电极线的共同电极线,形成在非显示区域上以和扫描电极线连接的第一焊盘,以及形成在上层板或下层板的任意一个的非显示区域上以和共同线连接的第二焊盘;集成驱动板,其驱动扫描电极线和维持电极线;第一导电路径,其连接在集成驱动板和第一焊盘之间;以及第二导电路径,其连接在集成驱动板和第二焊盘之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