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0026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165141.0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黑龙江省电工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OCSVM‑KNN算法的离群数据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检测方法通过离群数据检测装置,在更靠近数据源头产生的数据感知层,对数据进行分析与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实验室整体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降低了对实验室控制系统中心节点的性能要求,节省实验室数据通信成本,使实验室具备分布式数据处理能力。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对实验室中各实验设备网络通信数据进行分析,通过OCSVM‑KNN算法完成异常数据识别与数据筛选,提高实验室通信数据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节省网络资源,提高实验室控制系统的控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05153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64681.1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黑龙江省电工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测量设备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测量检测设备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信息交互装置:对电测量检测设备数据收录、操作指令下发及数据聚合与分析;电测量设备智能检测实验平台:将信息交互装置处理的信息进行汇总与输出。相较于云架构,该架构将计算节点分布式部署在靠近设备端的数据中心,充分发挥了信息交互装置的近场计算能力,通过信息交互装置、电测量设备智能检测实验平台协同工作,保障了系统的高效运行,打破传统试验室中各检测设备的通信壁垒,对各电测量设备进行网络赋能,建立试验平台与各个检测设备的信息连接,完成各试验设备互联,并具有良好兼容性与扩展性,全面提升电测量设备检测试验室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9462584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285875.5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黑龙江省电工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H04L29/06
Abstract: DL/T 698.45协议中记录型数据的解析方法,包括:在采集终端接收到智能电能表响应的记录型数据报文后,对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APDU)进行分解出的第一列对象属性描述符(OAD_1)以及其数据类型和数据长度,可得到到OAD_1的结果数组(Result Array_1),然后对Result Array_1进行具体分解;根据Result Array_1的长度定位到第二列对象属性描述符(OAD_2)的起始位置,对OAD_2进行分解,得到OAD_2的对象标识、数据类型和数据长度信息,进而得到OAD_2的结果数组(Result Array_2);对Result Array_2进行分解,最终得到带有确定单位的数据信息,并显示解析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422519B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011165139.3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黑龙江省电工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67/12 , H04L69/08 , H04L69/22 , H04L61/5007 , H04L101/659
-
公开(公告)号:CN11356789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761906.5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黑龙江省电工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环型TMR阵列传感器自适应测量方法,属于电力传感器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提出了一种TMR传感器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建立传递函数分析温度、磁场等因素对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分别建立了补偿偏置电压后、考虑磁场干扰后以及屏蔽外界磁场后的TMR传感器传递函数;然后考虑到磁传感器阵列在测量环型阵列内部磁场时,容易受到外界磁场的干扰,影响测量精度,基于LMS算法提出了一种降低磁场干扰的磁阵列自适应测量的方法,可通过将某一段时间的传感器测量磁场作为输入,过滤外界的杂散磁场信号,实现对外界磁场的自适应屏蔽,提升测量精度。该方法相对于当前的钳形电流传感器测量装置具有更小的平均相对误差,符合实际工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94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07166.7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黑龙江省电工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H04L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构网络融合网关的便携式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信号触发装置和信号检测装置,所述信号触发装置分别与所述信号检测装置和所述异构网络融合网关连接,用于将标准测试指令发送到所述异构网络融合网关;所述信号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信号触发装置和所述异构网络融合网关连接,用于采集所述异构网络融合网关上传的测试指令。通过将RS485电路、Zigbee电路、CAN电路、WIFI电路、433无线电路、蓝牙电路和以太网电路设置于信号触发装置中,包含了多种异构网络,实现了多功能网络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42251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165139.3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黑龙江省电工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电力物联网IP化融合终端及其通信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中各设备信息,设备包括电力设备和传感设备,设备信息包括设备ID和设备通信类型;根据获取的设备信息建立设备IP库和设备通信协议共享库,并将设备IP库发送给云平台,设备IP库中包含设备ID与IP地址的一一对应关系,设备通信协议共享库中包括设备信息及协议解析程序的一一对应关系;采集设备发送的原始数据;根据原始数据中的设备ID确定协议解析程序,并根据确定的协议解析程序对原始数据进行解析得到通信数据;将提取的设备ID及确定的通信数据生成满足IPv6协议的数据帧发送给云平台,以使云平台基于设备IP库和设备ID获取通信数据。该方法达到电力设备互联互通、全面感知以及泛在接入。
-
公开(公告)号:CN109525563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285872.1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黑龙江省电工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H04L29/06
Abstract: DL/T 698.45协议中对象属性的解析方法,包括:客户端在服务器接收到响应的报文后,对接收到的报文去掉帧头和帧尾,处理报文中的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APDU),分解出对象属性描述符(OAD)、数据字节、数据类型和数据长度;确定得到的数据是否是一维数据。适用于DL/T 698.45协议的自动检测系统,在电能表出厂后使用该方法进行通信协议检测,在电能表安装后使用该方法进行信息交互。可以应用于电能表技术质量抽检、全性能试验和型式试验项目中,可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215728504U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21786528.8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黑龙江省电工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交流充电桩批量检定装置,属于充电桩检定领域。包括:工控机、串口服务器、交流充电桩接入台体和测试负载;所述工控机通过所述串口服务器与所述交流充电桩接入台体连接;所述交流充电桩接入台体的输出端与待测试交流充电桩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测试负载的输出端与交流充电桩接入台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测试负载的输出端与待测试交流充电桩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流充电桩接入台体包括多个卡位、与卡位数量相对应的处理器、与卡位数量相对应的数据采集模块和模拟控制引导电路;所述卡位上设置有充电枪插座、三相电源输出端口、脉冲接口。解决单桩进行检定时检测效率低下,易出现操作失误的问题。实现了对交流充电桩的批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212932931U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21797541.9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黑龙江省电工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测量设备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测量检测设备信息交互系统。信息交互装置:对电测量检测设备数据收录、操作指令下发及数据聚合与分析;电测量设备智能检测实验平台:将信息交互装置处理的信息进行汇总与输出。相较于云架构,该架构将计算节点分布式部署在靠近设备端的数据中心,充分发挥了信息交互装置的近场计算能力,通过信息交互装置、电测量设备智能检测实验平台协同工作,保障了系统的高效运行,打破传统试验室中各检测设备的通信壁垒,对各电测量设备进行网络赋能,建立试验平台与各个检测设备的信息连接,完成各试验设备互联,并具有良好兼容性与扩展性,全面提升电测量设备检测试验室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