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植物源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15842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43965.5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植物源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为了现有技术中缺少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植物源引诱剂的问题。本发明植物源引诱剂的活性组分由a‑蒎烯、石竹烯、月桂烯、罗勒烯、马鞭草烯醇和a‑法尼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当活性组分为6种时,其质量份数比为:(0.75~1.5):(0.1~1.0):(0.75~3.0):(0.25~1.2):(0.5~2.5):(0.25~1.5);本发明植物源引诱剂的使用方法,将装载有所述植物源引诱剂的载体置于诱捕器中,置于发生或可能发生榛实象区域,离地1.8m处,对榛实象进行诱捕。本发明植物源引诱剂的活性成分通过GC‑EAD、GC‑MS、EAD电生理筛选以及嗅觉行为测试筛选得到,填补了植物源引诱剂防治榛实象的研究空白。

    一种榛园北方毛胸材小蠹的引诱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9243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01008.5

    申请日:2025-01-2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榛园蛀干害虫北方毛胸材小蠹植物源引诱剂及其应用,涉及森林保护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有效治理榛园蛀干害虫北方毛胸材小蠹的植物源引诱剂的问题。本发明引诱剂的活性组分由a‑蒎烯、β‑石竹烯及聚集信息素(S)‑(‑)‑小蠹烯醇、(S)‑(+)‑小蠹二烯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活性组分的质量份数比为:(0.01~0.1):(0.03~0.3):(0.05~0.3):(0.02~0.5)。将装载有所述引诱剂的载体置于诱捕器中,悬挂于发生或可能发生北方毛胸材小蠹区域,离地1.8m处,对北方毛胸材小蠹进行诱捕。本发明引诱剂应用于虫情预测预报、大量诱捕,达到绿色防控榛园蛀干害虫北方毛胸材小蠹的理想效果。

    一种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植物源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15842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143965.5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植物源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为了现有技术中缺少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植物源引诱剂的问题。本发明植物源引诱剂的活性组分由a‑蒎烯、石竹烯、月桂烯、罗勒烯、马鞭草烯醇和a‑法尼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当活性组分为6种时,其质量份数比为:(0.75~1.5):(0.1~1.0):(0.75~3.0):(0.25~1.2):(0.5~2.5):(0.25~1.5);本发明植物源引诱剂的使用方法,将装载有所述植物源引诱剂的载体置于诱捕器中,置于发生或可能发生榛实象区域,离地1.8m处,对榛实象进行诱捕。本发明植物源引诱剂的活性成分通过GC‑EAD、GC‑MS、EAD电生理筛选以及嗅觉行为测试筛选得到,填补了植物源引诱剂防治榛实象的研究空白。

    一种榛实象诱捕器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415739U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22974627.5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榛实象诱捕器,属于诱捕器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榛实象具有短期飞行能力,在光滑的诱捕器内附着力强,可从诱捕器内快速爬行逃脱,现有诱捕器集虫效果较弱的问题。顶罩与集虫筒通过若干个连接杆连接,顶罩下端设置有十字交叉的挡虫板,挡虫板的表面颜色为仿生色,挡虫板连接处设置有诱剂盒安装槽,诱剂盒安装槽用于安装诱剂盒,集虫筒为中通的筒状结构,集虫筒内设置有呈倒置漏斗状的粘虫板,粘虫板与集虫筒内壁形成的空间为集虫空间。利用了引诱剂和仿生色对榛实象进行双重吸引,榛实象被挡虫板撞晕后落入到粘虫板上,起到对榛实象限制活动的作用,可避免具有短期飞行能力和强附着力的榛实象爬出,提高集虫效果。

    一种林业棕背平鼠捕鼠器

    公开(公告)号:CN216358223U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22969369.1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林业棕背平鼠捕鼠器,属于诱捕器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捕鼠夹一次只能捕捉一只棕背平鼠,被夹住后会死亡腐烂,容易误伤其他野生动物或人类,现有大部分捕鼠装置需要供电,野外供电不理想,耗费能源的问题。包括若干个第一捕鼠笼和一个第二捕鼠笼,第一捕鼠笼为相对两侧开口,第二捕鼠笼一侧开口,开口处均通过笼门转轴连接笼门,每个笼门下方的侧壁上均设有限位机构,相邻两个第一捕鼠笼或第一捕鼠笼和第二捕鼠笼均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不需要电力对棕背平鼠进行诱捕,对于诱捕至第一捕鼠笼和第二捕鼠笼内的鼠不造成额外伤害,相对于利用捕鼠夹捕鼠活的时间较长,便于后续处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一种林区野外应急联络烟雾信号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140135U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21010837.0

    申请日:2015-12-08

    Abstract: 一种林区野外应急联络烟雾信号发生装置,涉及野外救援领域。目的在于当在野外发生紧急事件时及时发出救援信号,并能够引起救援人员注意。一种林区野外应急联络烟雾信号发生装置包括筒体、底座、顶盖、药柱筒、导线、压电晶体块和拉环,所述药柱筒、导线和压电晶体块均位于筒体内部,所述底座固定在筒体的一端,压电晶体块固定在底座上,拉环安装在底座的外侧,用于激活压电晶体块,压电晶体块通过导线连接至药柱筒中,药柱筒中注有烟雾燃料,药柱筒的顶部设有放烟孔,所述放烟孔通过保护膜覆盖,顶盖盖在筒体的另一端,顶盖的顶部固定有反光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林区野外救援。

    一种舞毒蛾诱捕器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358199U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22970998.6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舞毒蛾诱捕器,属于诱捕器技术领域。为了诱捕器利用支架或将诱捕器放置在树枝上,遇到大风或人和动物将诱捕器撞翻后,引诱剂洒出,起不到诱捕作用的问题。包括顶罩、黑光灯、诱剂盒和诱剂盒支架,顶罩为透明顶罩且内壁设置有粘贴板,顶罩的顶盖上端面设置有凹槽和内部的挂环,下端面设置有黑光灯,顶罩下端设置有诱剂盒限位环和连接杆,诱剂盒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诱剂盒限位环内,诱剂盒包括可拆卸连接地带有通孔的上诱剂盒和下诱剂盒。诱剂盒不随诱捕器的翻转而翻转,具有避免大风或意外撞翻诱捕器后引诱效果失效的作用;可将诱捕器通过挂钩悬挂或将翻转后放置于地面,本结构简单,通过黑光灯和引诱剂两种方式可提高引诱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