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60767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310096247.3
申请日:2013-03-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退火炉生产半硬质镀铝锌高强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半硬质镀铝锌带钢入锌锅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0.4~0.6mm薄料带钢,控制喷冷段的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提高喷冷段保护气体温度,其具体控制步骤如下:1)带钢在保温缓冷段和喷冷段区域内行进速度为110~130米/分;2)将喷冷段冷却风机的功率控制在额定的5~10%,冷却水的循环量减少到总量的30~50%;3)喷冷段保护气体温度提到300~320℃,带钢入锌锅温度550~6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从而既保证了带钢入锌锅温度稳定,又节约了喷冷段冷却器的冷却水用量,取消了电加热器的功率输出,达到节约能源消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160766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097761.9
申请日:2013-03-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3C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续热镀锌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锌花尺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高喷吹介质的冷却能力的同时控制气刀风机室的温度和湿度,根据镀层厚度2~2.5mm来调整气刀工艺参数,达到控制锌花尺寸的目的,其具体控制步骤如下:1)在气刀风机室内安装温度湿度检测装置,控制风机室内温度、湿度;2)根据生产线原料厚度控制气刀高度为100~400mm、气刀带钢间距离为10~20mm、气刀压力根据镀层厚度在100~500mbar范围内调整,满足用户对锌花大小的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在不增加投资的前提下,使不同厚度的热镀锌产品的锌花大小保持均匀一致,满足用户对锌花尺寸的个性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966537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410163759.1
申请日:2014-04-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3C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镀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厚料厚镀层热镀锌产品锌流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锌流纹缺陷产生的原因,调整喷吹介质的温度,提高喷吹介质对带钢的冷却能力,同时优化气刀的工艺参数,以达到控制锌流纹缺陷的目的,具体参数选择如下:1)在生产前控制风机室内的温度在0~10℃范围内;2)优化气刀参数:气刀刀唇距液面距离为600~1000/mm;气刀刀唇距带钢距离为15~30mm;根据机组速度和镀层厚度,气刀压力在100~300mbar。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有效控制了厚料(≥2.0mm)、厚镀层(≥220g/m2)热镀锌产品的表面质量,合格率由实施前的90.5%提高到96.2%。
-
公开(公告)号:CN10316076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096247.3
申请日:2013-03-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退火炉生产半硬质镀铝锌高强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半硬质镀铝锌带钢入锌锅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0.4~0.6mm薄料带钢,控制喷冷段的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提高喷冷段保护气体温度,其具体控制步骤如下:1)带钢在保温缓冷段和喷冷段区域内行进速度为110~130米/分;2)将喷冷段冷却风机的功率控制在额定的5~10%,冷却水的循环量减少到总量的30~50%;3)喷冷段保护气体温度提到300~320℃,带钢入锌锅温度550~6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从而既保证了带钢入锌锅温度稳定,又节约了喷冷段冷却器的冷却水用量,取消了电加热器的功率输出,达到节约能源消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966537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63759.1
申请日:2014-04-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3C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镀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厚料厚镀层热镀锌产品锌流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锌流纹缺陷产生的原因,调整喷吹介质的温度,提高喷吹介质对带钢的冷却能力,同时优化气刀的工艺参数,以达到控制锌流纹缺陷的目的,具体参数选择如下:1)在生产前控制风机室内的温度在0~10℃范围内;2)优化气刀参数:气刀刀唇距液面距离为600~1000/mm;气刀刀唇距带钢距离为15~30mm;根据机组速度和镀层厚度,气刀压力在100~300mbar。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有效控制了厚料(≥2.0mm)、厚镀层(≥220g/m2)热镀锌产品的表面质量,合格率由实施前的90.5%提高到96.2%。
-
公开(公告)号:CN201335608Y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820231664.9
申请日:2008-12-1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4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退火炉燃烧废气余热利用装置,是在退火炉换热器前的排烟管道上外接一条余热利用管道和阀门,余热利用管道的另一端接在辊涂烘干系统的换热室与燃烧室之间的换热管道上。从而将一直排入大气的镀锌退火炉燃烧后的废气引入到辊涂烘干系统,既实现了余热再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又降低了烘干煤气消耗,节省了能源。管路架设简单,安全实用,投资少,见效快,利用检修时间即可改造完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