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能深水曝气太阳能表面耕水式增氧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30019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464940.6

    申请日:2014-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Y02W10/33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能深水曝气太阳能表面耕水式增氧的装置,包括风能深水曝气系统和太阳能表面耕水式增氧系统,其中:所述风能深水曝气系统包括风轮,及与其相连的转向器、增速器,风轮将风力动能通过转向器传递给增速器,增速器带动鼓风机通过排风管连通置于曝气池内的曝气管,实现深水曝气;所述太阳能表面耕水式增氧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连接集成控制系统,所述集成控制系统连接至耕水机;耕水机中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三片浮板下方的耕水叶片转动,实现利用太阳能表面耕水增氧。本发明装置利用风能对深层水体曝气充氧,利用太阳能进行表面耕水式增氧,解决了当前农村耕水机需要市电而引起的高运行成本问题及现有耕水机深层水体复氧能力不足的问题。

    农村(社区)污水泥液无动力混合、抗低温生化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79763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196124.1

    申请日:2014-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农村(社区)污水泥液无动力混合、抗低温生化处理装置,包括漂浮沉淀分离池、折流混合发酵池、高效生化处理池三室。漂浮沉淀分离池中部通过导流管与折流混合发酵池相通,折流混合发酵池上部通过三通导流管进入高效生化处理池底部,高效生化处理池上部通过导流管进入深度处理设施或外环境。折流混合发酵池内设置折流板,高效生化处理池内悬挂宜于生物挂膜的立体弹性填料。本发明优化了传统三格式化粪池的工艺,延长了污水停留时间,提高了污水与活性污泥的混合程度,利用地热改善了污水冬季的处理效果,具有成本造价低、运行成本低、高效、易推广等特点。

    一种太阳能污水深层扰动、表面耕水式增氧机

    公开(公告)号:CN104230020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65571.2

    申请日:2014-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212 Y02W10/15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污水深层扰动、表面耕水式增氧机,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连接集成控制系统,所述集成控制系统连接至耕水机为其供电;所述耕水机包括互呈120°分布的三片浮板,以及固定在三片相交浮板中心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三片浮板中心的下端,通过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轴变向器,通过轴变向器连接传动杆至导流筒。该装置在水体中的增氧动力将由太阳能提供,并对深层水体进行搅拌,使其与表面水体进行交换,解决了当前农村耕水机需要市电而引起的高运行成本问题及现有耕水机深层水体复氧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种风能深水曝气太阳能表面耕水式增氧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30019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64940.6

    申请日:2014-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Y02W10/33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能深水曝气太阳能表面耕水式增氧的装置,包括风能深水曝气系统和太阳能表面耕水式增氧系统,其中:所述风能深水曝气系统包括风轮,及与其相连的转向器、增速器,风轮将风力动能通过转向器传递给增速器,增速器带动鼓风机通过排风管连通置于曝气池内的曝气管,实现深水曝气;所述太阳能表面耕水式增氧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连接集成控制系统,所述集成控制系统连接至耕水机;耕水机中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三片浮板下方的耕水叶片转动,实现利用太阳能表面耕水增氧。本发明装置利用风能对深层水体曝气充氧,利用太阳能进行表面耕水式增氧,解决了当前农村耕水机需要市电而引起的高运行成本问题及现有耕水机深层水体复氧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种间歇曝气循环型生化反应器及间歇曝气循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5913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710802467.1

    申请日:2017-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歇曝气循环型生化反应器及间歇曝气循环方法,包括曝气反应室,三通导流管,出水管,曝气头、曝气泵、组合填料、斜板导流装置、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泵、电源控制器。污水通过三通导流管从曝气反应室底部进入,在曝气气提作用下,流经组合填料,经好氧和兼氧生物净化处理后,一部分在出流、曝气气提和污泥回流三种动能的作用下,经斜板导流装置导流,与回流污泥混合,在曝气反应室内循环,剩余部分通过出水管流入沉淀池。本发明优化了传统好氧处理装置,采用间歇曝气将曝气反应室内DO浓度控制在好氧兼氧交替水平,结合污水循环,形成良好的缺‑好氧环境,有利于COD和TN等污染物的去除,又显著降低运行费用。

    一种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生物生态复合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26038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37196.8

    申请日:2015-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生物生态复合处理装置,包括相互分隔、依次串联的厌氧强化预处理池、曝气池和生态塘,厌氧强化预处理池包括三个相互连通的预处理池,与曝气池相连通;曝气池中设有组合填料,三通导流管贯穿至组合填料底部与鼓风曝气器相对布置,曝气池连通生态塘;生态塘包括两个相互串联连通的子塘,每个子塘均包括浅水湿地区和深水湿地区,上游子塘的深水湿地区设置浮床斜板沉淀组合装置,末端子塘深水湿地区配置水生植物和鱼类;生态塘内设置污泥回流泵装置,四周岸边种植有树冠茂密的树木。本发明优化了传统工艺,延长了污水停留时间,提高了污水与活性污泥的混合程度;具有成本造价低、运行成本低、高效、易推广等特点。

    一种立式风能曝气充氧机

    公开(公告)号:CN104310574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465151.4

    申请日:2014-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Y02W10/33 C02F3/02 C02F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风能曝气充氧机,包括通过支架支撑于曝气池上方的风轮,风轮通过置于支架内的传动轴与转向器相连,转向器连接增速器,增速器通过缓冲器与弹性联轴器连接鼓风机,鼓风机连接排风管,排风管末端通曝气管至曝气池内。该装置是集增速、鼓风、曝气为一体的组合装置,解决了当前农村污水处理需要市电而引起的高运行成本问题以及水体复氧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水体增氧的动力将由风能提供,节省投资,构造简便,降低污水厂运行成本;利用风能转化为机械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复氧效率高,可满足深水层曝气充氧要求。

    双室交替使用单向排气粪尿分离旱厕

    公开(公告)号:CN103976678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196123.7

    申请日:2014-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室交替使用单向排气粪尿分离旱厕,包括上层使用间和下层双室贮粪池,上层使用间内设有包括小便池和大便池的粪尿分集式蹲便器,小便池通过输尿管连通贮尿器,大便池通过重力式自动复位隔离阀连通下层双室贮粪池。下层双室贮粪池包括将贮粪池划分为双室的贮粪池隔墙,以及连接在贮粪池隔墙上能够转向的大便转向槽,大便转向槽将由自动复位隔离阀滑落的粪便导向双室贮粪池的一个室内;下层双室贮粪池出粪口设有晒板;为防雨水进入,上层使用间地平面和下层双室贮粪池四周池壁均高于使用间外地面。实现了双室贮粪池的交替发酵熟化功能;双室贮粪池上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与自动复位隔离阀联合解决了双室贮粪池的臭气问题。

    一种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生物生态复合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26038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510337196.8

    申请日:2015-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生物生态复合处理装置,包括相互分隔、依次串联的厌氧强化预处理池、曝气池和生态塘,厌氧强化预处理池包括三个相互连通的预处理池,与曝气池相连通;曝气池中设有组合填料,三通导流管贯穿至组合填料底部与鼓风曝气器相对布置,曝气池连通生态塘;生态塘包括两个相互串联连通的子塘,每个子塘均包括浅水湿地区和深水湿地区,上游子塘的深水湿地区设置浮床斜板沉淀组合装置,末端子塘深水湿地区配置水生植物和鱼类;生态塘内设置污泥回流泵装置,四周岸边种植有树冠茂密的树木。本发明优化了传统工艺,延长了污水停留时间,提高了污水与活性污泥的混合程度;具有成本造价低、运行成本低、高效、易推广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