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水含水层长距离钻孔疏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644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61479.4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富水含水层长距离钻孔疏放方法,包括初步圈定富水含水层的边界范围和最低点;探明富水含水层的边界范围和最低点;获得富水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进而确定富水含水层的疏水量和疏水时间;借助定向钻机向富水含水层的最低点施工长距离定向钻孔至终孔点;在定向钻孔出口位置设置钢筋混凝土墙和泥浆保压防漏装置,经泥浆保压防漏装置内设置的环空将疏水管道送入定向钻孔;在疏水管道头端对应的地表施工垂直钻孔至与定向钻孔连通,经垂直钻孔将炸药送至定向钻孔与富水含水层之间的地层中进行松散爆破,实现疏水管道与富水含水层的连通,借助疏水管道,根据下游用水量需求对富水含水层中的水进行疏放。

    一种钻孔套管用随钻短节及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8769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24395.4

    申请日:2024-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套管用随钻短节及工艺方法,通过在随钻短节外管前部设置扭矩连接端件,为钻头传递扭矩进行钻探作业。在随钻短节外管内部的导向轴销与导向限位块配合,带动随钻钻杆转动至正对连接孔的位置上,使其能够进入连接孔内部,最终使随钻钻杆能够带动随钻短节转动。在需要回收随钻短节时,只需要限制随钻钻杆周向转动,此时导向轴销无法与导向限位块产生相对转动,拉动随钻钻杆即可完成回收。本装置通过纯机械式的配合方式,简化了结构的同时有效实现钻探功能,减少装卸所需要的时间,保证整体施工效率,适于工业上大规模使用与推广。

    矿山富水烧变岩含水层水资源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2772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58443.0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矿山富水烧变岩含水层水资源利用方法,包括初步确定上组煤的烧变岩分布范围和烧变岩含水层富水区域;精确确定上组煤的烧变岩含水层富水区域并获得烧变岩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确定上组煤的烧变岩含水层汇水最低点和烧变岩含水层疏水量,根据烧变岩含水层疏水量确定水源井汇水量,进而确定水源井直径;在烧变岩含水层汇水最低点对应的地表施工水源井;在长距离水平疏水井入钻位置和出钻位置分别朝水源井底方向施工下行定向钻孔和上行定向钻孔,施工至下行定向钻孔、水源井和上行定向钻孔连通;设置疏水管;使烧变岩含水层内的水进入水源井,借助上行定向钻孔进行疏放,实现矿山富水烧变岩含水层水资源利用。

    一种矿井强含水层的疏放水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4694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78296.7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强含水层的疏放水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垂直大口径疏降井的位置和钻孔结构;步骤二:跟管钻进开挖垂直井至强含水层底板以下;步骤三:制作滤水套管;步骤四:下放滤水套管,布设注浆管;步骤五~七:填砾注浆固井;步骤八:下入气囊并充气;步骤九:确定长距离近水平井位置;步骤十:开挖水平井引孔段和水平井疏水段;步骤十一:回拖水平井套管;步骤十二:取出气囊;步骤十三:切断垂直井内的水平井套管;步骤十四:打捞沉渣;步骤十五:开放水平井疏水段。本发明垂直大口径疏降井以及多口疏降联合井,实现了烧变岩水的治用结合,烧变岩水可自流排水,降低烧变岩水头,减少烧变岩水对煤炭开采的威胁,降低治水排水成本。

    基于孔间地震波CT的火烧区边界连续探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929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9653.1

    申请日:2024-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孔间地震波CT的火烧区边界连续探查方法:步骤1:根据火烧区现场踏勘结果确定物探范围,划定火烧区初步边界;步骤2:根据火烧区初步边界结合采矿工作面布置,确定初步防隔水煤岩柱起算线;步骤3:在初步隔水煤岩柱起算线上布置多个垂直钻孔,通过各相邻垂直钻孔间地震波CT探查判断相邻垂直钻孔间是否存在火烧区,通过新增垂直钻孔与原垂直钻孔间的地震波CT探查不断逼近真实火烧区边界,最终得到修正后的防隔水煤岩柱起算线。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对火烧区边界的连续探查,大幅提高了对火烧区边界的控制精度,还可以排查火烧区周边地层中存在的原生裂隙等导水通道,对烧变岩水害防治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