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保护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74679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836444.9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器具压缩机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保护方法,实现了对压缩机的精确保护,并且极大地降低了误判的风险。技术方案包括:压缩机启动前检测压缩机电源频率及电源电压并判断,符合条件后检测压缩机壳体温度并判断,符合条件则启动压缩机,采集压缩机启动时的电流与电压,计算压缩机堵转时的等效阻抗,压缩机启动后,实时采集压缩机正常运行过程中的电压、电流以及压缩机壳体温度,根据实时采集压缩机正常运行过程中的电压、电流计算压缩机运行时的等效阻抗,对运行时的等效阻抗进行实时监测,若运行时的等效阻抗以大于阈值速率降低并且与堵转时的等效阻抗的差值小于阈值差值,则切断压缩机相应开关。本发明适用于压缩机保护。

    电子式起动控制器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28327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84422.3

    申请日:2020-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式起动控制器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能够根据压缩机实际运行过程中相关参数以及制冷器具中蒸发器温度、冷藏室温度及冷冻室温度对电子开关进行相应控制,提高压缩机启动成功率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压缩机的能效。技术方案包括温度采样模块、电流采样模块、电压采样模块、电子开关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温度采样模块、电流采样模块、电压采样模块以及电子开关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温度采样模块、电流采样模块以及电压采样模块采集压缩机起动运行过程中的温度信息、电流信息以及电压信息对电子开关进行控制,以控制压缩机的起动或停止。本发明适用于电子式起动控制器智能控制。

    压缩机支撑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8335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1340435.2

    申请日:2020-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压缩机支撑结构,压缩机机芯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由弹簧、弹簧上底座和弹簧下底座组成;弹簧上底座固定在压缩机机芯底面上,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弹簧上底座以及弹簧下底座连接。本发明在压缩机机芯的底部设置支撑组件来降低压缩机机芯的振幅,并对支撑组件的弹簧结构加以改进,使弹簧能够同时满足压缩机高频、低频两种振动对支撑系统的要求,降低压缩机启动和停止瞬间的振动,弹簧的刚性能够随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的振幅大小而改变,对较小振幅的振动有更好的吸收作用,对较大振幅的振动有更好的抑制作用;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压缩机的运行振动,增加了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对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用于变频压缩机的驱动板固定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1356574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917502.0

    申请日:2021-08-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频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变频压缩机的驱动板固定支架。本发明包括安装基座、螺钉安装柱和支撑柱,还包括第一调节块,第一调节块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的外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螺钉安装柱包括第一安装柱,第一安装柱的顶部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凹槽适配;所述支撑柱包括第二安装柱,第二安装柱的顶部设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与凹槽适配;当第一安装部连接于装配孔内,且第一凸块与凹槽连接时,此时第一调节块与螺钉安装柱形成螺钉部;当第一安装部朝背离安装基座的方向设置,且第二凸块与凹槽连接时,此时第一调节块与支撑柱形成支撑部。本发明实现了螺钉安装柱与支撑柱在结构上的灵活转换。

    压缩机保护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7467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836444.9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器具压缩机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保护方法,实现了对压缩机的精确保护,并且极大地降低了误判的风险。技术方案包括:压缩机启动前检测压缩机电源频率及电源电压并判断,符合条件后检测压缩机壳体温度并判断,符合条件则启动压缩机,采集压缩机启动时的电流与电压,计算压缩机堵转时的等效阻抗,压缩机启动后,实时采集压缩机正常运行过程中的电压、电流以及压缩机壳体温度,根据实时采集压缩机正常运行过程中的电压、电流计算压缩机的实时等效阻抗,对运行时的等效阻抗进行实时监测,若运行时的等效阻抗以大于阈值速率降低并且与堵转时的等效阻抗的差值小于阈值差值,则切断压缩机相应开关。本发明适用于压缩机保护。

    压缩机支撑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8335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40435.2

    申请日:2020-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压缩机支撑结构,压缩机机芯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由弹簧、弹簧上底座和弹簧下底座组成;弹簧上底座固定在压缩机机芯底面上,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弹簧上底座以及弹簧下底座连接。本发明在压缩机机芯的底部设置支撑组件来降低压缩机机芯的振幅,并对支撑组件的弹簧结构加以改进,使弹簧能够同时满足压缩机高频、低频两种振动对支撑系统的要求,降低压缩机启动和停止瞬间的振动,弹簧的刚性能够随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的振幅大小而改变,对较小振幅的振动有更好的吸收作用,对较大振幅的振动有更好的抑制作用;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压缩机的运行振动,增加了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对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用于变频压缩机的驱动板固定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13565741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0917502.0

    申请日:2021-08-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频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变频压缩机的驱动板固定支架。本发明包括安装基座、螺钉安装柱和支撑柱,还包括第一调节块,第一调节块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的外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螺钉安装柱包括第一安装柱,第一安装柱的顶部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凹槽适配;所述支撑柱包括第二安装柱,第二安装柱的顶部设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与凹槽适配;当第一安装部连接于装配孔内,且第一凸块与凹槽连接时,此时第一调节块与螺钉安装柱形成螺钉部;当第一安装部朝背离安装基座的方向设置,且第二凸块与凹槽连接时,此时第一调节块与支撑柱形成支撑部。本发明实现了螺钉安装柱与支撑柱在结构上的灵活转换。

    一种变频压缩机空载运行转速快速估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48994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810070992.3

    申请日:2018-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频压缩机空载运行转速快速估算方法,首先在环温为25℃条件下,利用变频器不断地提高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空载情况下的运行转速,观察测功机测得的电机三相电压是否增加,直观地检测出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相电压的最大值,并进一步估算出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反电动势系数,然后基于对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测试的基础,在变频压缩机空载稳定运行时,在不增加任何转速测试设备的情况下,实现不同环境温度下,冰箱用变频压缩机空载运行转速的快速估算,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验证变频压缩机是否达到所设定的目标转速,可以广泛地适用于任意结构的变频压缩机空载运行转速的快速估算。

    制冷器具定频压缩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6527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10069.4

    申请日:2020-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器具定频压缩机控制系统及方法,能够根据压缩机实际运行过程中相关参数对应的控制条件及时序对压缩机的的起动运行过程进行智能化控制,极大地提高了压缩机的能效。本发明制冷器具定频压缩机控制系统,包括温度采集模块、电流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电子开关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电流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以及电子开关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温度采集模块、电流采集模块以及电压采集模块采集压缩机起动运行过程中的温度信息、电流信息以及电压信息对电子开关进行智能控制,以控制压缩机的起动或停止。本发明适用于制冷器具定频压缩机控制。

    用于智能功率模块的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5869358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1951908.2

    申请日:2021-08-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功率模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功率模块的散热器。本实用新型包括散热器基板,还包括插片和连接柱,所述插片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从插片的一端面贯穿至另一端面设置,散热器基板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一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与散热器基板的顶部或底部连通;当连接柱的一端依次穿过任意一个第一装配孔和插片上的连接孔后,所述插片连接于第一凹槽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用于智能功率模块的散热器,散热结构不够灵活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