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井群智能回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7810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011080048.X

    申请日:2020-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热井群智能回灌控制方法,包括多个地热井、集水器、板式换热器、分水器和热泵主机,每个地热井内均设置有取水泵,多个取水泵的出水端分别通过管道与集水器的进水端相连通,集水器的出水端经板式换热器与分水器的进水端相连通,板式换热器与热泵主机相连接;分水器的出水端设置有多个回灌泵,所述回灌泵与多个地热井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分水器和集水器之间设有平衡管;每个回灌泵的出水端经管道与其对应的地热井相连通;每个取水泵的出水端均设置有第一流量计和电导率测量计;每个回灌泵的出水端均设置有压力表和第二流量计;平衡管上设有第三流量计。

    综合利用水电站清洁能源的数据中心能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9284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58158.8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利用水电站清洁能源的数据中心能源系统,涉及数据中心能源技术领域。它包括供电系统和制冷系统;供电系统包括A段母线、B段母线、水电主供A路、水电主供B路;A段母线和B段母线上均通过第一开关连接有变压器和高压冷机;供电系统还包括备用供电系统。本发明将数据中心这个用能大户选址在水电站附近,可大量就地消纳水电站发出的电能,避免弃水这种浪费能源的情况发生。建设特高压外送通道需要消耗巨额资金,就地消纳能源在电力建设的经济性方面也有明显优势。

    一种地热井群智能回灌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7810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080048.X

    申请日:2020-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热井群智能回灌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多个地热井、集水器、板式换热器、分水器和热泵主机,每个地热井内均设置有取水泵,多个取水泵的出水端分别通过管道与集水器的进水端相连通,集水器的出水端经板式换热器与分水器的进水端相连通,板式换热器与热泵主机相连接;分水器的出水端设置有多个回灌泵,所述回灌泵与多个地热井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分水器和集水器之间设有平衡管;每个回灌泵的出水端经管道与其对应的地热井相连通;每个取水泵的出水端均设置有第一流量计和电导率测量计;每个回灌泵的出水端均设置有压力表和第二流量计;平衡管上设有第三流量计。

    基于BIM+GIS的区域能源站智慧运维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4722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134337.8

    申请日:2021-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区域能源站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IM+GIS的区域能源站智慧运维系统,包括BIM+GIS交互系统服务器和的展示端,还包括数据存储服务器,传感器子系统层,BIM+GIS交互系统服务器设有BIM+GIS模型轻量化处理系统和运维管理系统,BIM+GIS模型轻量化处理系统用于对BIM模型和GIS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运维管理系统对数据存储服务器获取的传感器子系统层的数据进行监测和管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BIM+GIS的区域能源站智慧运维系统的实施方法。本发明基于BIM+GIS的区域能源站智慧运维系统及其实施方法,集成能源站生产、维保、安防数据,搭建物联网+AI+三维展示一体化运维模式,有效解决区域能源站生产管理效率不高、巡检维护不便、安全防范能力不强的问题。

    一种基于BIM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2733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25018.4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一种基于BIM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包括感知与信息输入层、数据采集与传输层、综合管理层、信息交互展示层。感知与信息输入层,包括信息输入模块和第三方系统接入模块,用于输入信息;数据采集与传输层,用于实现数据采集、通讯、处理;综合管理层,包括三维可视化管理模块、资产管理模块、容量管理模块、能效管理模块和知识库管理模块;信息交互展示层,用于图形化人机交互界面从多个层次展现园区全景、楼栋全景、机房内三维全景。本发明可打破数据中心传统的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通和统一监控管理,使运维人员更直观、简便地了解各设备和管线的运行状态、定位及维护管理情况,可大幅提高运维工作的效率、准确性和直观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