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1037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79051.6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 国家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HP‑CRITIC的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综合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指标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别矩阵;一致性校验;计算准则层指标权重;计算评价层指标权重;计算各指标主观权重;建立线路单元状态等级评分标准;计算各指标变异程度;计算各指标的相关系数、信息量、组合权重;计算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评估结果;本发明充分将AHP法与CRITIC法各自的优点相结合,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对于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评估及预警更具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940671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169392.3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 长春晟德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1/88
Abstract: 主被动切换双包图像的输电线路缺陷控制探测装置,属于输电线路探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漏检的问题,可见光镜头、分光棱镜一及IR滤光片共光轴放置,可见光CCD探测器靶面位于可见光镜头的焦平面;红外镜头、分光棱镜二及可见光截止滤光片共光轴放置,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靶面位于红外镜头的焦平面;白光LED光源及中红外光源分别垂直入射于分光棱镜一和分光棱镜二上;微处理路用控制装置连接驱动一和驱动二,驱动一和驱动二分别连接中红外光源和白光LED光源;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和可见光CCD均与数据采集装置连接,数据采集装置与FPGA连接。基于双波段主动照明,主动与被动可切换,分适于全天候输电线路的控制和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94067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1911169392.3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IPC: G01N21/88
Abstract: 主被动切换双包图像的输电线路缺陷控制探测装置,属于输电线路探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漏检的问题,可见光镜头、分光棱镜一及IR滤光片共光轴放置,可见光CCD探测器靶面位于可见光镜头的焦平面;红外镜头、分光棱镜二及可见光截止滤光片共光轴放置,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靶面位于红外镜头的焦平面;白光LED光源及中红外光源分别垂直入射于分光棱镜一和分光棱镜二上;微处理路用控制装置连接驱动一和驱动二,驱动一和驱动二分别连接中红外光源和白光LED光源;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和可见光CCD均与数据采集装置连接,数据采集装置与FPGA连接。基于双波段主动照明,主动与被动可切换,分适于全天候输电线路的控制和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211602957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22068357.4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 长春工程学院 , 长春晟德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1/88
Abstract: 主被动切换双包图像的输电线路缺陷控制探测装置,属于输电线路探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漏检的问题,可见光镜头、分光棱镜一及IR滤光片共光轴放置,可见光CCD探测器靶面位于可见光镜头的焦平面;红外镜头、分光棱镜二及可见光截止滤光片共光轴放置,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靶面位于红外镜头的焦平面;白光LED光源及中红外光源分别垂直入射于分光棱镜一和分光棱镜二上;微处理路用控制装置连接驱动一和驱动二,驱动一和驱动二分别连接中红外光源和白光LED光源;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和可见光CCD均与数据采集装置连接,数据采集装置与FPGA连接。基于双波段主动照明,主动与被动可切换,分适于全天候输电线路的控制和探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497707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10669514.0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
Inventor: 张广新 , 齐恩铁 , 李成 , 马莹 , 付东 , 郑鹏 , 曲永强 , 马晖 , 葛长鑫 , 赵立英 , 王敏珍 , 陈祥鑫 , 张琦 , 孙峰伟 , 范渤 , 刘国斌 , 高巍 , 刘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避雷器动作数据的雷害区域分析系统及其方法,属于避雷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上侧设置有旋转筒,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轴架,两个轴架之间转动设置有中心轴,旋转筒的两侧均开设有轴心孔,中心轴转动贯穿于轴心孔,旋转筒的上侧转动设置有旋转架,旋转架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避雷器本体,每个避雷器本体上均固定连接有电流监测器,底座上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带动避雷器本体移动;能够实现对多个避雷器本体的全过程监测,测试时间短,工作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67151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71493.5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 浙江钰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长春建筑学院
Inventor: 齐恩铁 , 王敏珍 , 刘明慧 , 张灿煜 , 冯思瑶 , 潘中峰 , 张琦 , 赵立英 , 张敬尧 , 于鑫 , 刘刚 , 王德智 , 倪虹霞 , 张广新 , 高光敏 , 陈翰林 , 宋志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边缘计算的新能源并网线路故障定位装置,属于故障定位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故障检测传感器,故障检测传感器设置于壳体内部,壳体下方开设有进入口,还包括第一夹持爪、第二夹持爪、转动驱动机构、转动齿轮机构、开关驱动机构和滑动驱动机构,壳体外侧开设有转动槽,转动齿轮机构转动设置于转动槽内,转动驱动机构设置于壳体外侧,转动齿轮机构与转动驱动机构传动连接,该发明具备安装便捷,安装速度快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基于边缘计算的新能源并网线路故障定位装置在安装时,操作十分复杂,安装极其不便,设备无法快速安装,进而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和使用者生命及财产安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1247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011582207.6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GPU的SLAM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对输入的每一帧图像信息进行误差的预测,得到预测值;判断预测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是,则在运行SLAM算法的过程中,只启动多个代表性warp,记录代表性warp内所有线程的分支方向,并将记录的分支方向传给与之相邻的warp。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branch divergence现象,减少了冗余计算,提升了SLAM的运行速度,且实现了对SLAM误差的精细化控制使其一直保持在可接受的最大误差值之下,并探索了近似计算技术应用于SLAM这种高精度应用的前景和机会。
-
公开(公告)号:CN11523899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871145.3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 , 长春工程学院
Inventor: 马晖 , 付东 , 郑鹏 , 曲永强 , 孙峰伟 , 葛长鑫 , 范渤 , 张广新 , 李成 , 齐恩铁 , 王敏珍 , 张琦 , 陈祥鑫 , 刘博文 , 吴锡 , 思军武 , 李坤银 , 李志轩 , 汪鑫 , 高巍
IPC: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避雷器动作与空间邻域特征表达的高雷害区域发现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采用避雷器动作历史数据、数字高程影像数据及高雷害动作次数阈值,获得避雷器动作历史数据个数、避雷器动作次数最大值、最小值及缩放归一化阈值;建立空间平均特征获取算子,输入待处理经度和待处理纬度,得到空间平均特征计算结果,计算已有的避雷器动作历史数据所有表项的避雷器空间平均特征数组;建立空间邻域特征表达算子,得到空间特征数组;利用空间邻域特征表达算子,得到回归预测模型;利用所建立的算子及回归预测模型对新位置进行高雷害区域发现。本发明方法可以准确预测新位置是否为高雷害区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布设避雷器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2153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97927.8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 , 长春工程学院
Inventor: 马晖 , 孙峰伟 , 范渤 , 李成 , 刘俊田 , 张广新 , 娄展豪 , 齐恩铁 , 思军武 , 王敏珍 , 李志轩 , 赵立英 , 李坤银 , 张琦 , 刘博文 , 宋志杰 , 汪鑫 , 王军 , 任浩 , 高巍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传输技术领域,尤其为基于异构网络的避雷器数据无线传输方法、装置及介质,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杆塔的检测节点建立自组网信号传输线性拓扑结构模型;构建线路后端云服务平台和前端杆塔的监测传感器的边缘计算层,完成小区域数据的离线处理及分析;根据监测端信号强度自主选择选取无线通信协议进行通讯进行数据传送。本发明实现无信号区域采集数据的低时延、高速率、高可靠传输,大大降低巡检的难度和强度。根据监测传感器的信号强度通过边缘计算层在云服务平台中自主选择无线多跳网络或公共网络,以构建自组网信号传输线性拓扑结构模型,将数据传送至动态汇聚节点或直接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实现输电线路无信号区域无盲点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641349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01065.0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延边供电公司 , 长春工程学院
IPC: G06T7/13
Abstract: 一种从雷达点云数据中获取静止及移动目标轮廓的方法,属于电力设备巡检技术领域,在杆塔雷达点云数据最大包裹范围基础上,利用输电线路杆塔中线收缩算子和输电线路杆塔纵向收缩算子,分别朝着杆塔中线和垂直向下两个方向将这一范围收缩,逐步获得输电线路杆塔的轮廓。采用本发明方法在收缩过程中可以忽略掉一些线路产生的点或者噪声点对轮廓的影响;由于分别朝着杆塔中线和垂直向下收缩,所以雷达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由于遮挡在杆塔内部的一些缺失数据不会影响到杆塔的轮廓结果,使得本发明方法可以产生更加准确的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