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堵水阀门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608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319175.8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堵水阀门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管套、锁紧螺帽和中间中通结构的内管,利用中间中通结构的内管外侧嵌套管套,在管套位于扩大端头一端外侧开设卡齿,管套位于扩大端头一端管壁设有沿轴向设置的分隔缝,利用内管另一端的扩大端头对管套进行支撑,使管套设卡齿的一段充分嵌入墙体内,利用管套的膨胀扩张及卡齿结构与墙体密切连接,通过锁紧螺帽与内管的外螺纹配合连接锁紧管套和内管,然后在内管设有外螺纹一端连接阀门开关,从而形成引水结构,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密封性好,在孔内填塞管套和内管,利用阀门开关可实现多次引水和堵水,连接方便,省时省力。

    一种基坑墙体倾斜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207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67759.0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墙体倾斜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通过将倾斜角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安装板固定于侧斜管内,将传感器安装板一端固定于侧斜管内的卡槽内,有利于传感器安装板的安装,倾斜角传感器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板的中间部侧面,有利于倾斜角传感器角度调整和安装,倾斜角传感器通过连接线连接于倾角显示器,利用柔性管结构为倾斜角传感器提供固定安装腔体,使倾斜角传感器随待测墙体一体成型,利用柔性管特性能够便于监测待测基坑墙体发生倾斜部位处的倾斜角传感器发生转动位移,从而能够快速得到待测基坑墙体发生倾斜数据,通过倾角显示器实时显示待测基坑墙体倾斜数据,提高了待测基坑墙体倾斜测量速度,减小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监测精度。

    一种地基加固成桩装置及地基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1953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81354.5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基加固成桩装置及地基加固方法,通过采用中间为中空结构的波导管,在波导管的一端连接有磁控管,波导管另一端封闭,波导管的管壁上设有多个沿波导管长度方向开设波导裂缝,多个波导裂缝不连通,波导管内壁位于每个波导裂缝一侧设有一个拾取探针,拾取探针沿波导管径向设置,利用管壁开设波导裂缝形成管状加热结构,利用磁控管产生微波,微波经过波导管内震荡后通过拾取探针拾取微波从波导裂缝向外均匀辐射,实现对波导管周土体加热的效果,达到精准加热的目的,通过高温使土体强度提高,减少了对原状土的扰动,降低了地基处理成本,同时该处理方式对环境污染小,是环境友好型的施工方法。

    一种电磁波加热土地基成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405090U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21189104.9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波加热土地基成桩装置,通过采用中间为中空结构的波导管,在波导管的一端连接有磁控管,波导管另一端封闭,波导管的管壁上设有多个沿波导管长度方向开设波导裂缝,多个波导裂缝不连通,波导管内壁位于每个波导裂缝一侧设有一个拾取探针,拾取探针沿波导管径向设置,利用管壁开设波导裂缝形成管状加热结构,利用磁控管产生微波,微波经过波导管内震荡后通过拾取探针拾取微波从波导裂缝向外均匀辐射,实现对波导管周土体加热的效果,达到精准加热的目的,通过高温使土体强度提高,减少了对原状土的扰动,降低了地基处理成本,同时该处理方式对环境污染小,是环境友好型的施工方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全站仪红外激光用棱镜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082369U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21190985.6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站仪红外激光用棱镜装置,包括棱镜镜座,棱镜镜座一侧中间设有棱镜凹槽,棱镜凹槽内镶嵌固定有棱镜镜片,棱镜镜座的棱镜凹槽外圈均匀安装有多个灯源,棱镜镜座的另一侧设置有电源和开关,电源、开关与灯源通过导线连接,通过在棱镜镜片周围均匀安装有多个灯源,灯光亮度可调节,根据不同的需光量进行亮度调节,保证在测量工作中,棱镜镜片中心点清晰可见,测量人员用全站仪可准确瞄点,保证测量工作顺利进行,不需要额外灯光补助,光源稳定可见,不受其他外界因素影响,节省人力物力,提高了检测效率。

    一种用于基坑墙体漏水的堵水阀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175807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22304789.0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墙体漏水的堵水阀门装置,包括管套、锁紧螺帽和中间中通结构的内管,利用中间中通结构的内管外侧嵌套管套,在管套位于扩大端头一端外侧开设卡齿,管套位于扩大端头一端管壁设有沿轴向设置的分隔缝,利用内管另一端的扩大端头对管套进行支撑,使管套设卡齿的一段充分嵌入墙体内,利用管套的膨胀扩张及卡齿结构与墙体密切连接,通过锁紧螺帽与内管的外螺纹配合连接锁紧管套和内管,然后在内管设有外螺纹一端连接阀门开关,从而形成引水结构,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密封性好,在孔内填塞管套和内管,利用阀门开关可实现多次引水和堵水,连接方便,省时省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室内隧道模型试验衬砌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2671800U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21463592.8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室内隧道模型试验衬砌支护结构,包括上部衬砌支护、下部衬砌支护、榫卯结构和应力测量装置;所述上部衬砌支护的两端通过榫卯结构与下部衬砌支护的两端连接,使上部衬砌支护和下部衬砌支护形成环形封闭结构,应力测量装置设置在榫卯结构上,用于测量上部衬砌支护和下部衬砌支护连接处的应力状态。能够更好地模拟隧道室内模型试验中,先开挖然后再支护的施工工序,使模型试验结果更为精确,并且衬砌构件及接头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调整榫卯结构位置,进行改装。

    一种用于基坑内墙体的倾斜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513111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1884725.6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内墙体的倾斜监测装置,通过将倾斜角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安装板固定于侧斜管内,将传感器安装板一端固定于侧斜管内的卡槽内,有利于传感器安装板的安装,倾斜角传感器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板的中间部侧面,有利于倾斜角传感器角度调整和安装,倾斜角传感器通过连接线连接于倾角显示器,利用柔性管结构为倾斜角传感器提供固定安装腔体,使倾斜角传感器随待测墙体一体成型,利用柔性管特性能够便于监测待测基坑墙体发生倾斜部位处的倾斜角传感器发生转动位移,从而能够快速得到待测基坑墙体发生倾斜数据,通过倾角显示器实时显示待测基坑墙体倾斜数据,提高了待测基坑墙体倾斜测量速度,减小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监测精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水位监测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321899U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21599689.9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位监测装置,包括水位监测管和设置于水位监测管上端的孔盖外壳,孔盖外壳内设有带有通孔的底座,底座上设有用于调平的调平座,调平座下端设有红外测距器和激光回馈感应器,红外测距器下端的激光点出口和激光回馈感应器均位于底座的通孔内,通过在孔盖外壳内设置红外测距器,通过水位监测管为待监测施工场地水位监测提供竖直的水位监测管通道,利用红外测距器的测距原理实现竖直的水位监测管通道内水位的监测,干扰小,测量精度高,本装置结构简单,测量速度快,准确率高。

    一种隧道壁后排水结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948791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2029593.5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壁后排水结构,包括中央排水管、横向排水管、纵向排水和环向排水管,环向排水管沿隧道壁设置于初期支护与二衬之间,环向排水管上连接有多个支路排水管,支路排水管内部为蜂窝状骨架结构;纵向排水沿隧道长度方向设置于隧道壁与隧道底交汇处,横向排水管垂直于隧道长度方向设置于隧道底部,横向排水管与纵向排水通过三通管连通,纵向排水和环向排水管通过三通管连通,中央排水管沿隧道长度方向设置于隧道底部,横向排水管与中央排水管连通,内部为蜂窝状骨架结构的支路排水管分布于环向排水管上,增大有效排水面积,支路排水管内部为蜂窝状结构,外部为透水性土工材料,避免了后期施工挤压阻塞排水管,有利于及时排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