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56148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11103.4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灵敏度液体介电常数测量微波传感器,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介质基板和立体容器结构;所述介质基板包括两个馈电端口、两组λ/4阶跃阻抗谐振器、一个矩形辐射贴片,辐射贴片中间加载CSRR结构;立体容器结构位于介质基板中央,底部为介质基板,通过两条平行耦合线实现馈电。本发明在结构上通过λ/4阶跃阻抗谐振器实现匹配,与传统微带均匀阻抗传输线相比,在设计上多一个自由度,可以通过调节各段传输线的长度和宽度来实现相应的谐振频率,在设计上实现阻抗匹配更加灵活。所设计的传感器利用具有微带结构的介质基板搭建液体盛放的容器,增强了待测区域的电场强度,对介电常数的变化更加敏感,显著增强了传感器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06759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610345259.9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面波导馈电的小型化宽频带介质谐振器天线,包括介质基板、共面波导和圆环介质谐振器,共面波导包括接地地板、辐射贴片和馈电部分,馈电部分包括环形贴片以及中心带线,接地地板包括两部分且两部分相对于中心带线呈对称结构,在接地地板上具有两个对称性的L型缺口和矩形缺口,辐射贴片由四个两两对称的四分之一圆环贴片构成,圆环介质谐振器位于馈电部分环形贴片的正中间。本发明通过采用共面波导馈电圆环印刷单极天线和介质谐振器天线的混合辐射机制,激励谐振器的多个工作模式,从而扩展带宽,并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辐射效率和峰值增益,保证天线在小尺寸的前提下,获得宽频带工作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445328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288545.3
申请日:2011-09-26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光学薄膜元件吸收损耗绝对测量的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样品的反射率或透射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拟合获得探测光波波长位置反射率或透射率与温度变化之间的线性关系A,建立实验系统,得到反射率或透射率随加热光功率变化的规律,拟合获得反射率或透射率与加热光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B,从而获得温度变化与加热光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C,然后,在实验测得样品表面加热光斑大小以及样品对加热光反射率或透射率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获得温度变化与加热光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D,最后通过调整样品对加热光的吸收率,使线性关系D与线性关系C相同,即可获得样品对加热光功率的吸收率绝对值,该方法可以较为简便的实现测量光学薄膜吸收损耗的绝对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87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65395.2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馈源遮挡影响的贝塞尔波束生成超表面分区设计方法,属于电磁超表面设计领域。该方法包括:设计在X波段下能够分别工作在x极化和y极化的极化复用反射阵单元;预估超表面反射阵列的规模以及馈源与超表面反射阵列中心的距离;确定极化复用反射阵单元的波矢量与传播轴之间的夹角;将超表面反射阵列划分为产生偏轴双焦点聚焦的区域和产生贝塞尔波束的区域,从相位补偿图中查找各单元的补偿相位及对应的尺寸,将单元排列为分区域的圆形反射阵列,圆形反射阵列的内圆区域产生偏轴双焦点聚焦,外环区域产生贝塞尔波束。本发明降低了反射型超表面因馈源遮挡造成的能量损耗,具有小型化、集成化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28474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1473525.3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化复用的单层惠更斯超表面单元,属于人工电磁领域。该单元由第一金属片、第二金属片、第三金属片、第四金属片和介质基板组成。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为矩形长条结构。第三金属片和第四金属片为两个矩形长条结构;所有金属片均为电偶极子,利用上下层反向流动的表面电流诱导磁流,没有单独构建磁偶极子,在物理结构上消除了磁性元件的需求,使单元结构更加紧凑、更易集成。本发明工作的中心频率为35GHz,单元透射幅度、相位和极化方式可以通过改变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矩形金属片的长度独立调控。单元具有高的透射性能和340°的透射相位调控,在不同极化波束的照射下可以呈现不同图像,具有极化复用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1315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29660.5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H01Q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波束反射编码超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工作频点相位响应由高到低依次相差接近45°的八种超表面单元,所述八种超表面单元按照一定的编码序列排列,用于实现在入射波垂直入射时,反射波束有两束,其方位角分别为 和 每种超表面均包括三层结构,从上至下为上层金属图案、中间介质层和下层金属板。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厚度较薄、设计巧妙灵活、制作成本低、加工简单等特点。其在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085959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73047.2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H01P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H型缺陷地人工传输线的小型化谐波抑制等分功分器,属于射频微波电路领域。该功分器包括有一个介质基板;介质基板的一个表面上设有金属微带,包括两段H型缺陷地人工传输线的金属微带表面部分、信号输入端口微带线、信号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口微带线和一个贴片隔离电阻;每段H型缺陷地人工传输线呈左右对称结构,包括有两段折叠细传输线、两段竖直短细传输线、两段水平细传输线、两段短矩形开路支节、两段竖直长细传输线、一段水平粗传输线和两个长矩形开路支节和金属接地板上蚀刻的一个H型缺陷地结构。本发明较传统功分器尺寸明显减小,对于谐波形成较宽的阻带,具有良好的谐波抑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28474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473525.3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化复用的单层惠更斯超表面单元,属于人工电磁领域。该单元由第一金属片、第二金属片、第三金属片、第四金属片和介质基板组成。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为矩形长条结构。第三金属片和第四金属片为两个矩形长条结构;所有金属片均为电偶极子,利用上下层反向流动的表面电流诱导磁流,没有单独构建磁偶极子,在物理结构上消除了磁性元件的需求,使单元结构更加紧凑、更易集成。本发明工作的中心频率为35GHz,单元透射幅度、相位和极化方式可以通过改变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矩形金属片的长度独立调控。单元具有高的透射性能和340°的透射相位调控,在不同极化波束的照射下可以呈现不同图像,具有极化复用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6496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656628.0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H01P1/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20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输零点可控的微带低通滤波器,属于微波技术领域。该滤波器包含介质板,所述介质板的一个表面上设置有金属微带,另一个表面上设置有金属地,所述金属微带包含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微带短折叠线,微带长折叠线,微带细传输线和微带矩形开路支节;所述信号输入端,微带短折叠线,微带长折叠线以及信号输出端相互连接形成滤波器的主传输电路;所述微带矩形开路支节通过所述微带细传输线与所述主传输电路连接。本发明采用在主传输线上加载微带开路支节和微带细传输线组成的串联谐振电路的形式,能够在阻带内引入一个传输零点,这使得滤波器具有较好的带外抑制和阻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5211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122624.6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射频能量收集系统的宽频整流器,包括接收天线部分、整流器部分、DC-DC升压器部分和智能管理部分;所述接收天线部分用于接收环境中的射频能量,并且完成空间无线电波和导行波之间的转换;所述整流器部分与接收天线部分连接,将天线接收到的交流小信号转换成直流电压;所述DC-DC升压器部分与整流器部分连接,用于将整流器部分输出电压进行升压;所述智能管理模块部分与DC-DC升压器部分连接,为电池或设备终端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本发明应用于射频能量收集系统的宽频整流器。利用整流二极管,将接收天线接收到的环境射频能量转换为直流电压,能够实现低功耗电子产品(RFID、手机、蓝牙耳机、无电池遥控器等)的无线供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