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加载PIN二极管的波束可重构缝隙阵列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462891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0277488.7

    申请日:2022-03-21

    Inventor: 王敏 李玄 陈正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加载PIN二极管的波束可重构缝隙阵列天线,该天线从上到下依次由第一金属层、介质基片、第二金属层组成。在第一金属层表面设置八个相同的矩形辐射槽,每一个辐射槽对称分布于第一金属层宽边中线的两侧。每个辐射槽的中心加载一个PIN二极管,用于控制辐射槽的状态。介质基片边缘均匀分布圆柱形金属连接杆,连接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构成一个单宽边开路的腔体结构。通过分别设置八个PIN二极管处于导通或截止状态,可以得到不同的辐射波束,波束扫描范围为‑56°~+56°。本发明的工作频率点为5.8GHz。‑10dB阻抗带宽为8.6%。0°波束的增益为11.6dBi。本发明具有电性能优良、波束覆盖范围广、灵活性高等优势,适用于无线系统。

    一种单馈超宽带圆极化宽波束磁电偶极子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497665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378592.5

    申请日:2022-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馈超宽带圆极化宽波束磁电偶极子天线,属于天线技术领域。从上而下包括:顶部金属板,磁电偶极子辐射结构,侧面金属壁,方形金属地板,集成式馈电结构,同轴巴伦和射频接口。天线采用全新的全金属天线辐射结构和集成了3dB功分器、90°移相器的馈电结构。天线工作带宽达到了87.9%(0.74GHz~1.90GHz)。在此频段范围内,天线的反射系数均小于‑10dB,轴比均小于3dB,E面半功率波束宽度达到121°至182°和H面半功率波束宽度达到113°至201°,增益达到3.8dBi至4.8dBi。天线辐射结构采用全金属材料,降低成本,提高稳定性。与传统圆极化磁电偶极子天线设计相比,该天线设计具有成本低、频带宽、增益稳定以及波束宽度大等优点。

    一种超薄全金属双频透射和反射集成阵列天线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1472569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364914.0

    申请日:2022-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薄全金属双频透射和反射集成阵列天线单元,天线单元通过在第一方形金属板(1)上蚀刻第一开口圆环槽(11)、四个加载型三角形槽(12)(13)(14)(15)和第二开口圆环槽(16)来获得。其中四个加载型三角形槽和第二开口圆环槽共同组成沿x和y轴均非对称的槽结构。单元两个频段的中心频点分别是10GHz和22GHz。在低频状态下旋转第一开口圆环槽(11)来改变开口角度,在高频状态下改变四个加载型三角形槽的尺寸和镜像翻转第二开口圆环槽(16),单元的反射和透射相位能在0°~360°连续变化,且幅度的线性值都为最大值0.5。上述单元按等间距构成二维超薄全金属平面阵列天线,在两个频段下分别沿+z轴和‑z轴同时辐射出聚焦波束。

    一种基于加载PIN二极管的波束可重构缝隙阵列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462891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77488.7

    申请日:2022-03-21

    Inventor: 王敏 李玄 陈正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加载PIN二极管的波束可重构缝隙阵列天线,该天线从上到下依次由第一金属层、介质基片、第二金属层组成。在第一金属层表面设置八个相同的矩形辐射槽,每一个辐射槽对称分布于第一金属层宽边中线的两侧。每个辐射槽的中心加载一个PIN二极管,用于控制辐射槽的状态。介质基片边缘均匀分布圆柱形金属连接杆,连接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构成一个单宽边开路的腔体结构。通过分别设置八个PIN二极管处于导通或截止状态,可以得到不同的辐射波束,波束扫描范围为‑56°~+56°。本发明的工作频率点为5.8GHz。‑10dB阻抗带宽为8.6%。0°波束的增益为11.6dBi。本发明具有电性能优良、波束覆盖范围广、灵活性高等优势,适用于无线系统。

    基于逆相位旋转法的圆极化维瓦尔第阵列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8712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04394.7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逆相位旋转法的圆极化维瓦尔第阵列天线,从上至下依次为维瓦尔第辐射结构、同轴线、第一介质基片、阵列金属地、第二介质基片、微带功分移相馈电网络。维瓦尔第辐射结构由四个维瓦尔第单元按十字形排列,利用多级扇形线与同轴线连接到由圆极化馈电网络和T形微带线级联成的微带功分移相馈电网络完成馈电。改变多级扇形微带线的馈电方向,可以实现维瓦尔第单元180°相位切换。组合维瓦尔第辐射结构中多级扇形微带线馈方向和按逆时针方向分别提供0°、90°、0°、90°相位的圆极化馈电网络,实现四个维瓦尔第单元逆旋转相位依次为0°、90°、180°、270°,辐射低轴比的高增益圆极化辐射波。本发明具有电性能优良、低轴比等优势,适用于无线系统。

    单层双向双线极化缝隙阵列天线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0523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10836.8

    申请日:2023-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层双向双线极化缝隙阵列天线,该天线是通过在介质集成波导的上层金属板和下层金属板开缝隙槽实现电磁波的双向辐射。通过在上层金属板设置沿天线宽边中线交错分布的“\”字形缝隙槽、在下层金属板设置沿天线宽边中线交错分布的“/”字形缝隙以实现向自由空间辐射双向双线极化电磁波。为了提高极化隔离度,设置“/”字形缝隙和“\”字形缝隙槽沿天线宽边中线交错分布。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新型的多辐射面组合方法,具有集成度高、辐射效率高、系统简单可靠、成本低以及极化隔离度高等优点。

    新型棕榈叶型共面Vivaldi阵列天线及单元设计

    公开(公告)号:CN11484377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96244.5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棕榈叶型共面Vivaldi阵列天线及单元设计。通过对影响传统Vivaldi天线辐射性能最重要的辐射臂部分延长外边沿、开递进指数型狭缝以及对槽线进行阶梯阻抗变换等设计获得了一款工作频率为4.7GHz新型棕榈叶型共面Vivaldi天线单元;设计了一款工作频率为4.7GHz、工作带宽为3.54‑5.63GHz、增益为15.6dB、其主极化辐射方向图半功率波束宽度为23°的4×4Vivaldi阵列天线;发明中所有介质基片选用Rogers5880,其相对介电常数为2.2,正损耗角的正切值为0.0009,厚度为1mm。本发明的4×4Vivaldi天线阵列单元结构新颖,在微波频段具有小型化,结构紧凑,增益较高等优势,适用于组成大规模阵列运用于定向性需求较强的通信场景中。

    基于堆叠圆形十字开槽贴片的宽带高增益圆极化滤波阵列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706009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91047.9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堆叠圆形十字开槽贴片的宽带高增益圆极化滤波阵列天线,属于天线技术领域;该天线包括四个堆叠圆形十字开槽贴片圆极化阵列天线单元、四个一分二功分移相馈电网络和一个一分四功分移相馈电网络;为了提高天线的阻抗带宽和辐射增益,天线单元上设置了具有开十字型缝隙槽的圆形贴片;本发明天线工作频率点是3.5GHz,介质基板采用Taconic TXL‑8;阵列天线是由4个辐射单元组成,尺寸为1.51λ×1.51λ×0.15λ,频带范围为2.5GHz‑4.5GHz,3.85GHz频点处的增益为14.9dBi。本发明天线在宽频带以及增益等方面都有较大优势。

    一种高增益低剖面全金属端射阵列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62474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099583.9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款高增益低剖面全金属端射阵列天线,包括两个相同的全金属辐射结构和一个一分二微带功分馈电结构。每一个全金属辐射结构由两个渐变结构、矩形微带线、16个辐射单元和同轴线构成;16个辐射单元分为13个矩形贴片加载的辐射单元和3个圆形贴片加载的辐射单元,两种辐射单元交错地加载在矩形微带线上,从而实现端射增益的提高和阻抗带宽的改善;一分二微带功分馈电结构为多边形金属结构,为两个全金属辐射结构提供等辐同相的能量,形成二元端射阵列,进一步提高端射增益。本发明具有增益高、剖面低、结构简单、易加工和成本低的优势,适用于各大现代无线通信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