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LSTM-DQN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2476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30263.6

    申请日:2024-10-14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LSTM‑DQN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属于流星余迹通信领域。针对流星余迹通信信道传输时延较长导致的信道状态信息时效性不足问题,以及传统自适应调制编码算法在快时变信道中性能下降较为局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联合LSTM和DQN网络来进行策略选择从而提升系统吞吐量的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初始化LSTM和DQN的网络框架,通过信噪比估计算法以及检错码得到每一步的传输情况作为神经网络训练数据,之后LSTM负责进行时序预测改进信道状态信息过期的问题,DQN网络使用经验回放和目标网络来训练自适应调制编码策略网络。通过不断迭代网络参数,优化不同信道状态下调制编码方案策略的选取,进而得到更适应信道当下状态的调制编码方案。

    一种两阶段自适应混合判决反馈均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4981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80739.0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对流层散射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两阶段自适应混合判决反馈均衡方法,给出SC‑FDE系统模型,并针对发送端数据帧结构进行设计;对针对DS‑CDMA系统的两阶段HDFE均衡算法进行分析;针对已有均衡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两阶段自适应HDFE均衡算法。本发明提出的两阶段自适应HDFE均衡算法,在第一阶段,使用MMSE‑RISIC均衡,并将结果作为第二阶段反馈滤波器的输入,提高了反馈滤波器输入信号的准确性。当信道为频域深度零点信道时,使用HDFE的结果更新第一阶段输入的反馈信号,进一步提高了反馈滤波器输入信号的准确性。通过基于SC‑FDE系统的散射信道下的仿真分析,该改进的均衡算法有较为明显的误码性能的提升。

    一种用于流星余迹通信的AMC-HARQ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998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80727.8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用于流星余迹通信的AMC‑HARQ方法,属于流星余迹通信领域。针对流星余迹通信信道具有突发和不稳定的特性,使用固定调制编码的方案会在信道条件好时浪费信道资源,信道条件差时重传率高,导致系统总吞吐量低这一问题,提出了在HARQ—Ⅰ型系统的基础上增加AMC技术,包括如下步骤:初始状态下采用默认编码调制方案收发信号,接收端根据导频信号测量信噪比,并反馈信噪比对应的MCS索引和ACK/NACK,发送端根据反馈信息和经计算得到的误块率得到更准确的MCS索引,根据MCS索引选取编码调制方案。该方法可以很好地适应流星余迹信道不稳定的特性,更准确地选取合适的编码和调试方案,提升系统吞吐量,且计算量小,易于工程实现。

    一种基于RD单元效应区域的雷达目标检测中的目标合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9250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60948.9

    申请日:2023-09-08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距离‑多普勒(Range‑Doppler,RD)单元效应区域的雷达目标检测中的目标合并方法,属于雷达信号数据处理领域。针对雷达目标检测中,目标的能量会扩散到多个单元,导致目标所在单元和邻近单元都有可能检测出有目标这一问题,基于RD单元的效应区域构建雷达检测中的目标合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得检测后的雷达回波数据,获得目标距离‑多普勒单元,构成小效应区域,获得单个距离向上小效应区域的质心以及幅度和,获得单个多普勒向上小效应区域的质心以及幅度和,获得大效应区域的质心,获得距离向大效应区域的质心,获得多普勒向大效应区域的质心。该方法可以准确的将效应区域目标合并成一个目标,计算量小,易于工程实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