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99958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510847195.8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制冷压缩机外置式润滑油系统,其包括润滑油冷却装置、过滤装置、制冷剂喷射冷却装置及安装固定装置,润滑油冷却装置、过滤装置主要包括进油管、进油阀门、冷却器进油接头、冷却器、冷却器出油接头、冷却器出油管、第一过滤器进油阀门、第二过滤器进油阀门、第一过滤器进油接头、第二过滤器进油接头、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一过滤器出油接头、第二过滤器出油接头、第一过滤器出油阀门、第二过滤器出油阀门、压缩机进油管和压缩机进油接头;制冷剂喷射冷却装置主要包括液态制冷剂进液管、喷射节流阀、气态制冷剂出气管;安装固定装置主要包括油系统固定支架、第一过滤器安装支架、第二过滤器安装支架及冷却器安装支架。
-
公开(公告)号:CN105299958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47195.8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1/002 , F25B43/003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制冷压缩机外置式润滑油系统,其包括润滑油冷却装置、过滤装置、制冷剂喷射冷却装置及安装固定装置,润滑油冷却装置、过滤装置主要包括进油管、进油阀门、冷却器进油接头、冷却器、冷却器出油接头、冷却器出油管、第一过滤器进油阀门、第二过滤器进油阀门、第一过滤器进油接头、第二过滤器进油接头、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一过滤器出油接头、第二过滤器出油接头、第一过滤器出油阀门、第二过滤器出油阀门、压缩机进油管和压缩机进油接头;制冷剂喷射冷却装置主要包括液态制冷剂进液管、喷射节流阀、气态制冷剂出气管;安装固定装置主要包括油系统固定支架、第一过滤器安装支架、第二过滤器安装支架及冷却器安装支架。
-
公开(公告)号:CN105299943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510846136.9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式冷水机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双机头离心式冷水机组系统。包括第一离心式压缩机进气阀(1)、第二离心式压缩机进气阀(2)、第一离心式压缩机排气阀(3)、第二离心式压缩机排气阀(4)、第一离心式压缩机补气阀(5)、第二离心式压缩机补气阀(6)、第一旁通阀(7)、第二旁通阀(8)、第一节流阀(9)、第二节流阀(10)、第一离心式压缩机(11)、第二离心式压缩机(12)、第一蒸发器(13)、第二蒸发器(14)、第一冷凝器(15)、第二冷凝器(16)、第一省功器(17)、第二省功器(18)、第一离心式压缩机进气管(19)、第二离心式压缩机进气管(20)。该系统设计简单、易于操作、稳定可靠、易于安装及清洁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5299943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46136.9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式冷水机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双机头离心式冷水机组系统。包括第一离心式压缩机进气阀(1)、第二离心式压缩机进气阀(2)、第一离心式压缩机排气阀(3)、第二离心式压缩机排气阀(4)、第一离心式压缩机补气阀(5)、第二离心式压缩机补气阀(6)、第一旁通阀(7)、第二旁通阀(8)、第一节流阀(9)、第二节流阀(10)、第一离心式压缩机(11)、第二离心式压缩机(12)、第一蒸发器(13)、第二蒸发器(14)、第一冷凝器(15)、第二冷凝器(16)、第一省功器(17)、第二省功器(18)、第一离心式压缩机进气管(19)、第二离心式压缩机进气管(20)。该系统设计简单、易于操作、稳定可靠、易于安装及清洁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205209012U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20964478.6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离心式冷水机组换热器水室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蒸汽进口、冷凝室、隔板、冷凝管和蓄水池,壳体内竖向堆叠的复数层冷凝室,冷凝室上设有复数个均匀分布的冷凝管,相邻两个冷凝室通过隔板隔开,隔板上设有通孔,壳体上开设蒸汽进口,蒸汽进口连通第一层的冷凝室,最后一层冷凝室连通蓄水池,蓄水池的敞口处设有过滤器,过滤器包括依次设置的滤网层、砂土层、纱布层、木炭层和活性炭层。利用整个冷凝装置将热蒸汽冷凝成水,同时利用过滤器将冷凝后的水进行生物过滤。
-
公开(公告)号:CN205209033U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20966893.5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F25B4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冷水机组手动节流装置。本其包括冷媒流通管道、法兰和节流孔板,节流孔板竖向设置于冷媒流通管道内部,节流孔板上设有节流孔,还包括圆盘式手轮对夹式双偏心蝶阀,所述圆盘式手轮对夹式双偏心蝶阀位于节流孔板的前端。在节流孔板的前端增设了一个圆盘式手轮对夹式双偏心蝶阀。当机组运行时,制冷剂从圆盘式手轮对夹式双偏心蝶阀端进入,经节流孔板节流后,最后进入蒸发器。
-
公开(公告)号:CN103821731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79892.9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大连深蓝泵业有限公司 , 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F04D13/06 , F04D29/42 , F04D29/04 , F04D29/046 , F04D29/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采用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用余热排除泵。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用余热排除泵,主要部件包括叶轮耐磨环、压出室盖板、叶轮、泵体、压出室、泵盖、密封部件、轴承、和电机支架。电机架、轴承支架、压出室、泵体都与泵盖的端面配合;具有防松结构的杯型锁紧套结构;泵体和压出室构成能量收集功能部件;压出室和压出室盖板采用锥面配合,且由螺栓连接;泵体内安装有叶轮;泵轴上端安装有轴承部件。本发明中的泵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高效率,整体抗震性能好,维修方便快捷的特点,能够满足电厂高温、高压、苛刻的辐射环境及强烈的地震荡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020953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510323716.X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F25B49/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组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所述压缩机组内各个压缩机的累计运行时间;根据所述压缩机的累计运行时间对所述压缩机执行启停控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组的控制方法实现了在压缩机组中各个压缩机之间的运行时间的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04832711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510246493.1
申请日:2015-05-1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新东 , 刘华 , 王修川 , 邹颖男 , 陈锡保 , 陈培生 , 赵忠民 , 王建凯 , 李剑 , 吉剑林 , 石建钢 , 刘明全 , 李敏 , 程琦 , 周庭宇 , 钟海玲 , 代琨 , 潘怡 , 刘进军 , 廖娟
IPC: F16L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路固定支架,包括:底座、横梁和辅助支架。横梁与底座固定连接;辅助支架固定在横梁上,且辅助支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辅助支架间隔设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本发明的管路固定支架及空调器,通过在横梁上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辅助支架,使得该管路固定支架能够同时固定多个空调管路组件,减少了管路固定支架的个数,从而节省了安装空间,减小了空调机组的整体外形尺寸。此外,该管路光支架能够同时固定多个不同高度或不同管径的空调管路组件,并使得各个空调管路组件的各个部分受力均匀,避免了空调管路组件焊接处因受力不均而导致的泄露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4567162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837498.7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F25B4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心式冷水机组待机重启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待机前的运行参数,并与预设参数对比,确定待机原因;步骤S2:当待机原因为水温待机时,按照增量学习算法设置重启目标参数;步骤S3:根据重启目标参数控制机组重启。根据本发明的离心式冷水机组待机重启控制方法,当待机原因为水温待机时,按照增量学习算法设置重启目标参数,并根据重启目标参数控制机组重启,从而使机组的运行负荷与工况匹配,使机组能够稳定运行在小负荷工况下,降低机组频繁起停的隐患,使机组更节能。另外,能够降低机组的高低压差,使机组在远离喘振区域,降低机组的喘振隐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