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7362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0173698.7
申请日:2021-02-06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Abstract: 一种富含碱性官能团的活性碳的制备方法,是以猕猴桃修剪枝为原料,采用[BMIM]Cl常温浸泡预处理得猕猴桃修剪枝粉末,然后与草酸钾、硝酸铁及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物,剧烈搅拌,过滤干燥后在氮气和氢气体积比为20:1的氛围下升温至500~600℃,保温1~2h,停止通入氢气,在氮气氛围下再升温至760~850℃,保温0.5~1.5h,冷却后洗涤、干燥。本发明采用一步法制备出富含碱性挂能团活性碳材料,BET比表面积达到1600m2/g以上,增加了活性碳表面的碱性官能团,提高了其催化性能的同时,对于阴离子有机染料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对于浓度为200mg/L的酸性红18的吸附量为406.6mg/g以上,重复利用10次,对于酸性红18的去除率依然保持在9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63267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031256.5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Abstract: 一种猕猴桃防病栽培方法包括起垄挖沟、选苗种苗、搭架、施肥、早期落叶病防治;所述早期落叶病防治是采用微生物发酵液与植物提取液结合制成的药剂进行防治;本发明栽培方法,栽培3年,可使得患早期落叶病的感染率低于0.13%,成活率高,可全部成活,栽培三年掉果率低,可低于0.31%以下,产量高,栽培三年产量可高达2061kg/亩,本发明药剂对叶点霉菌具有极强灭杀作用,本发明抑菌4天,即可有效灭杀叶点霉菌,发酵过程微生物之间可合理共生,不会出现微生物拮抗问题,而提取之后的浸膏主含黄柏碱、皂角皂苷、芦丁等抑菌成分,可增强微生物发酵液的抑菌效果,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同时对环境友好,解决了化学药剂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96623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96487.1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IPC: C07C49/255 , C07C45/78
Abstract: 一种生姜提取姜辣素的方法是以生姜为原料,蒙脱石,羟丙甲纤维素为辅料,依次进行干燥粉碎收集干姜粉、干姜粉与夹带剂混合、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萃取后处理等步骤实现;所述夹带剂为甲醇、乙醇、丙酮、乙醚、正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可使得标记成分姜辣素的提取转移率大幅度提高,标记成分6‑姜辣素的转移率可高达64.3%,萃取后处理过程,由于有蒙脱石的吸附和羟丙甲纤维素的粘度调节作用,使得姜辣素挥发性成分损失较少,保存过程稳定性好,在极端环境保存30天,本发明产品性状几乎无变化,标记成分6‑姜辣素的含量下降较小,仅仅下降0.021%,本发明方产品可直接作为食品、药品、化妆品的功能性添加物直接添加,使用方便,值得市场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16968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40870.3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猕猴桃抗病害用药液肥料混合装置,包括基板、机架、搅拌仓主体、控制器、电源线、稳定入料装置和密闭装置,本发明通过在搅拌仓主体左侧上端安装有稳定入料装置,在装置内安装有传动机构,能对入料的开口大小进行稳定的调节,有效的控制的入料的速度,不会一次性倾倒,提高了混合的效果;在搅拌仓主体内上端设置有密闭装置,密闭装置由手轮进行驱动,即可使得底部连接的伸出机构两端抵着搅拌仓内壁上端,方便使用者进行拆卸,便捷性好,密封性强;在密闭装置内安装的伸出机构内的转盘由连接轴进行驱动,转动过程中底部的导向槽即可使得两端的伸出杆同步进行相对运动,使得稳定的对顶部的固定盘进行稳固,稳定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084531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33145.8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IPC: C07C45/78 , C07C45/79 , C07C45/80 , C07C45/81 , C07C49/25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姜次生代谢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生姜洗净、干燥、粉碎后过80-100目筛子;S2、将姜粉与提取剂按照质量比为1:(3-5)的比例混合,超声搅拌0.5-1h,在60-80℃下减压回流2-3h后过滤,将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得到浓缩液;S3、使用萃取剂对S2中得到的浓缩液进行萃取,萃取3-5次,合并萃取液,减压蒸馏,得到姜酚粗提物;S4、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充分吸附姜酚粗提物,洗脱液调pH值至中性后,减压干燥,得到6-姜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提取浓缩、萃取、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洗脱等三个步骤制备过程简单。因此,工艺简单、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15015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62224.4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猕猴桃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软枣猕猴桃单倍体植株的培育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采集软枣猕猴桃小孢子处于单核期的花蕾,冷藏;步骤b.消毒处理;步骤c.分离花粉;步骤d.诱导培养;步骤e.继续暗培养至胚发育成成熟胚,再在植株分化培养基上培养,最后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生根。本发明提供的软枣猕猴桃单倍体植株的育种方法,培育出的软枣猕猴桃植株相较于现有技术使用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猕猴桃植株培育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070071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64181.9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生姜茎叶病虫害识别方法,包括生姜茎叶病虫害识别深度神经网络训练方法和生姜茎叶病虫害深度神经网络识别方法;以及基于图像识别的生姜茎叶病虫害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茎叶识别模块、图像归一化模块、模型预测模块组成,分别完成对图像中生姜茎、叶的识别,以及对茎叶区域的归一化处理和使用训练完成模型进行病虫害分类判决;通过图像自动识别,快速、准确完成对生姜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的发生进行分类和判决;系统的输入为图像,在生产过程中,生姜种植者获取生姜图像成本较低、快捷,利于生姜种植者的操作及病虫害的快速确认和分类,使得生姜种植者对种植生姜的病虫害情况快速、充分了解,及时合理采取应对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08531646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752242.4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44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姜茎基腐病群结腐霉的LAMP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包括三引物对:FIP、BIP;F3、B3;LF、LB;所述检测方法如下:反应体系为:反应总体积25μL,1.2μM FIP和BIP,0.4μM F3和B3,0.4μM LF和LB,2.0mM d NTPs,1.2M betaine,10mM Tris-HCl(pH 8.8),30mM KCl,5mM(NH4)2SO4,10mM MgSO4,0.15%Tween-20,10个单位的Bst 2.0 DNA大片段聚合酶,2.5μL 10×Thermopol反应缓冲液,2μL DNA模板和1μL SYBR Green I荧光染料。本发明建立了一种生姜病原菌田间分子快速诊断方法,有效地指导姜农对症下药,减少农药使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3443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66728.0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IPC: A01N65/44 , A01N63/28 , A01N63/23 , A01N63/22 , A01N63/38 , A01N43/38 , A01N25/30 , A01P3/00 , A01G17/00 , A01G13/00 , A01C21/00
Abstract: 一种用于防治猕猴桃病害的复合药剂,是以甘蔗、黄连、马齿苋、蒲公英、板蓝根、黄芩为原料制成混合粉末,经发酵后收集滤液,在滤液中加入甘露醇、生长素IAA和吐温20,最后进行冷冻干燥制得,所述发酵是采用微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单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monomycini)、斯氏芽孢杆菌(Bacillus spizizenii)、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 viride)为发酵菌剂。本发明通过喷洒上述复合药剂,预防效率高,栽培3年,猕猴桃患灰霉病的栽培方法的感染率为0,猕猴桃成活率高达100%,栽培三年结果,掉果率低于2%以下,产量可高达1500kg/亩左右,成熟后的猕猴桃果实常温下贮藏7天后灰霉病感染率低至1%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1775180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11673852.2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Abstract: 一种防治猕猴桃灰霉病的栽培方法,是采用甘蔗、黄连、马齿苋、蒲公英、板蓝根和黄芩发酵制备滤渣和发酵液,发酵液与生长素IAA制备成复合药剂,在猕猴桃幼苗种植2~3个月后在猕猴桃幼苗根部掩埋滤渣,并向猕猴桃幼苗喷洒复合药剂溶液,之后每隔2~3个月喷洒一次复合药剂溶液,直至猕猴桃成熟采摘,所述复合药剂溶液是采用复合药剂加水稀释200~300倍得到,按照每株猕猴桃植株150~200mL进行喷洒。本发明通过喷洒特定的复合药剂,预防效率高,栽培3年,猕猴桃患灰霉病的栽培方法的感染率为0,猕猴桃成活率高达100%,栽培三年结果,掉果率低于2%以下,产量可高达1500kg/亩左右,成熟后的猕猴桃果实常温下贮藏7天后灰霉病感染率低至1%以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