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勘用钻头振动监测传感器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6371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081154.7

    申请日:2023-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勘用钻头振动监测传感器固定装置,涉及地层钻孔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勘用钻头振动监测传感器固定装置,将第一圆管放入连接钻头的钢管内,转动第一转轴,从而带动所有第二转轴转动。从而带动对应的套筒远离第一转轴,最后所有套筒均与钢管抵紧,使第一圆管与钢管固定在一起。钻探工作时钻头处产生的振动传递给钢管,钢管的振动传递给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将感知的振动数据传递给无线发射器,无线发射器将数据发送给位于地表的无线接收器,从而实时地检测到钻头振动的频率,便于实时反应出钻孔不同深度岩层情况。该技术方案主要用于地勘岩心钻探,解决钻探过程中钻头振动不便连续监测的问题。

    基于三分量电子罗盘振动监测的随钻岩层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1633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533501.5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分量电子罗盘振动监测的随钻岩层识别方法,包括:通过三分量电子罗盘采集钻杆在Y、X和Z方向的振动信号,并将振动信号通过WIFI模块发送给监测主机处理,包括对监测到的振动信号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进行时频分析;对每个采样时间段tn内的振动信号数据组进行方差、均方根、波峰因素和峭度指数分析;对每个采样时间段tn内的振动信号数据组进行波峰因素和峭度指数分析;对振动信号分别采用小波包分解,计算小波包分解后重构信号的能量。本发明通过对振动信号分析得到的方差、均方根值、波峰因素和峭度等信号特征以及小波包分解后重构信号的能量实现了在钻探过程中对岩层界面与岩体结构特征的识别与区分。

    一种自动钻孔深度检测仪

    公开(公告)号:CN220929364U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22712557.5

    申请日:2023-1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钻孔深度检测仪,其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电锤组件、声波探测组件、控制模块和对电锤组件、声波探测组件以及控制模块供电的电池,电锤组件包括固定在外壳上的导向缸体、设置在导向缸体内并与导向缸体滑动配合的磁性锤柱、套在导向缸体外用于驱动磁性锤柱向导向缸体后端移动的电磁线圈和设置在导向缸体内的反推弹簧;声波探测组件包括固定在外壳上的导向筒、设置在导向筒内并与导向筒滑动配合的声波探头、压紧调节件和设置在挡板与声波探头之间的压紧弹簧。通过本实用新型自动钻孔深度检测仪检测钻孔深度,检测工作简单方便,且效率高。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和随钻信息的地层岩性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207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87716.1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和随钻信息的地层岩性预测方法,通过收集随钻参数以及复合参数构建更加全面有效的数据集,并利用革新的稳健性标注化方法对跨尺度数据进行标注化处理,然后采用革新的动态阈值法清洗异常数据,再进一步利用革新的矩阵分解法在降低数据维度的同时保留最具信息量的特征,以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和模型性能;随后,利用处理后的数据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验证与测试,并将模型的预测参数与选取的随钻信息结合,通过革新的无偏尺度估计法精准识别岩层位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岩性预测的效率、准确性和泛化能力,促进地质勘探行业的技术可持续性发展。

    基于非参量估计消除异常值的微震/声发射源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08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91120.7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参量估计消除异常值的微震/声发射源定位方法,该方法先通过初步定位得到多组初步定位结果,再根据初步定位结果进行非参量估计,然后根据非参量估计结果消除到时数据中的异常值,得到正常到时数据,最后结合阻尼线性校正法进行重新定位,以获得最优的定位结果。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有效消除异常值,避免了异常值的存在对于定位精度的影响,提高了定位的精度和鲁棒性;且重新定位的过程能够进一步优化定位结果,并加速收敛,从而高效地获得最优定位结果。与现有的方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小的误差,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