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3064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327804.2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处理污水的输送渠道,它包括渠道主体(7)、生物填料(10)和开孔盖板(1),渠道底部具有适当的坡度,由隔墙分隔构成阶梯式跌水的多级处理单元,末级处理单元包括跌水井(17)、水轮机(14)、发电机(15)和电解装置(18),跌水井(17)下部安放水轮机(14),发电机(15)固定在跌水井(17)的外部,水轮机(14)与发电机(15)通过轴连接,跌水井(17)上部侧壁有进水口,跌水井(17)下部出水口连通电解装置(18)的电解槽,发电机(15)输出端通过电线连接电解装置(18)的电极。本发明将跌水曝气生物处理和发电及电解水处理相结合,充分利用跌水井的地理优势来实施污水处理,提高污水输送渠道的脱氮除磷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06391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0294871.9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跌水井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包括跌水井本体,在所述跌水井本体的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相对的侧壁下部设置有出水管;还包括:用于监测污水水质情况的水质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跌水井本体内有害气体情况并生成电信号的气体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井盖情况的红外反射传感器,与所述三个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报警装置和定位器,用于提供电能的蓄电池,以及利用污水水流能量发电并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水力发电装置。本发明利用自给能量,能够同时实时监测污水水质情况、井内有害气体情况以及井盖情况,并且当监测到不利情况时能够及时报警,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维持管道安全、维持井盖安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06391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294871.9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跌水井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包括跌水井本体,在所述跌水井本体的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相对的侧壁下部设置有出水管;还包括:用于监测污水水质情况的水质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跌水井本体内有害气体情况并生成电信号的气体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井盖情况的红外反射传感器,与所述三个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报警装置和定位器,用于提供电能的蓄电池,以及利用污水水流能量发电并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水力发电装置。本发明利用自给能量,能够同时实时监测污水水质情况、井内有害气体情况以及井盖情况,并且当监测到不利情况时能够及时报警,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维持管道安全、维持井盖安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4654325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20619927.9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处理污水的输送渠道,它包括渠道主体(7)、生物填料(10)和开孔盖板(1),渠道底部具有适当的坡度,由隔墙分隔构成阶梯式跌水的多级处理单元,末级处理单元包括跌水井(17)、水轮机(14)、发电机(15)和电解装置(18),跌水井(17)下部安放水轮机(14),发电机(15)固定在跌水井(17)的外部,水轮机(14)与发电机(15)通过轴连接,跌水井(17)上部侧壁有进水口,跌水井(17)下部出水口连通电解装置(18)的电解槽,发电机(15)输出端通过电线连接电解装置(18)的电极。本实用新型将跌水曝气生物处理和发电及电解水处理相结合,充分利用跌水井的地理优势来实施污水处理,提高污水输送渠道的脱氮除磷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5048906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566077.0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2F1/46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跌水井污水原位处理系统,包括跌水井本体,在所述跌水井本体的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相对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跌水井本体底部的靠近所述出水管的电解污水处理装置,所述电解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电解污水处理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以及设置于所述跌水井本体内的并靠近所述进水口的水轮发电机组,所述水轮发电机组利用污水水流能量发电并对所述电解污水处理装置进行供电。本实用新型将污水水流能量转化成有用的电能,并为电解污水处理装置进行供电,不但处理了污水中的污染物,而且实现了能量自产自用,无需额外能量输入,经济环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