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71923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10960666.X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天火工品引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火头装取装置,包括安装架、滑槽、支撑板、夹持机构及相应工位、换位机构以及接料机构,所述换位机构与接料结构设置在安装架上,所述滑槽与支撑板相连接,所述火头夹持工装机构设置在支撑板上,通过与换位机构和接料机构相互配合,实现发火头的装取;本装置利用气动设备代替部分人工操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实现了发火头的装夹、取出和检查三种工序的合并,简化了生产线的结构,降低了生产线的成本,提高了生产线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918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934256.X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复合材料、使用方法及使用其的传感器,涉及荧光材料技术领域,其中一种荧光复合材料,包括TPB‑DMTP的合成、TPB‑DMTP@S‑CDs的合成、TPB‑DMTP@S‑CDs/MnO2的合成步骤,本发明提出的荧光复合材料、其使用方法及使用其的传感器对能够在便携式设备上快速识别多元有机磷农药及天然样品中的有机磷农药。
-
公开(公告)号:CN1197157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34172.6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OF可再生检测装置、使用方法及应用其的传感器,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其中一种COF可再生检测装置,包括TAPB‑DMTP共价有机框架(COF)的合成、COF‑Au‑MB的合成、COF‑Au‑MB‑Apt的合成、PB/SPE的合成、ssDNA/PB/SPE的合成、COF‑Au‑MB‑Apt/ssDNA/PB/SPE的合成步骤,本发明提出的COF可再生检测装置、使用方法及应用其的传感器对能够在现场复杂的背景环境中以及实现检测装置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05179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60653.2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49/04 , B01F7/161 , B01F15/00194 , B01F15/00824 , B65D90/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火工品引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火头自动沾药装置,包括安装架、底座、固定架、升降气缸,工装移位机构、沾药机构、药浆更换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安装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工装移位机构和药浆更换机构设置在安装架上,所述沾药机构通过螺母安装于支架上,所述升降气缸通过螺母固定在安装架上,并与搅拌机构相连。本装置利用自动化系统代替人工操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保证了沾药的效果。装置还实现了自动沾药、自动更换药浆槽和自动搅拌的功能合并,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7192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960666.X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天火工品引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火头装取装置,包括安装架、滑槽、支撑板、夹持机构及相应工位、换位机构以及接料机构,所述换位机构与接料结构设置在安装架上,所述滑槽与支撑板相连接,所述火头夹持工装机构设置在支撑板上,通过与换位机构和接料机构相互配合,实现发火头的装取;本装置利用气动设备代替部分人工操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实现了发火头的装夹、取出和检查三种工序的合并,简化了生产线的结构,降低了生产线的成本,提高了生产线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9829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638546.8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可用度评价的串行生产线缓冲区容量配置方法,具体包括:1)确定串行生产线设备数目与缓冲区总容量;2)分解串行生产线为多个二级子系统;3)确定二级子系统设备状态规律;4)确定二级子系统缓冲区状态变化规律;5)确定二级子系统的可用度评价模型;6)将二级子系统等效虚拟设备,构成新的二级子系统;7)多次迭代,确定串行生产线的可用度评价模型;8)利用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能够对串行生产线的缓冲区容量进行合理的配置,提高串行生产线的生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52217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50208.7
申请日:2013-04-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希尔康血液净化器材研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内毒素特异吸附的血液净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一种新型内毒素特异吸附的血液净化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氯球、肝素和PMB配基连接组成;将所述氯球经乙二胺活化得到氨基化氯球,再引入所述肝素作为分子臂,最后将所述PMB配基固定于肝素化氯球表面,得到PMB吸附剂;其中一种新型内毒素特异吸附的血液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1、氯球载体的氨基化;2、肝素分子臂的连接;3、PMB配基的固定。本发明为一种新型内毒素特异吸附的血液净化材料,具有安全性高,不产生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与血液相容性高,PMB吸附剂对LPS具有良好的吸附效率和选择吸附性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