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11393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711284985.5
申请日:2017-12-07
申请人: 郑州轻工业学院
IPC分类号: H02J3/3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概率灵敏度指标的风电落点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留数和灵敏度的关系,提出电力系统概率灵敏度指标;2)根据概率灵敏度指标,确定与系统机电模式强相关的发电机组,拟选配置落点方案;3)基于两质量模块轴系模型,构建双馈风电机组传动系统模型;4)采用特征根分析和动态时域仿真分析,对比分析风电两种配置方案:“增加”和“替换”对系统振荡特性的影响,并根据计算结果得出风电落点优化配置方案。本发明为大规模风电场落点规划以及分析风电入网后系统低频振荡特性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801139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84985.5
申请日:2017-12-07
申请人: 郑州轻工业学院
IPC分类号: H02J3/38
CPC分类号: Y02E10/763 , H02J3/386 , H02J2003/00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概率灵敏度指标的风电落点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留数和灵敏度的关系,提出电力系统概率灵敏度指标;2)根据概率灵敏度指标,确定与系统机电模式强相关的发电机组,拟选配置落点方案;3)基于两质量模块轴系模型,构建双馈风电机组传动系统模型;4)采用特征根分析和动态时域仿真分析,对比分析风电两种配置方案:“增加”和“替换”对系统振荡特性的影响,并根据计算结果得出风电落点优化配置方案。本发明为大规模风电场落点规划以及分析风电入网后系统低频振荡特性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0492494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910815957.4
申请日:2019-08-30
申请人: 郑州轻工业学院
IPC分类号: H02J3/18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模理论的电压源变换器直接功率控制方法,其步骤为:首先,采样k时刻电压源变换器的交流侧电流和电网电压,并根据坐标变换后的交流侧电流和电网电压计算瞬时复功率;其次,根据设置的k时刻和k‑1时刻的瞬时功率参考值计算k+1时刻的瞬时功率参考值;然后,利用内模原理对瞬时功率参考值进行修正,并结合瞬时复功率计算k时刻的参考电压;最后,参考电压经空间矢量调制获得开关信号,作为k时刻的电压源变换器的输入,实现对电压源变换器瞬时功率的无差拍预测控制。本发明通过内模原理对电压源变换器的瞬时功率参考值进行修正,实现了瞬时功率的准确跟踪,改善了交流侧电流相位控制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968416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711285930.6
申请日:2017-12-07
申请人: 郑州轻工业学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PFC阻尼含风电系统振荡特性的POD设计方法,步骤如下:S1,构建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模型;S2,构建双馈风力发电机组DFIG的模型;S3,将步骤S1的UPFC模型和步骤S2的DFIG模型加入电网系统中;S4,分析风电并网容量和UPFC补偿度对电网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S5,构造阻尼振荡控制器POD的模型;S6,将POD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步骤S3电网系统的UPFC的并联侧,并将电网系统联络线的信号作为POD控制器的输入信号;S7,针对步骤S4的电网系统,改变电网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的出力和电网系统联络线传输功率,通过特征根分析和时域仿真方法,分析UPFC和POD控制器对电网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本发明为大规模风电场入网规划以及分析互联系统联络线功率和区域间振荡特性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801136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14722.7
申请日:2017-11-28
申请人: 郑州轻工业学院
CPC分类号: Y02B10/30 , Y02E10/763 , Y02E60/76 , Y04S40/22 , H02J3/00 , G06F17/5009 , H02J3/386 , H02J2003/0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DFIG动力学特性与电力系统动态交互影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了完整的双馈风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数学模型,包括轴系模型,发电机仿真模型及其控制系统模型;2)改变系统中调速器的增益参数,分析调速器对系统响应的影响;3)改变双馈发电机组的定转子电阻参数,采用特征根分析方法研究电阻参数的变化对系统的影响;4)发电机组从风电场不同接入点并网、运用征根分析方法研究特征值以及相应参与因子的变化,分析风电机组的状态变量对关键特征根的参与水平;保证联络线传送功率不,分析了不同风电出力、并网容量不同、不同工况下双馈风电机组动力学特性与电力系统动态行为的交互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968416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285930.6
申请日:2017-12-07
申请人: 郑州轻工业学院
CPC分类号: Y02E10/763 , H02J3/24 , H02J3/386 , H02J2003/0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PFC阻尼含风电系统振荡特性的POD设计方法,步骤如下:S1,构建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模型;S2,构建双馈风力发电机组DFIG的模型;S3,将步骤S1的UPFC模型和步骤S2的DFIG模型加入电网系统中;S4,分析风电并网容量和UPFC补偿度对电网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S5,构造阻尼振荡控制器POD的模型;S6,将POD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步骤S3电网系统的UPFC的并联侧,并将电网系统联络线的信号作为POD控制器的输入信号;S7,针对步骤S4的电网系统,改变电网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的出力和电网系统联络线传输功率,通过特征根分析和时域仿真方法,分析UPFC和POD控制器对电网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本发明为大规模风电场入网规划以及分析互联系统联络线功率和区域间振荡特性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049249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56466.4
申请日:2019-09-11
申请人: 郑州轻工业学院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馈入直流辅助功率/频率组合控制器协调优化控制方法,步骤为:根据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连接关系,建立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施加小扰动的方式,求取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多馈入相互作用因子、多馈入有效短路比、多馈入功率支援因子;确定最终每回直流功率提升量;联络线故障通过测量联络线的功率是否突降为0来判断;采用有功功率大方式控制器和双侧频差控制器结构得到多馈入直流辅助功率/频率组合控制器结构。本发明采用多馈入有效短路比比例系数和多馈入功率支援因子比例系数对交流系统内部故障和联络线故障扰动形式下的紧急控制,实现对多馈入直流互联电力系统紧急控制的协调优化,提高了系统暂态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6008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56460.7
申请日:2019-09-11
申请人: 郑州轻工业学院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抑制混合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的附加控制方法,其步骤:根据直流输电系统结构,建立常规直流输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柔性直流和常规直流联络线之间传输的功率方程,并修改功率方程;利用修改后的功率方程得到混合多馈入系统的数学模型;搭建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模型;测量逆变侧交流母线的电压信号;经过微分环节后与电压给定值作差得到电压偏差量;经过死区环节和PI控制器得到无功功率偏差;将无功功率偏差叠加到柔性直流的无功功率主控制器上,从而抑制混合多馈入直流后续换相失败。本发明在混合多馈入直流系统受端发生故障时,能迅速提升无功功率进行补偿,维持换流母线电压稳定;不仅节省了投资,而且控制效果更佳。
-
公开(公告)号:CN108011364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711214722.7
申请日:2017-11-28
申请人: 郑州轻工业学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DFIG动力学特性与电力系统动态交互影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了完整的双馈风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数学模型,包括轴系模型,发电机仿真模型及其控制系统模型;2)改变系统中调速器的增益参数,分析调速器对系统响应的影响;3)改变双馈发电机组的定转子电阻参数,采用特征根分析方法研究电阻参数的变化对系统的影响;4)发电机组从风电场不同接入点并网、运用征根分析方法研究特征值以及相应参与因子的变化,分析风电机组的状态变量对关键特征根的参与水平;保证联络线传送功率不,分析了不同风电出力、并网容量不同、不同工况下双馈风电机组动力学特性与电力系统动态行为的交互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321849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427622.0
申请日:2018-05-07
申请人: 郑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 郑州轻工业学院
发明人: 和萍 , 刘文娟 , 王旻 , 陈萍 , 李从善 , 陈猛 , 陶玉昆 , 鲍茜 , 张瑞 , 甘露 , 寇永辉 , 王广俊 , 王浩 , 梁邵华 , 陈才俊 , 赵文明 , 曹伟 , 林琳 , 贾瑞 , 靳伟 , 耿斯涵 , 姚依林 , 曲忠杰 , 屈娜 , 申炎炎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等级公路电动汽车充电协调充电控制方法,包括采用了风光互补供电为主、电网供电为辅的微电网充电站,结合云服务充电预约模式,从电动汽车和充电站双向优化选择,为电动汽车提供优化的充电预服务,保证微电网充电站不超负荷运行,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资源,降低了充电站对电网的冲击和依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