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含水系统中微生物生物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21204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0880111492.4

    申请日:2008-05-30

    Abstract: 现在已发现一种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使用脂质体载体提高抗微生物化合物引入复合生物膜基质的效率和有效性,从而去除含工业水系统中的生物污垢,这些含工业水系统包括管道、热交换器、冷凝器、过滤系统和流体储槽。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将含抗微生物化合物的脂质体加入到倾向于形成生物污垢和生物膜的水系统。脂质体与微生物膜或细胞在组成上类似,容易结合到已有的生物膜。一旦含抗微生物化合物的脂质体变得夹杂在生物膜基质内,就会进行脂质体的分解或程序化破坏。随后释放含水抗微生物核,以直接与生物膜包裹的微生物反应。在生物体死亡后,多糖/蛋白质基质分解,并因此减少含水系统污垢,增加传热,增加通量,在微过滤膜表面上较少沉积胶态和颗粒状固体和溶解的有机物,从而减少膜清洗和最终更换的频率和时间。

    生物递送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55822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080012632.X

    申请日:2010-02-12

    Abstract: 已经发现了生物递送系统,其通过使用脂质体载体提高抗微生物化合物引入复杂生物膜基质的效率和有效性,因此去除在包括管道、热交换器、冷凝器、过滤系统和流体储槽的工业含水系统中的生物污垢。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将含抗微生物化合物的脂质体加到倾向于形成生物污垢和生物膜的水系统中。脂质体与微生物膜或细胞在组成上类似,容易结合到已有的生物膜中。一旦所述含抗微生物化合物的脂质体变得夹杂在生物膜基质内,就会进行所述脂质体的分解或崩解。随后,抗微生物核释放,以直接与生物膜包裹的微生物反应。在生物体死亡后,基质分解且因此引起含水系统污垢减少,引起传热增加,通量增加,在微滤膜表面上较少沉积胶态和颗粒状固体和溶解的有机物,从而减少膜清洗和最终更换的频率和时间。

    控制含水系统中微生物生物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21204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880111492.4

    申请日:2008-05-30

    Abstract: 现在已发现一种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使用脂质体载体提高抗微生物化合物引入复合生物膜基质的效率和有效性,从而去除含工业水系统中的生物污垢,这些含工业水系统包括管道、热交换器、冷凝器、过滤系统和流体储槽。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将含抗微生物化合物的脂质体加入到倾向于形成生物污垢和生物膜的水系统。脂质体与微生物膜或细胞在组成上类似,容易结合到已有的生物膜。一旦含抗微生物化合物的脂质体变得夹杂在生物膜基质内,就会进行脂质体的分解或程序化破坏。随后释放含水抗微生物核,以直接与生物膜包裹的微生物反应。在生物体死亡后,多糖/蛋白质基质分解,并因此减少含水系统污垢,增加传热,增加通量,在微过滤膜表面上较少沉积胶态和颗粒状固体和溶解的有机物,从而减少膜清洗和最终更换的频率和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