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1825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446248.9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园区级综合能源供能系统,它包括市政用电,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1)电源输出端与产业园或者工业园区负荷中心(9)、空气源热泵(7)和电制冷空调(8)电源输入端连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1)烟气输出端与余热回收装置(2)连接,余热回收装置(2)蒸汽输出端与蒸汽型溴化锂制冷机组(5)和蒸汽储热单元(4)连接;余热回收装置(2)热水输出端与生活热水储存单元(3)连接;屋顶分布式光伏(6)电源输出端与产业园或者工业园区负荷中心(9)、空气源热泵(7)和电制冷空调(8)电源输入端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过于依赖大电网供电,容易导致大面积的停电,用能可靠性较低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29292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446250.6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光水储协同的综合能源供能系统,它包括:负荷需求侧(12),小水电(1)、分散式风电(2)和分布式光伏电站(3)电源输出端与升压站电源输入端连接;升压站电源输出端与负荷需求侧(12)的电源输入端连接;解决了在大电网未充分覆盖的城镇或者居民聚居区电能供给困难、电能供应及供热与供冷等均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8508548U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20697478.8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光水储协同的综合能源供能装置,它包括:负荷需求侧(12),小水电(1)、分散式风电(2)和分布式光伏电站(3)电源输出端与升压站电源输入端连接;升压站电源输出端与负荷需求侧(12)的电源输入端连接;解决了在大电网未充分覆盖的城镇或者居民聚居区电能供给困难、电能供应及供热与供冷等均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等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445292U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20707665.X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园区级综合能源供能装置,它包括市政用电,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1)电源输出端与产业园或者工业园区负荷中心(9)、空气源热泵(7)和电制冷空调(8)电源输入端连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1)烟气输出端与余热回收装置(2)连接,余热回收装置(2)蒸汽输出端与蒸汽型溴化锂制冷机组(5)和蒸汽储热单元(4)连接;余热回收装置(2)热水输出端与生活热水储存单元(3)连接;屋顶分布式光伏(6)电源输出端与与产业园或者工业园区负荷中心(9)、空气源热泵(7)和电制冷空调(8)电源输入端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过于依赖大电网供电,容易导致大面积的停电,用能可靠性较低等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849423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810569012.4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M1/00 , H02P9/30 , H05K7/20 , H02P1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风电变流器主动防凝霜系统,包括:处理器、发电机、第一和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第一和第二子变流器;处理器连接发电机的输入端,发电机接收处理器的控制并发电;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输入端连接发电机的输出端,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子变流器的输入端;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输入端连接发电机的输出端,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子变流器的输入端;第一和第二子变流器的输出端均连接处理器;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接受处理器的控制而开启或关断,进而控制电压流通过子变流器的电压上升速率,以控制子变流器对发电机的励磁大小以调节发电机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49049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910843302.8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划分分布式能源集群的方法和装置,用于实现对配电网的节点的调整。本发明实施例的划分分布式能源集群的方法中,获取集群划分指标,集群划分指标表示对配电网的预设功能的需求,配电网包括多个节点,节点表示分布式能源和负荷。然后,根据集群划分指标计算多个节点中的任意两节点间的电气距离,电气距离表示两节点划入同一集群的可行程度。使用聚类算法对多个节点进行划分,得到分布式能源集群,其中,电气距离作为聚类算法的相似性度量。这样,根据对配电网的预设功能的需求可对包括多个节点的配电网进行节点划分,得到分布式能源集群,实现了对配电网的节点的调整。得到的分布式能源集群可用于对配电网进行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91950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1910198647.2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7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级综合能源系统及其关键设备稳态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预先建立CHP机组稳态模型、可再生能源机组稳态模型及制冷机组稳态模型;根据冷负荷需求数据、制冷机组稳态模型,计算制冷机组所需的蒸汽量,将所需蒸汽量发送给CHP机组;根据可再生能源机组稳态模型计算可再生能源机组的生活热水供应量,并根据生活热水需求数据、可再生能源机组的生活热水供应量,计算CHP机组所需提供的生活热水供应量;根据CHP机组所需提供的供热量、CHP机组稳态模型、电负荷需求数据,计算外部电网的供电量。本申请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能量的阶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和供能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1515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910131088.3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成本导向梯度上升回归树的风力发电预测方法及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测地的风力历史数据、预测误差损失函数模型;求取所述风力历史数据关于所述预测误差损失函数模型的负梯度值,作为残差估计值;利用所述残差估计值训练梯度上升回归树模型,得到成本导向梯度上升回归树模型;利用所述成本导向梯度上升回归树模型,预测风力发电量。本发明采用了一种梯度上升回归树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处理成本导向型损失函数,并使用回归树和梯度提升两种手段将预测误差产生的实际成本纳入到模型构建和预测过程中,梯度上升回归树方法来执行最优点预测,使其能够有效地处理成本导向的损失函数,能够降低高、低估预测带来的成本差异。
-
公开(公告)号:CN11004644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910329219.9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换器的运行状态控制方法,包括:创建目标变换器在安全运行状态下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确定目标变换器能够安全运行的最大区域,得到第一安全工作域;利用目标变换器的结温、实际运行参数和第一安全工作域确定目标变换器能够安全运行的最大区域,得到第二安全工作域;根据目标变换器的直流母线电压和直流母线电流以及第二安全工作域对目标变换器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由于在本申请中是对所有影响目标变换器运行状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考量,所以,能够相对保证目标变换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相应的,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变换器的运行状态控制装置、介质及设备,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489915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0797497.7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调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计及综合需求响应的电热联合调度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电热偶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并对其热力网络进行建模;建立计及激励型需求响应的电热联合调度成本模型;建立计及综合需求响应的用户收益模型;求解计及综合需求响应的联合调度模型,获取最优的决策变量。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综合需求响应的电热联合调度方法及系统,能结合用户的可接受环境温度进行供能调度,调度决策更符合用户需求,有利于提升用户的用电体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