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1673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1911025474.0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铁塔基础及构件的整体加固装置及方法,包括:原塔基础;原塔脚板;原靴板;塔脚;新塔脚板,焊接在原塔脚板的外围,并且新塔脚板的四周边缘延伸出原塔基础的边缘;新塔基础,浇筑形成在原塔基础的外围;新地脚螺栓,预埋在新塔基础内,并且新塔脚板通过新地脚螺栓固定在新塔基础上;锚墩,浇筑形成在新塔基础和原塔基础上,在锚墩的四周边缘设置有锚杆孔;锚杆,安装在锚杆孔内,并且锚杆向下插入到原塔基础周围的岩石土壤中。本发明可在不影响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保证铁塔不倒、不拆除的情况下进行原位置全方位的加固补强,以解决塔基础不满足铁塔作用力要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1258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110371345.8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GB‑D深度相机重建的地下管井三维可视化方法,包括:通过RGB‑D深度相机从不同视角获取地下管井的图像数据帧,所述图像数据帧的信息包括目标深度图像和目标RGB图像;对所述目标深度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取修正目标深度图像;对同一视角下的所述修正目标深度图像和所述目标RGB图像进行融合处理,获得融合图像数据帧;根据所述融合图像数据帧,获取相邻所述融合图像数据帧之间的初始位姿信息,以及融合三维点云;依据所述初始位姿信息和所述融合三维点云,实现不同视角下点云的配准,获取地下管井的重建三维点云;对所述重建三维点云进行处理,获得地下管井真实三维可视模型,进而实现其内部环境状况的三维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597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00423.3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T17/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M的输电线路索道运输方案设计方法,包括:采集输电线路走廊通道激光点云数据,对数据去噪后分类赋色得到影像、地形、植被及房屋模型,建立三维场景;根据三维场景开展输电线路设计,得到三维设计GIM模型;基于GIM模型及影像、高程和地物模型,计算全线各段人力运输距离;基于全线各段人力运输距离得出需要索道运输的区段;布置索道并校核索道安全性;根据索道运输区段结合地物模型统计通道内需清除地物类型及面积;生成索道运输设计方案及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编制索道运输方案一是采用人工勘测,工作量大,效率较低;不能真实反映现场环境并模拟施工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0280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60586.4
申请日:2023-12-3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石小龙 , 时云洪 , 熊承伟 , 王勇 , 王楠 , 解文胜 , 张鹏 , 华建坤 , 杨少青 , 余啟春 , 刘明珠 , 崔凯 , 鞠珂 , 张军 , 祝潇涵 , 田桥罗 , 陈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铁塔新型基础结构确定方法基基础结构,该方法为:计算铁塔的电气荷载;计算出铁塔的受力情况,确定基础受力情况,控制工况的基础作用力;根据线路转角确定转角塔抗拔与抗压腿;根据控制工况的基础作用力确定转角塔的基础构造,线路转角塔分拉腿和压腿计算,根据拉‑压腿组合配置门式基础。本发明将拉‑压腿连接起来,共同抵抗上部荷载,拉腿上拔牵制压腿受压,同时压腿受压牵制拉腿上拔,有效减小桩径及桩深度,抵抗不均匀沉降,减小地下部分基础尺寸,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23664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80051.5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W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重覆冰高海拔气象观冰试验塔钢材选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方面:第一,钢管构件采用Q235B或/和Q345B两种钢材;第二,杆塔钢材满足不低于B级钢的质量要求;第三,结构连接用螺栓,采用6.8级、或8.8级热浸镀锌螺栓,其材质和机械特性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第四,钢管构件允许的最大长细比为:水平材140,斜材160;跨度等于或大于60m的桁架,其压弦杆件、端压杆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受压腹杆的长细比不宜大于120;第五,钢管杆塔杆件径厚比按照表确定。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在高海拔地区建造适用于重覆冰高海拔气象观冰试验塔的钢材选用问题,大大提高了设计可靠性和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1673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1025474.0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铁塔基础及构件的整体加固装置及方法,包括:原塔基础;原塔脚板;原靴板;塔脚;新塔脚板,焊接在原塔脚板的外围,并且新塔脚板的四周边缘延伸出原塔基础的边缘;新塔基础,浇筑形成在原塔基础的外围;新地脚螺栓,预埋在新塔基础内,并且新塔脚板通过新地脚螺栓固定在新塔基础上;锚墩,浇筑形成在新塔基础和原塔基础上,在锚墩的四周边缘设置有锚杆孔;锚杆,安装在锚杆孔内,并且锚杆向下插入到原塔基础周围的岩石土壤中。本发明可在不影响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保证铁塔不倒、不拆除的情况下进行原位置全方位的加固补强,以解决塔基础不满足铁塔作用力要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28474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742205.X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回路换位塔及换位方法,包括:塔身;地线横担,设置于所述塔身的顶端上;中横担,设置于所述塔身上的其中一侧;边横担,设置于所述塔身上,两端向所述塔身两侧延伸,并位于所述中横担的下方;跳线支架,设置在所述地线横担的两端,在所述跳线支架的两侧底部各设置有一个跳线挂点;跳线横担,设置于所述塔身上,并且在所述跳线横担上设置有跳线挂点;在所述中横担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导线挂点,在所述边横担的两端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导线挂点,并且在所述边横担的其中一端底部设置有跳线挂点。本换位塔可以有效解决现有铁塔在换位时存在的占地面积大,以及制作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6939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496145.X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钢铁塔横担下平面主材与塔身连接结构及方法,包括:塔身主材、横隔面水平材、横担下平面主材、以及正面节点板,所述正面节点板的端面上设有侧面节点板和水平节点板,其中正面节点板分别与侧面节点板和水平节点板焊接,侧面节点板与水平节点板“十”字相交,水平节点板在交点处断开,并与侧面节点板相互焊接;塔身主材在水平节点板处断开分为上下两段,塔身上下两段主材与正面节点板和侧面节点板双面连接,横担下平面主材、横隔面水平材与侧面节点板及水平节点板双面连接。采用这一连接结构,既可提高了节点传力的可靠性,大大减小了节点板的尺寸,又可降低横担下平面主材的选材规格,节省了材料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319707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18249.0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AD的输电线路林区查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CAD中插入包含有林区小班的地图;(2)调整使所述地图的坐标与CAD的坐标对齐;(3)在CAD中画出输电线路的路径;(4)根据所述输电线路路径,提取出地图上输电线路经过位置的各林区小班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极大的提高了设计效率,解决了查勘人员实地勘察存在的费时费力和勘察时间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048387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510335563.0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 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nventor: 代志强 , 杨立 , 张延镇 , 王国龙 , 王勇 , 徐星 , 王楠 , 周野 , 时云洪 , 邓凤淋 , 解文胜 , 杨昌富 , 来瑞 , 张龙 , 程建奎 , 黎智 , 黄文泽 , 肖致黔 , 刘应明 , 朱清海 , 魏延勋 , 杨杰 , 安利强 , 谢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振发电锤头和架空输电线路防振发电装置,防振发电锤头由锤头、悬臂棒、小弹簧振子系统、内设空腔的绝缘体、线圈、蓄电池和压接头组成;绝缘体固定在锤头内部空腔壁上,侧壁上设有第二槽口,悬臂棒一段固定在锤头的侧壁上,其另一端经第二槽口伸进所述绝缘体的空腔中悬挂连接小弹簧振子系统;线圈缠绕在绝缘体的外壁上,两端连接蓄电池的两极。防振发电装置由两个防振发电锤头、柔性钢绞线和线夹组成;柔性钢绞线两端分别压接在两个防振发电锤头的第一槽口内,线夹将所述防振发电装置悬挂在输电线上。本发明能够消耗输电线的振动能来减振,并利用小弹簧的振动进行电磁感应发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