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波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64397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1780050673.X

    申请日:2017-08-17

    Abstract: 一种电路,包括:无源无功部件(L1);和有源电路(320),有源电路布置成通过以相等且相反的量改变无功部件的输入(A)处的电流和无功部件的输出(B)处的电流而增加无功部件两端的交流电压差。通过增加谐振电路(311)的一侧上的电流并且减小谐振电路的另一侧上的电流,增加流过谐振电路的电流的量且因此增加LC谐振电路的电感器(L1)两端的交流电压差。电感器的Q(其虚部阻抗与实部阻抗的比率)增加。在滤波器中,改进的Q提供尖锐的高抑制陷波和更快的通带到阻带滚降,因此改进电路的频率响应。此外,提供一种电子电路,包括:谐振电路(311),由与电容部件(V1)并联的电感部件(L1)形成;其中,电容部件是变容二极管。当改变施加在变容二极管上的偏压时,其电容改变,因此使得其成为压控电容器。变容二极管关于PVT变化可以是更鲁棒的,通常具有比MOM/MIM电容器更大的容限。变容二极管可以具有高Q而无需昂贵的部件。

    放大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34032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880076114.0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一种放大器(500),其包含:放大元件(M1),其具有跨第一端子和第三端子的电压输入以及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三端子之间的电压控制电流路径;以及三线变压器,其具有初级绕组(Lp)、次级绕组(Ls)和第三绕组(LT);其中所述初级绕组(Lp)连接到所述第三端子,所述次级绕组(Ls)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并且所述第三绕组(LT)连接到所述第二端子;其中所述初级绕组(Lp)和所述次级绕组(Ls)以反相关系相互耦合;其中所述初级绕组(Lp)和所述第三绕组(LT)以非反相关系相互耦合;其中所述次级绕组(Ls)和所述第三绕组(LT)以反相关系相互耦合;并且其中所述第三绕组(LT)在放大器输出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

    滤波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4397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80050673.X

    申请日:2017-08-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7/0115 H03H7/03 H03H7/1766 H03H11/06

    Abstract: 一种电路,包括:无源无功部件(L1);和有源电路(320),有源电路布置成通过以相等且相反的量改变无功部件的输入(A)处的电流和无功部件的输出(B)处的电流而增加无功部件两端的交流电压差。通过增加谐振电路(311)的一侧上的电流并且减小谐振电路的另一侧上的电流,增加流过谐振电路的电流的量且因此增加LC谐振电路的电感器(L1)两端的交流电压差。电感器的Q(其虚部阻抗与实部阻抗的比率)增加。在滤波器中,改进的Q提供尖锐的高抑制陷波和更快的通带到阻带滚降,因此改进电路的频率响应。此外,提供一种电子电路,包括:谐振电路(311),由与电容部件(V1)并联的电感部件(L1)形成;其中,电容部件是变容二极管。当改变施加在变容二极管上的偏压时,其电容改变,因此使得其成为压控电容器。变容二极管关于PVT变化可以是更鲁棒的,通常具有比MOM/MIM电容器更大的容限。变容二极管可以具有高Q而无需昂贵的部件。

    放大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3403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1880076114.0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一种放大器(500),其包含:放大元件(M1),其具有跨第一端子和第三端子的电压输入以及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三端子之间的电压控制电流路径;以及三线变压器,其具有初级绕组(Lp)、次级绕组(Ls)和第三绕组(LT);其中所述初级绕组(Lp)连接到所述第三端子,所述次级绕组(Ls)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并且所述第三绕组(LT)连接到所述第二端子;其中所述初级绕组(Lp)和所述次级绕组(Ls)以反相关系相互耦合;其中所述初级绕组(Lp)和所述第三绕组(LT)以非反相关系相互耦合;其中所述次级绕组(Ls)和所述第三绕组(LT)以反相关系相互耦合;并且其中所述第三绕组(LT)在放大器输出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

    接收器
    5.
    发明公开
    接收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67967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80091656.1

    申请日:2022-12-13

    Abstract: 一种用于经由单个天线接口发射和接收的收发器电路,所述收发器电路包括:设置为向天线接口发送发射信号的发射器;设置为接收来自天线接口的接收信号的放大器;以及设置在天线和放大器之间的滤波器;其中,发射器电路被设置为通过电感元件拉和/或灌电流,并且其中电感元件是滤波器或放大器的一部分。此布置重复使用电路中由于其他原因(例如,滤波,阻抗匹配等)已经存在的电感元件。电感元件可以是任何绕组或线圈。例如,它可以是独立的电感器,或者它可以是变压器绕组。单片电感器(或绕组)是大型主体结构,生产成本很高,特别是在芯片上,它们通常需要在制造过程中使用厚或超厚的金属层。因此,使用由于其他原因已经存在的电感元件可以节省面积,从而节省成本。

    三线变压器和陷波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10537234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80025141.5

    申请日:2018-04-11

    Abstract: 一种三线变压器(1000),包括:第一绕组(1001);第二绕组(1002);和第三绕组(1003),其中一个绕组(1003)与另外两个绕组(1001、1002)中的每一个互相耦合,并且其中所述另外两个绕组(1001、1002)基本上互相解耦。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8字形绕组(1002、1003),例如顺时针环路和逆时针环路。三线变压器(1000)可以包括:第一绕组(1001);与第一绕组(1001)同心或相互缠绕的第二绕组(1002);以及由第一绕组部分(1004)与第二绕组部分(1005)串联形成的第三绕组(1003),第一绕组部分(1004)具有对应于第一绕组(1001)的形状,并且第二绕组部分(1005)具有对应于第二绕组(1002)的形状。由于第三绕组部分(1003)具有与第一绕组(1001)和第二绕组(1002)两者对应的形状,因此第三绕组(1003)将与第一绕组(1001)和第二绕组(1002)两者具有中等至强的互耦。优选地,第三绕组(1003)的形状基本上遵循通过将第一绕组(1001)与第二绕组(1002)串联连接会形成的形状。三线变压器(1000)可以包括与这3个绕组成对连接的六个不同的端子(P1、P2、P3、P4、P5、P6)。

    具有电抗反馈的低噪声放大器

    公开(公告)号:CN10966177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780050890.9

    申请日:2017-08-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F1/26 H03F1/342 H03F1/565 H03F3/193

    Abstract: 一种放大器,其包括:放大元件,具有输入侧和输出侧;第一变压器,位于放大元件的输出侧,布置成将来自放大元件的一部分输出电流互耦到放大元件的输入侧;第二变压器,位于放大元件的输入侧,布置成经由第二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的互耦来增大输入侧的输入电压;其中,第一变压器的一次绕组连接到放大元件的输出端;其中,第一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交流连接到第二变压器的二次绕组;并且其中,第一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与第二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直流阻断。负电抗反馈环路和正电抗反馈环路不是由同一三绕组变压器形成的。因此,在一次绕组和三次绕组之间没有会损害增益和/或阻抗-噪声匹配的不希望的反馈。正电抗环路由仅在放大元件的输入侧提供的第二变压器提供。负电抗反馈环路经由第一变压器提供,该第一变压器将其反馈提供给第二变压器,而两个变压器不互耦,但具有保持跨放大元件的直流隔离的直流阻断。与三绕组设计相比,这种装置的显著优点在于,除了去除一次和三次绕组之间的不希望的耦合(即,选择性互耦)之外,还可以使用一个厚RF金属层制造工艺在芯片上制造放大器。

    接收器
    8.
    发明公开
    接收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715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80091663.1

    申请日:2022-12-13

    Abstract: 差分收发器电路,用于经由单个天线接口发射和接收,收发器电路包括:差分信号路径对,包括第一信号路径和第二信号路径;差分放大器,具有输入和输出,输入被设置为接收来自天线接口的接收信号;差分发射器,设置为生成差分发射信号对,用于向天线接口进行发射,差分发射信号对包括连接至天线与接收器输入之间的第一信号路径的第一发射信号和连接至天线与接收器输入之间的第二信号路径的第二发射信号;第二信号路径上的切换网络,该切换网络被设置在差分放大器的输出侧,并且被设置为将第二信号路径上的放大器输出转移至信号地节点;和注入电路,被设置为将第一发射信号副本注入至切换网络下游的第二信号路径上。一个信号路径上的接收信号(和不需要的发射信号)被转移至地,并且因此不能用于进一步处理。插入与另一差分信号路径对应的发射信号,使得在两个差分信号路径上存在相同的发射信号。当被具有高共模抑制的差分下游组件处理时,发射信号抵消,在一条信号路径上只留下接收信号待处理。这允许接收信号在整个发射过程中被接收和处理,因此允许伪全双工操作。

    接收器
    9.
    发明公开
    接收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67967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80091651.9

    申请日:2022-12-13

    Abstract: 一种用于经由单个天线接口发射和接收的收发器电路,收发器电路包括:设置为向天线接口发送发射信号的发射器;以及接收器,具有输入和输出,输入设置为接收来自天线接口的接收信号;其中,接收器包括:第一电路支路,设置为选择性地将接收器输入连接到接收器输出;以及第二电路支路,设置为选择性地将接收器输入连接到信号地节点。可以操作接收器来选择将信号发送到两个电路支路中的哪一个。在接收模式中,接收器可以将信号正常地通过第一电路支路发送到接收器输出。在发射模式中,接收器可以将信号通过第二电路支路发送到地,从而将输入信号丢弃,同时保护第一电路支路下游的无法处理直接路径或反射发射脉冲的大信号摆幅的敏感处理组件。此操作允许半双工操作,即在发射器关闭时接收,并在发射器打开时将接收信号从信号路径转移。

    滤波器
    10.
    发明公开
    滤波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56948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80054495.4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滤波电路包括:将信号从输入传送到输出的信号路径;信号路径包括第一无功组件;信号路径上的第一节点;第一串联谐振电路,至少包括串联的第二无功组件与第三无功组件,第一串联谐振电路连接在第一节点与地之间;有源电路;有源电路包括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被布置为取决于信号路径上感测(或测量)的电压改变通过第二无功组件的电流。第一串联谐振电路形成单谐波陷阱,其陷波频率由其无功组件的组件值定义。串联谐振电路的有效性取决于它在其谐振频率处从信号路径中汲取电流的强度。高Q无功组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串联谐振电路的效率,但这些组件通常都很昂贵。有源电路用于在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处改变从信号路径汲取的电流量,使整体电路能够实现对信号路径的更高级别的信号抑制,从而加深谐振电路形成的陷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