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23130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1418676.9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波形特征识别的失灵保护判别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依据保护跳令相别获取预设周期对应相电流的若干个采样点,得到其中电流值最大的所述采样点,并投入对应的失灵保护电流波形判据;当连续第一预设数量采样点的失灵保护电流波形判据满足预设条件时,判定断路器为失灵状态,输出失灵保护启动标志。针对开关正确跳开与开关失灵后CT的电流特征不同,通过波形判别算法,区分CT二次电流是拖尾电流还是故障电流,快速判别断路器是否失灵,提高失灵保护的动作速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1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18676.9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波形特征识别的失灵保护判别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依据保护跳令相别获取预设周期对应相电流的若干个采样点,得到其中电流值最大的所述采样点,并投入对应的失灵保护电流波形判据;当连续第一预设数量采样点的失灵保护电流波形判据满足预设条件时,判定断路器为失灵状态,输出失灵保护启动标志。针对开关正确跳开与开关失灵后CT的电流特征不同,通过波形判别算法,区分CT二次电流是拖尾电流还是故障电流,快速判别断路器是否失灵,提高失灵保护的动作速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9627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10868021.3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能互补优化运行方法与系统,包括:基于多能设备运行数据将多能互补优化涉及的多个目标整合为结果目标;以动力输出为优化变量,对所述结果目标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获得每个设备的动力输出;根据所述每个设备的动力输出进行运行控制。本发明涉及一种冷热电多能互补优化运行方法与系统,基于预设的约束条件,利用模糊算法求解预设各目标函数对应的隶属度函数;对所述隶属度函数进行变换得到单目标优化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计算所述单目标优化函数的最优解,并根据所述最优解进行优化运行,降低了模型求解难度,解决的传统优化中只能够针对单一目标进行优化的问题,同时兼顾到了其他的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5523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811580061.4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与系统,包括:将获取的每个综合能源系统的源荷特征匹配度带入预先建立的系统功能分配层优化模型,获得每个综合能源系统的冷热电供应量和负荷分配比,基于所述综合能源系统的机组出力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整体调度。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与系统,该优化调度方法在保证经济性的同时,能兼顾源荷两侧特性,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负荷间的互补特性以及各综合能源系统间的互联互济能力,实现区域内多个综合能源系统间的协同优化调度,与传统的优化运行方式相比具有更高的运行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355230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1580061.4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与系统,包括:将获取的每个综合能源系统的源荷特征匹配度带入预先建立的系统功能分配层优化模型,获得每个综合能源系统的冷热电供应量和负荷分配比,基于所述综合能源系统的机组出力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整体调度。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与系统,该优化调度方法在保证经济性的同时,能兼顾源荷两侧特性,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负荷间的互补特性以及各综合能源系统间的互联互济能力,实现区域内多个综合能源系统间的协同优化调度,与传统的优化运行方式相比具有更高的运行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44731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086009.3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碳协调的购电优化方法。其包括采集数据;计算出各个电厂单位发电量的CO2、SO2、NOx、固体颗粒物、废水和煤排放因子;建立以外部环境成本最低为目标,以发电能力、装机容量和污染物排放作为约束条件的购电优化模型;求解购电优化模型,计算出电网公司的外部环境成本,并做出购电优化决策等步骤。本发明效果:以最低的外部环境成本为目标,以发电能力、装机容量和污染物排放为约束,以此指导电力企业制定购电策略,实现电碳协调,减少购电决策的外部环境成本,提高清洁能源电力的并网竞争力,使电网企业在我国碳市场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大力促进我国电力清洁化与低碳化,支撑我国低碳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932568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084825.0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考虑碳交易成本的火电机组发电量分配方法。其包括计算第t-1年各火电机组的碳排放因子;计算第t年火电机组碳排放基准;计算第t年碳配额发放量;确定第t年碳配额偏差;建立火电综合成本模型;求解模型,计算出满足发电需求时最小的火电综合成本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考虑碳交易成本的火电机组发电量分配方法就在现有低碳技术与碳市场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常规燃煤、碳捕集燃煤和燃气火电机组排放强度的火电统一碳排放基准计算方法,将三类火电电源纳入统一的碳配额分配机制中的目的在于考虑不同燃煤和容量机组的排放特性差异,以保证配额发放的公平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1469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084943.1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电网公司碳减排风险评估方法。其包括构建由三级评价指标构成的电网公司碳减排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第二、三级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向量;设置评语集及其对应的分值;根据评语集及其对应的分值构建评判隶属矩阵;根据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向量和评价隶属矩阵以及评语集获得电网公司碳减排风险评价结果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电网公司碳减排风险评估方法可应用于电网公司碳排放管理实践中,能够对电网公司碳排放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为电网公司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571769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910868214.3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差动保护方法及装置,包括:在满足差动保护启动的电流条件、差动保护未启动但满足差动保护启动条件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控制启动差动保护;判断是否满足差动保护动作条件,若满足差动保护动作条件且对侧保护已经启动,则差动保护经短延时动作。本发明将两侧零序电压变化量以及两侧的零序电流作为补充判据,当发生高阻接地故障、缓慢发展性故障时,可以快速开启差动保护,保证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96626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56067.3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4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菜单界面整定继电保护装置功能选配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计对应基本功能的基本功能模块和对应不同选配功能的选配功能模块,针对保护不同选配功能的模块的数据,设置不同的属性值Val;将不同的选配功能整定到菜单上,通过菜单选定工程现场实际需要的选配功能;在上电初始化阶段,对创建的所有数据进行屏蔽或开放的逻辑处理。本申请可根据菜单选定保护不同的选配功能,降低了工程调试的复杂度,解决了现有因保护选配功能多样化,需要根据选配功能下载正确的配置而造成人为不可控的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