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78807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610920460.5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成都城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检测与维护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矩阵开关、电池参数检测电路、充放电活化电路和去盐化电路、交直流恒流电子负载电路及系统故障模拟电路。检测与维护方法步骤为:首先在相应的自动在线恒流充放电过程中采集单体(整组)电池的电压和电流信号及其变化量,据此计算出各单体电池的内阻、SOC、SOH参数。根据电池检测结果,在线对性能较差的单体电池进行可变脉冲充放电活化处理及超声波驻波去盐化处理;最后对单体电池进行过压/欠压故障模拟、电池内阻故障模拟及SOC、SOH故障模拟;对整组电池进行过压/欠压故障模拟及开路故障模拟,以判断系统本身是否存在故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电池的检测与维护不够完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7410110U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21428500.0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电源馈电屏、交流电源馈电屏及馈电单元模块,直流电源馈电屏包括直流母线以及与直流母线连接的至少一个馈电单元模块,馈电单元模块包括直流断路器、直流供电指示灯、电流检测模块以及直流断路器的辅助触点,直流断路器与直流供电指示灯、电流检测模块和直流断路器的辅助触点中的至少一个集成设置,构成组合单元。相较于传统的均为分立元件的布置方式,馈电屏中的连接线减少了很多,馈电屏安装较为方便,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并且,由于连接线路减少,那么,走线设计就会变得更加规范,外形更加美观,实现标准化设计、自动化生产和外形美观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66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52846.6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龙光 , 陈军阳 , 时学坤 , 解会玲 , 边慧萍 , 娄盼盼 , 霍道颂 , 杜孟强 , 黄长海 , 刘秀华 , 刘子金 , 黄军伟 , 丁圆 , 王永峰 , 李捷 , 程永明 , 邵红军 , 张莉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站用直流电源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装置,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充电装置和放电装置与磷酸铁锂电池连通,通过充电接触器和放电接触器的触点对放电装置和充电装置是否导通进行控制,再通过开关控制模块控制的自动充电开关和自动放电开关来控制充电接触器线圈和放电接触器线圈导通,使磷酸铁锂电池可以在直流系统中自动进行充放电,满足磷酸铁锂电池需要,从而避免磷酸铁锂电池在直流电站中使用时容易出现过充电以及内部化学反应不均衡造成的影响电池寿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79377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67775.0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B1/24 , H02B11/173 , H02B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馈线屏,属于变电站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直流馈线屏,包括智能开关模块,智能开关模块包括控制和监测一次侧直流回路中的微型断路器,该馈线屏还包括有检修旁路,检修旁路设置在一次侧直流回路中,并与微型断路器并联,检修旁路包括有插孔,所述插孔用于连接检修插件,当检修插件插入插孔时,检修旁路导通,能够在开关模块任意投退情况下,不影响正常直流供电,并在直流回路不断电的情况下,实现不带电检修直流回路,进而实现直流馈线屏的升级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406275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214870.5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馈线回路的剩余电流监测装置及系统,通过在站用交流系统中配置剩余电流监测装置等设备,实现了对站内各交流回路的实时剩余电流进行监测,从而判断系统是否存在绝缘故障,可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定位出故障回路。本发明通过剩余电流监测装置、交流监控装置和后台的三级监测架构,实现实时监测站用低压交流电源系统内各交流馈线回路的剩余电流,可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定位出故障回路,大大缩短了交流绝缘故障的查找时间,保证了站内低压交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可以对现有的站用交流电源系统中的交流馈线回路进行改造,不需要复杂的接线就可以实现对各馈线回路剩余电流的实时监测,不增加系统的主接线,实现较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7367634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601418.1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无锡市星恒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19/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流监测装置,通过小量程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监测电池组的浮充电流,通过分流器监测电池组的均充及放电试验电流,能够实现电池组电流的精确监测,且监测范围宽、精度要求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29065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018593.6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尹强 , 熊泽成 , 黄军伟 , 甘江华 , 陈天锦 , 石伟 , 罗治军 , 刘向立 , 赵启良 , 张明冉 , 丁圆 , 娄盼盼 , 李龙光 , 刘建鹏 , 王佰超 , 王永锋 , 窦亚力 , 郝小绘 , 陈军阳 , 吴效威 , 齐晓祥 , 翟思捷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电启动与主拓扑欠压保护联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将辅电启动与主拓扑欠压保护联动,辅电启动基于欠压保护的判断结果进行动作,从而解决了现有多路输出辅助电源存在的输入电源的电能损耗和输入电源状态判断保护电路引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535850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410749223.8
申请日:2014-12-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绝缘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平衡桥电路和不平衡桥电路,该监测装置还包括一个智能调节电路和漏电流传感器,智能调节电路包括一个受控电流源和开关装置,开关装置用于将受控电流源连接在正母线与地之间或者负母线与地之间;漏电流传感器与一个检测开关串联后并联在受控电流源的两端。智能调节电路中的受控电流源能够模拟不平衡故障,当出现不平衡故障时,漏电流传感器就会检测出漏电流,进而计算出正负母线对地电阻。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监测装置,能够进行故障的模拟和检测,防止设备的自身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434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63848.3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直流漏电流和交流窜入电流的电路,属于电力系统故障检测技术领域。该电路包括驱动电源模块、分时复用逻辑单元、直流电流转换单元、交流电流转换单元以及运算单元。驱动电源模块用于为分时复用逻辑单元、直流电流转换单元、交流电流转换单元和运算单元供电。分时复用逻辑单元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将电流互感器测量的直流漏电流和交流窜入电流进行分离,并分别输入至直流电流转换单元和交流电流转换单元,用于分别实现对直流漏电流和交流窜入电流的转换。本发明解决了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同时检测到有交流窜入,所有接地支路都被认为是交流窜入支路,会导致维修人员在查找交流窜入支路工作量大、站用直流系统故障率增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390001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596329.2
申请日:2017-0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互感器、互感器ID的自动识别方法及装置,自动识别方法包括:按照设定规则,编写与互感器ID对应的互感器编码,并将互感器编码存储到互感器存储器中;当需要获取互感器ID时,读取互感器存储器中的互感器编码;根据设定规则,由读取的互感器编码识别出对应的互感器ID。本发明通过对所有的互感器进行编码,使互感器ID号与编码相对应,当互感器ID丢失或者与互感器通信的处理器更换时,通过读取该互感器的编码来自动获取互感器ID号,解决了更换处理器重复输入互感器ID以及自身ID号丢失无法确认互感器ID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工作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