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35495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1811331233.4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1H3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灭弧室绝缘辅助结构,其包括动端部分、静端部分、叶轮以及衔接动端部分和静端部分的绝缘支撑座;绝缘支撑座两端分别与静触头座和压气缸相连,绝缘支撑座套置动端部分的喷口,绝缘支撑座与喷口之间形成腔室;所述静触头座的固定板上设有与喷口相通的排气口,静触头座的固定板还开设有与腔室相通的进气口,进气口位于排气口外侧;所述叶轮可转动的配合在固定板外端面上,固定板的排气口和进气口分别与叶轮的内叶片和外叶片相对应。本发明能避免绝缘支撑座的绝缘性能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07785863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1173263.2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G15/19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5/1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屏蔽连接导体结构,包括壳体、两个固定绝缘子、两个连接导体、软连接导体、可伸缩屏蔽管;所述的两个固定绝缘子相对而设,壳体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绝缘子连接;两个连接导体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绝缘子上,软连接导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导体固定连接且与连接导体电连接,可伸缩屏蔽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导体上且套接在软连接导体上。由于本发明的软连接导体置于屏蔽结构内部,具有优良的电磁屏蔽效果,电场均匀,耐受电压及局部放电能更大程度地满足要求。此外,可伸缩屏蔽管呈螺旋状结构,通过这个结构产生变形以适应功能要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可恢复原状。
-
公开(公告)号:CN10757894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608380.0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器开关领域,特别涉及隔离开关及其动触头。动触头包括第一导电部分和第二导电部分,第一、第二导电部分滑动配合并导电接触,第一导电部分与第二导电部分之间设有缓冲结构,第二导电部分通过所述缓冲结构在合闸时推动第一导电部分运动,第二导电部分上还设有在远离第一导电部分的方向上与第一导电部分挡止配合的挡止结构,第二导电部分通过所述挡止结构在分闸时带动第一导电部分运动。由于动触头的第一导电部分与静触头导电接触后缓冲结构才开始被压缩,不会减慢隔离开关的合闸速度,通过缓冲结构吸收动触头与适配触头的撞击能量,减小动触头与适配触头的撞击力,解决了目前的动触头使用时缓冲结构缓冲效果不好造成的寿命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57935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1710661939.6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连接导体结构,其包括导体组件,所述导体组件包括两固定端导体、两调节端导体B、一调节端导体A,所述调节端导体A连接于两调节端导体B之间,所述调节端导体B一端连接固定端导体,另一端与调节端导体A通过球面凹槽与球头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由于调节端导体A与调节端本体B采用球面凹槽与球头的结构进行配合,使得调节端导体A与调节端导体B之间形成球形连接面,由此可以进行调节端导体A与调节端导体B之间的任意角度旋转,实现了导体结构的径向调节、轴向调节或径向、轴向同时存在的联合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5810462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91440.6
申请日:2016-05-05
Applicant: 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压工装接触头连接结构,包括静端导体和动端组件,静端导体固定安装在耐压工装上;动端组件包括导电杆、动端触头、触头座及压缩弹簧,动端触头安装在触头座上,触头座活动安装在导电杆上端,并在导电杆上端设置限制触头座脱落的限位机构,导电杆下端可转动安装在耐压工装上,压缩弹簧安装在动端触头与导电杆上端之间,压缩弹簧一端抵靠在动端触头上,压缩弹簧另一端抵靠在导电杆上端的限位机构上,压缩弹簧为动端触头与静端导体接触提供压力。本发明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生产成本低,且其电场均匀,较好满足耐压及局部放电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83142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1711205210.4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GIS间隔耐压试验测试装置,包括密闭壳体、出线套管、第一导电杆、动端转动装置、动端支撑装置和盆式绝缘子;动端支撑装置设于密闭壳体右端,盆式绝缘子设于密闭壳体左端;所述出线套管设置在密闭壳体上端外侧,第一导电杆设于出线套管中,且第一导电杆伸入密闭壳体内与动端支撑装置电连接;所述动端转动装置包括支撑转动轴、绝缘拉杆、导电转动轴、转动座、转盘、动触头导电杆和接地触头装置;在所述转盘上对应于盆式绝缘子的三个金属附件等间距地安装一根动触头导电杆和两个接地触头装置,所述接地触头装置包括绝缘拉杆、接地触座、接地动触头和接地静触头,本发明提高了耐压试验测试效率,避免误操作以及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527755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624718.1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1H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开关及其触头组件及其触头,隔离开关包括触头组件,触头组件包括触头和与触头连接的触头座,所述触头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具有用于与适配触头接触的接触面和与触头座连接的连接面,所述基体上设有连通接触面与基体外部空间而在与适配触头合闸时供两者之间的气体排出至基体外部空间、在与适配触头合闸时基体外部空间的气体进入两者之间的导气结构。由于触头上设有导气结构,隔离开关在分闸或合闸的过程中,触头之间的气体和触头外部的气体互相连通而不会有压力骤变,这样就使触头在动作的过程中不受触头之间气体的影响,增强了隔离开关分闸与合闸时的速度,同时也带走了触头接触产生的热量,使触头发热率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426677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38927.1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三工位传动装置,包括壳体、基座、接地动触头、隔离动触头及传动机构;接地动触头活动安装在壳体中,而隔离动触头活动安装在基座上,接地动触头与隔离动触头相互垂直布局;传动机构安装在壳体中,同时传动接地动触头与隔离动触头,使接地动触头与接地静端或者隔离动触头与隔离静端择一接通,或者使接地动触头与接地静端及隔离动触头与隔离静端都断开。本发明结构更为简单,节省安装空间,进而可以节省成本;对中性好,装配简易且易于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527755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710624718.1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1H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开关及其触头组件及其触头,隔离开关包括触头组件,触头组件包括触头和与触头连接的触头座,所述触头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具有用于与适配触头接触的接触面和与触头座连接的连接面,所述基体上设有连通接触面与基体外部空间而在与适配触头合闸时供两者之间的气体排出至基体外部空间、在与适配触头合闸时基体外部空间的气体进入两者之间的导气结构。由于触头上设有导气结构,隔离开关在分闸或合闸的过程中,触头之间的气体和触头外部的气体互相连通而不会有压力骤变,这样就使触头在动作的过程中不受触头之间气体的影响,增强了隔离开关分闸与合闸时的速度,同时也带走了触头接触产生的热量,使触头发热率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578944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710608380.0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器开关领域,特别涉及隔离开关及其动触头。动触头包括第一导电部分和第二导电部分,第一、第二导电部分滑动配合并导电接触,第一导电部分与第二导电部分之间设有缓冲结构,第二导电部分通过所述缓冲结构在合闸时推动第一导电部分运动,第二导电部分上还设有在远离第一导电部分的方向上与第一导电部分挡止配合的挡止结构,第二导电部分通过所述挡止结构在分闸时带动第一导电部分运动。由于动触头的第一导电部分与静触头导电接触后缓冲结构才开始被压缩,不会减慢隔离开关的合闸速度,通过缓冲结构吸收动触头与适配触头的撞击能量,减小动触头与适配触头的撞击力,解决了目前的动触头使用时缓冲结构缓冲效果不好造成的寿命短的问题。
-
-
-
-
-
-
-
-
-